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1日,由新加坡政府和中国政府合作开发的中新生态城项目正式签署商业协议,这意味着中新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已经从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步入了全面开工建设的阶段。那么,什么是生态城市?为什么要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会不会变成新…轮的“造城运动”?  相似文献   

2.
漫说城市     
城市,从她诞生那一天,就是各类人聚居从而发生商业行为的容器;如果把农村比喻为一个个农庄,那么城市就是集市。任何田园的梦幻和宁静的环境与城市初衷并不相容,这里笔者绝不是说城市就可以不顾环境建设,而是想说明什么生态、环境等等只是城市基本功能的附加。如果连最基本的各类人群的容器功能都不具备.而企图通过“生态”“花园”等定语,来洗刷容器,使某类人群被冲走,则建立的城市绝非完整,也不和谐,而且成本奇高。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城市的迅速发展、扩大 ,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 ,发达国家从上世纪 6 0年代末提出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 ,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年来 ,我国的城市也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问题 ,一些大城市也提出要建“森林型生态城市” ,这无疑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现象却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些大城市开始从农村和山区购买现成的“大树”移植。由于这种方法“见效快” ,所以此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大树”大规模移植 ,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马平 《活力》2005,(6):349-349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生态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的“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涵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路明 《城郊发展》2003,(6):9-11
建设生态城市是我们新世纪的目标——沙尘暴的源头不在沙漠而在“沙漠化土地”——防治沙尘暴的对策就是“保护性耕作”,就是推广“免耕法”——就是退耕还草、扩大冬小麦面积——绿地对城市有特殊的作用,在城市种植绿色植物的同时要引入消费者,否则绿色植物将成为大量的垃圾——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解决垃圾问题,要用生态原理来指导,坚持资源化、生态化、无害化的原则——污水回灌农田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化妆”和“美容”,人居环境应考虑社会、经济、生态间的平衡,重中之重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城市的“体质”。[编按]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以人口、工业、经济、交通、居住、公建、市政、园林等人工生态要素为主体,同土地、气象、大气、水文等自然生态要素构成“人工生态综合体”,而“生态规划”就是这些自然与人工生态要素按人的意志有序的组合。城市生态规划可因地制宜地确定规划内容,其基本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生态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8.
龙母文化与梧州市的"经营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命题的由来20世纪90年代初,大连市长薄熙来有这么一句名言:我是世界上最大的推销员。其后,他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专访,在谈到“大连国际服装艺术节”对大连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带动时引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就是“经营城市”。大连抓住了“大连国际服装艺术节”这一文化产业龙头项目,苦心经营了八年,使大连从北方海滨城市一跃而成为国际著名城市,带动了外贸、招商、投资、交通、旅游、轻纺、环保等国民经济关联板块。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时,“经营城市”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新的突破,昆…  相似文献   

9.
认识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城市 ,有必要树立城市“发育”观。城市“发育”观在本质上就是城市发展观。用“发育”一词在于强调我国城市正处在高速成长阶段 ,在于借长高、长重、长体能、长智慧的青少年做比喻 ,增加形象感 ,在于说明我国不少历史名城正在迎来老树发新芽的新时期。从“改造 80年代”说起  最近 ,北京媒体播报了“改造 80年代”的大幅报道 ,[1] 说的是拆除两座 80年代修建的大楼。一座是东直门 2 0层高的居民楼。另一座是崇文区的文化馆。这两座大楼分别建于 1 989年和 1 984年 ,使用期限只有 1 2年和 1 7年。人们常说 ,建筑高楼…  相似文献   

10.
国永君 《活力》2014,(7):125-125
随着新闻改革的日益深入,媒体逐步地走向了市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城市电视台由于受多方面的局限,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经过探索,城市台竞争的有力武器就是本地新闻,于是“新闻立台”成为大多数城市电视台的战略选择。为了城市台更好地竞争,本文将对城市台电视新闻进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那么城市台电视新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相似文献   

11.
在2009年底召开的济南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城市建设就是“综合体建设”,现代城市经济就是一种“楼宇经济”。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经济》2006,(5S):78-80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并没有刻意定下任何基调为了这一次面对城市主流人群经济生态的调查。当我们在高谈GDP增长时,城市里的大多数人.也就是那些最主流.最具特色的人群.他们的经济生态究竟呈现出怎样的面孔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汤正刚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诞生于60年代,80年代在我国成为热门的新兴学科,在应用研究上已成果累累,而在理论建设上仍处在“萌芽和混沌状态”。探讨和确定以下三个命题,有利于这一学科的准确定位和规范化建设。一、界定“城市经济”的内涵和外...  相似文献   

14.
2015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很显然,转型已成为“十二五”规划关键词之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时期,经济增长要转变为经济发展。在当前复杂严峻形势背景下,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品质长沙,需要进行转型。如何转型,打造长沙城市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促成与经济等“硬实力”并驾齐驱的新局面,共创生态文明,共建大美长沙,从不同文化层面来促进提升城市新品质、新形象,突出转型时期长沙的优势,引导其朝健康、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前进。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双修”包括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其中水系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中的关键因素。同时,“公园城市”理念提出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强调生态基底塑造是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论文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园城市建设为例,探讨在“城市双修”与“公园城市”两种理念导向下水系再生与修复的方式,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和河道修复、冲沟修复工程,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格局,为公园体系规划提供生态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文化管理理论逐步由微观领域渗透到城市和区域的中观层面,尤其是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文化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并正在着手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同时,着力带动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城市是由建筑组成的,建筑的本质含义就是“空间文化”,建筑就是“文化的容器”。建筑既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文化艺术的综合反映,又是一种人类文化遗产、社会文明进步的最大实物见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人类…  相似文献   

17.
非法小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如何做才能彻底清除非法小广告,还城市一个清净的“脸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谢永金 《物流时代》2014,(11):42-45
物流之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拉动作用。已为业界所其识,可是,当城市物流遇上“一带一路”,又会产生怎样的社会、经济效应?各地诸侯又是如何布局新政策新环境新常态下的城市物流?请跟随《物流时代》杂志记者走进“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物流节”的“2014中国城市物流大会市长论坛暨2014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年会”上去看看,  相似文献   

19.
家园城市·生态城市·网络城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与未来城市规划构思傅劲松宁红涛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斯宾格勒说:“只有作为整体、作为一种人类住处,城市才有意义”。无论是哲学家,还是建筑师,他...  相似文献   

20.
肖志远  林岳 《活力》2010,(4):207-208
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的进行。本文试图对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