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本文阐述了此次调整的原因,调整后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 ,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对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均有一定的影响 ,但从长远来看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 ,有利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有利于稳定股市的宏观基本面 ,是长期利好。  相似文献   

4.
分析我国大规模的货币供应量的原因有: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反作用、我国金融机构对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大量的外汇储备迫使货币超发以及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笔者针对问题分别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军峰 《商业时代》2011,(34):54-55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2011年1月以来,我国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2011年6月,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再次刷新了历史新高,央行持续保持着紧缩的货币政策,冻结了银行很多流动资金,银行面临着资金压力,流动性减少.本文在分析我国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背景以及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提高存款准备金对银行现金流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解决对策,为银行应对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现金流的冲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2003~2008年的季度数据,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2003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有长期稳定关系,而在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并没有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陆磊 《新财富》2010,(3):27-27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是阶段性从紧 2010年1月12日、2月12日央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个百分点,以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0万亿元计算,回收基础货币约5000亿元,按照2009年4月11日货币乘数计算,减少可贷资金2.01万亿元。  相似文献   

8.
存款准备金政策以其货币乘数效应可能导致的巨大经济影响,成为多数央行慎用的货币工具。2007—2017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达40次之多,其调整的效果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学术界对其有效性亦有诸多争论。文章从存款准备金调节CPI有效性的角度出发,通过两者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分析、线性回归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存款准备金率对CPI调节具有滞后性,且二者并无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关系。理论方面,分别研究了电子货币的使用对现金漏损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以及电子货币的使用如何通过这三者进而影响货币乘数。选取2002—2013年我国金融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替代率、定期存款比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货币乘数与现金漏损率逐年下降;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电子货币替代率与货币乘数是不平稳的,但一阶差分后平稳;通过协整检验发现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提出应逐步完善电子货币监管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货币管理制度和法律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将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而货币供应量的改变将对资本资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然而近年来央行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股票市场以防其过热或过冷的措施却屡屡失效。本文将以实证的方式说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调控的失效并采用相关理论分析政策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07,(12):182-182
据上海证券报,自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历史新高。此次上调也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九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人士认为,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产生累积效应,如果存款准备金率超过15%,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产生较大影响。今年以来,央行已经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力度可谓空前。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取决于许多因素,如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资本存量、技术水平以及居民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选择,等等。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具有功能放大的作用堪称货币政策的"巨斧"。它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从1984年我国建立法定准备金制度到2006年6年,由于各个阶段不同的宏观经济运行特点,为了熨平经济波动,中央银行对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从近十年的调整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达到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既有作用大、见效快、强烈的宣告效应等优点,又有容易引起经济震动,不宜经常调整等缺点,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谨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使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下,为了缓解外汇占款导致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央行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来对冲外汇占款。本文在研究过度的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冲销的有效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运信 《财经论丛》2006,3(2):66-71
本文认为把现金存款比率、超额准备率等影响货币乘数的因子分离开来进行分析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货币乘数受中央银行以外的因素影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乘数本身是否可预测。本文评估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及1996年以来我国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实现程度,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还是比较强的,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偏离其目标并不完全是控制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这种程度的偏离是可接受的,也是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6.
吴景伟 《浙商》2010,(24):22-22
11月19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加之前期的一些差别化调整措施,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9%,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武力  谢峰 《三联竞争力》2004,(2):46-46,47
2003年8月24日,针对日益扩张的货币信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人民银行同时表示此举不会影响到货币市场利率的基本稳定,但整个金融市场仍然产生了较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18.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其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央行已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历史高位。由于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持续贸易顺差、FDI(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进入导致外汇占款持续增加,造成被动性的货币投放增加,导致流动性不断扩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就是为了回收因外汇流入过多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实施紧缩政策以应对日益强化的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19.
视角     
《WTO经济导刊》2006,(9):75-75
中国7月份的货币供应量继续大幅增长,贷款增速达到今年最高水平,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吸纳流动资金的努力受到了严峻考验。2006年8月19日起,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大幅波动,减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对此,中央银行可适度考虑将调控重心向货币乘数倾斜。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央行票据政策对我国货币乘数均有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应强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乘数,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