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中关村》2012,(10):17-17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召开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与发展院士恳谈会,诚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有关专家就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等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据悉,海淀区正在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已经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管炜 《中关村》2016,(4):32
中关村示范区将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中发挥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双创"热潮在全国兴起,其中重要的一个载体是科技园区。2016年2月26日,中关村示范区的园区工作会暨"双创"经验交流会议召开。各个园区和代表性企业的经验交流让大家对"双创"丰富的内涵加深了认识。据悉,2015年中关村示范区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加快转型升级和动力转  相似文献   

3.
科技金融结合使企业走向跨越式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 《中关村》2009,(12):48-49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对中关村的第三次批复,将中关村的未来发展定位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时,北京市政府宣布将海淀区定位为示范区的核心区。经过了二十年的努力,中关村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继改革开放和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以来的第三次发展机遇,使中关村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要把握好这个机会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科技金融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  相似文献   

4.
孟景伟 《中关村》2013,(3):60-63
北京海淀区通过实施中关村科学城、人才特区、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一揽子中关村核心区战略发展规划,推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城市街区四要素融合、空间重合和功能综合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从"科技园区"到"创新城区"深刻转型。  相似文献   

5.
管炜 《中关村》2014,(12):42-43
以"大上地"地区为核心打造中关村软件城,发展适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中关村西区为核心,建设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科技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一条街,发展科技服务业——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于近日联合宣布,作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在中关村核心区打造的"一城三街"已经初现雏形。  相似文献   

6.
林抚生 《中关村》2011,(3):28-29
海淀作为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源地,理应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程中,在建好首都战略腹地、助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7.
隋振江 《中关村》2012,(6):26-26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聚集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优秀人才,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当前,海淀区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2,(8):14-14
日前,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研时强调,把北京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发挥支撑作用,中关村特别要在科技创新中一马当先,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牢牢把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指明的方向,紧紧围绕提高首都创新驱动的贡献度、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鲍烨童 《中关村》2014,(8):73-75
北京银行一直坚持科技金融发展战略,在中关村科技金融整个发展历程中,包括很多重要的金融产品的推出,北京银行都是重要的参与者。中关村未来能不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关键在于它能否建设成为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很多科技金融机构开始关注科技创新企业,愿意投入更大的资源和力量来做中关村科技金融的工作。反过来,这个市场未来存在巨大的需求,对金融创新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赵磊 《中关村》2024,(3):26-27
<正>温泉镇是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的重要支撑,着力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北部示范镇。温泉镇,位于海淀区西北部,地处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战略腹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近年来,温泉镇通过引才聚才“强磁场”,建设人才高质量发展新城,做优服务环境,构建重才留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坚持全镇“一盘棋”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孟景伟 《中关村》2012,(6):29-31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自2009年国务院批复建设以来,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行先试步伐不断加快,创新要素聚集态势更加明显,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国际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提升。2011年,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42家,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隋振江 《中关村》2011,(7):30-31
去年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海淀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刘淇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的指示精神,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目标,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聂蕊 《中关村》2023,(5):42-43
<正>人才始终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淀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一直在深化人才理念,不断提升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领域人才队伍蓬勃发展。人才始终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淀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一直在深化人才理念,不断提升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赵弘 《中关村》2015,(4):35
中关村发展集团正是"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有效结合的产物,肩负着"运用市场化手段配置创新资源"的重大使命。中关村发展集团的诞生,源于一种大胆的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与建设科技园区,需要政府引导"有形的手"和市场机制"无形的手"的通力配合,这是硅谷等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是国内外的广泛共识。中关村发展集团正是"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有效结合的产物,肩负"运用市场化手段配置创新资源"的重大使命。五年砥砺前行,中关村发展集团总资产达到886亿元,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21家,已成为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支撑,成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驱动。  相似文献   

15.
聂蕊 《中关村》2024,(1):46-47
<正>“模块化”党建,是中关村科学城综合党委在充分调研并分析现阶段非公企业发展难题后,提出的探索创新之策。“凝心铸魂跟党走,踔厉奋发建新功,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2023年12月16日,海淀区迎来了一场以“一起来·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关村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党建与发展论坛。来自中关村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党组织书记和企业高管,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金融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等代表,以及北京市委组织部、海淀区委区政府各相关部门领导,共计700余人齐聚论坛,共同探讨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新模式,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交汇融通,形成全领域、全要素推进科技创新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15,(1):19
2014年12月23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以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研究支持中关村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措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部际协调小组组长万钢主持会议并讲话。万钢指出,中关村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上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全国范围内实施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09,(7):76-77
海淀园正在积极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扶助园区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级,在机制体制等方面先试先行,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1+20”政策作为创新的重要内容,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海淀区促进创新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办法》旨在为在海淀区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提升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该办法通过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对于自行举办或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对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品牌建设合作研究项目给予鼓励。鼓励专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联盟、协会等机构建立常年的品牌形象展示大厅,并能够持续开展具有创意性的活动,成为园区、企业、产品和服务品牌建设中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8.
马文良 《中关村》2014,(9):66-67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践行首都产业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成为首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2014年8月28日,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海淀区正式宣布成立。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9.
李诗洋 《中关村》2013,(9):63-63
中关村的专利开发数量只要每年比上一年增长1个,将带动海淀区GDP增长516元;中关村的技术合同成交规模只要每年比上一年增长1元,将带动海淀区GDP增长584元。在我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公认的自主创新的发源地和集聚地。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  相似文献   

20.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6,(4):88-89
海淀实施“双核”战略科技版图向北延伸中关村地区一直是北京市海淀区发展科技产业的核心,随着该区把“双核心”发展战略提上日程,两年之后,海淀区的科技产业版图将会发生改变。“双核心”即中关村西区和“第二核心区”海淀北部新区。海淀区欲通过对北部新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推动北京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海淀北部新区位于海淀区北部,主要包括苏家坨、西北旺、温泉和上庄四镇,占地面积约226平方公里,约占海淀区土地面积的53%,人口为10.31万人。目前已经建成或在建的有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关村国际教育园、中关村文化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