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DI技术溢出对江苏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0-2006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动态考察了FDI对江苏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内与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2000-2006年内、外资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较明显的技术差距,存在发生技术溢出的前提和可能;进一步研究发现,FDI企业通过产业间的前、后向关联促进了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但产业内的水平溢出效应却不显著,前向关联溢出效果要好于后向关联溢出效果.  相似文献   

2.
《农业技术经济》2021,(8):32-51
随着全球化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已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1998—2013年中国农业企业面板数据,将FDI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分解为6个渠道,基于CDM模型考察了FDI生产率溢出中创新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FDI对农业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为正的竞争效应和前向溢出,同时还存在负向示范效应、人员流动效应、后向溢出和逆向溢出。此外,在FDI对农业企业生产率的溢出中,创新起到了较强的遮掩作用,减少了负向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最后,上游FDI的正向溢出主要来自于外商独资企业而非合资企业。因此,政府应鼓励外商独资企业进入农业上游领域,鼓励企业产出专利;同时国内企业应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并努力缩小与外企的技术差距,以获得正向FDI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吸收能力"的概念首先由Cohen和Levinthal在分析企业研发作用时提出的.在Cohen和Levinthal后,经济学家从企业吸收能力角度研究FDI先进技术向当地企业的溢出效应,他们认为当地企业的学习能力或者知识吸收能力是促进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金融发展在促进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首次采用有向无环图(DAG)技术对SVAR模型进行识别,并利用基于DAG的预测方差分解考察了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新疆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FDI的吸收,从而推动新疆经济的增长,且这种溢出效应高于外商直接投资单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当努力推进新疆金融市场建设,充分发挥金融发展作为FDI技术外溢效应推动器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FDI技术溢出及其与金融发展协同效应等方面丰富了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内容,以区域专利授权数来衡量区域技术创新的能力,利用安徽省1986-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FDI技术溢出、金融发展对安徽省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技术溢出效应与金融发展水平波动冲击对安徽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弱,一是金融发展程度的"双门槛效应"的原因,二是金融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未能给予区域技术创新有效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6~2011年东部六省面板数据,对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发现,FDI对东部六省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确实提高了区域创新能力。同时也发现,FDI对河北省却没有产生显著性的技术溢出效应,原因在于河北省没有跨越FDI溢出效应的"门槛"。最后,针对河北省现状和具体省情,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吸收能力”的概念首先由Cohen和Levinthal在分析企业研发作用时提出的。在Cohen和Levinthal后,经济学家从企业吸收能力角度研究FDI先进技术向当地企业的溢出效应,他们认为当地企业的学习能力或者知识吸收能力是促进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通过对外的技术引进、FDI等方式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即引进、消化、吸收,从模仿到创新。  相似文献   

8.
原油价格与农产品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底原油价格与农产品价格均大幅上涨,原油价格与农产品价格间的关系得到广泛关注。基于2000—2015年原油和四种农产品(玉米、大豆、小麦、猪肉)的月度价格数据,本文运用VEC-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原油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认为,原油价格对农产品价格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原油价格水平上升1%,玉米、大豆、小麦和生猪价格分别上涨1.15%、1.36%、1.55%和1.34%;原油价格与玉米、大豆、生猪价格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与小麦价格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是国家间各种资源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仅仅是纯粹的资本流动,而是同时伴随了专门技术、生产设备、管理方法等生产要素的转移。因此,合理利用FDI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同时也是个工业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自己直接投资发展科研的成本很高,所以我国应当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效应来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向东道国企业非自愿扩散的效应,这种效应促进了东道国…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FDI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中国2012—2021年17个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FDI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FDI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同动机的FDI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市场导向型FDI,出口导向型FDI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FDI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其影响强度依次表现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次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最弱;FDI带来技术外溢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各国的竞争更加激烈,标准化将成为国际趋势,农产品的标准化更是突显重要.本文对农产品标准化的对外贸易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理论上,标准化既能促进农产品出口又能阻碍农产品进口,由于我国标准化水平较低,农产品进出口效应都不明显,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通过计量模型从实证角度也说明了标准化对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效应,我国应采取措施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技术溢出效应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种外部效应。利用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是发展中东道国从国际直接投资中获得的重要收益之一。林业在引进外资中应积极关注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并努力创造有利于技术溢出的相关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武汉FDI挤入挤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1995-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武汉市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明显,利用外资的业绩上升很明显,武汉应通过采取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等有效措施,提升利用FDI的规模水平,尽可能引导和鼓励FDI投向第三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并积极5I进具有较强技术溢出效应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蔬菜是中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以蔬菜为首的农产品贸易未来如何,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对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把握蔬菜国际竞争力,为相关农产品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2005—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数据,运用全局莫兰指数以及空间杜宾引力模型,从贸易国双方供需、比较优势、贸易成本三方面探究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表现为空间集聚现象;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蔬菜贸易额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蔬菜单产、蔬菜贸易价格对蔬菜贸易额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均蔬菜产量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人均GDP、人均蔬菜产量以及蔬菜单产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062、-8.868、4.391,非空间模型中这些影响因素的弹性估计值均被高估,被高估的比例分别为12.8%、34.8%和11.8%。[结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关联性客观存在,应积极发挥核心地区的贸易溢出效应,同时与蔬菜贸易量较小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蔬菜贸易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国内资本形成的影响一直是研究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Agosin和Mayer(2000)的相对挤入挤出模型和绝对挤入挤出模型①,选取1999-2007年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流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FDI时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之后本文对挤出效应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5-2015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角度对FDI、环境管制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DI的流入并未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环境管制水平的上升能够促进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FDI与环境管制具有互补效应。提出了转变引资方式,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环境污染惩罚力度,进一步提高环境规制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对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揭示中国辛辣类蔬菜外销竞争力情况,促进我国辛辣类蔬菜出口贸易发展,并为相关农产品贸易政策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反距离平方的权重矩阵测度了各伙伴国经济空间关联程度,并以2011—2020年中国对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的贸易额为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辛辣类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 中国GDP、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总产量、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单产和绿色贸易壁垒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且贸易距离整体上对RCEP伙伴国的出口贸易额呈现正向的促进作用,RCEP伙伴国GDP和中国辛辣类蔬菜总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中国辛辣类蔬菜单产对中国辛辣类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影响不显著。结论 中国对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出口贸易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即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现象,建议强化伙伴国空间关联度、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和完善质量标准体s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术界对FDI流入对于东道国工资效应的研究大都基于以下四个视角:(1)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工资差异研究;(2)基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类型:绿地投资与并购投资的工资效应比较,以及外资企业并购东道国公司前后的工资变化研究;(3)FDI的进入对于内资企业工资溢出效应的研究;(4)FDI对于东道国总体工资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工业企业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工业企业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在江苏各行业均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内外资企业的能力差距是影响外资企业发挥溢出效应的因素,在技术水平差距小的行业与资本密集度差距小的行业,外资溢出效应更显著。这表明,在内外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行业更有利于吸收外资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的分省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技术,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在控制了资本、财政支出、国有化程度等变量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为正,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城镇化的区域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不同,其中:在经济空间的关联模式下为正,在邻接、地理距离空间关联模式下为负。但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