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观察》2003,(9):13-13
  相似文献   

2.
3.
4.
论消费内部构成对消费—收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民消费本身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而且,这种构成影响着消费-收入关系,是研究消费函数时不可忽略的方面。本文从两种不同的消费构成划分,即:一是把消费划分为持久性部分和暂时性部分,二是把消费支出划分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耐用消费品支出和劳务支出,分析消费不同部分同收入不同部分之间的特殊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王晶 《价值工程》2014,(15):325-326
消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异化的消费在今天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消费异化表现为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失去主体地位的行为活动及心理体验。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坚持适度的消费原则、保持理性消费是应对消费异化的基本对策。绿色消费是一种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消费模式。适度消费是指与国情、个人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行为。理性消费就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  相似文献   

6.
消费文化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文化变迁的分析有助于生产企业及营销人员更好的把握消费者的行为走向,文章从分析我国消费者整体消费行为的新现象入手,对我国消费文化的新变迁趋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8.
喻昊 《企业导报》2003,(5):44-45
<正> 知道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人都知道这么一个天文学猜想——宇宙最初是从一个点开始爆发的。当然,为什么会有这种爆发,也就是说为什么引起这场宇宙大爆炸,仍然无法解释。  相似文献   

9.
10.
<正>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治理整顿,必然触及社会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次。遏制通货膨胀,控制社会需求,正确引导消费的一系列措施,将涉及每个家庭的经济活动,在治理通货膨胀,抑制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家庭消费使达到适度的抑扬,使之同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相符合?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当前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多从经济角度切入,地理学在文化消费领域的研究亟待完善.对文化消费空间研究中易混淆的概念关系进行了辨析,提出要充分认识文化消费空间的公共性、符号性和继承性特征.当前文化消费空间实践正从传统空间向创新型、体验型、虚拟性、临时性等空间延展,支撑网络也从供需两端向多主体多尺度延伸.未来应切实关注文化消费空间对城市文化塑造的特殊性,促进线上线下文化消费综合发展,激活科技、文化和金融的多要素融合,进一步扩大"弱势"群体参与度.  相似文献   

14.
绿色消费认知、态度、行为及其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绿色消费的概念由绿色消费认知、绿色消费态度和绿色消费行为三部分构成,并用实证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绿色消费认知和绿色消费态度会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绿色消费认知也会对绿色消费态度产生影响,绿色消费态度具有中介作用;收入水平对绿色消费认知与绿色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及绿色消费态度与绿色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对绿色消费认知与绿色消费态度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消费技能是消费者和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技术和能力.这种能力从根本上决定着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本文依据经济学原理论证了培育消费技能的必要性,并在对消费技能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培育消费技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从理性消费时代到感性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有了质的飞跃:再也不为手表的走时准确与否而担忧,再也不为服装的结实与否而思量,情感需求的满足几乎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第一选项。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比斯特所预言:“未来社会正向着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方向发展。”情感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比以往更加重要。与之相适应,商家也纷纷大打情感牌,于是情感营销大行其道。情感营销,是指在产品相对成熟的阶段,在品牌的核心层注入情感,增加品牌的核心文化,并在产品的行销过程当中,通过释放品牌的核心情感能量,辅以产品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中国消协把年主题定为"科学消费",顾名思义,消费者要讲求科学,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做到合理消费、安全消费.但眼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知识的贫乏,消费行为的盲目,消费权益的被侵犯,比比皆是.因此,要做到科学消费,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20.
消费技能是消费者和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技术和能力。这种能力从根本上决定着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本文依据经济学原理论证了培育消费技能的必要性,并在对消费技能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培育消费技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