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戏剧主题寓意深刻,容量宏大,涵盖了时人生、人性、命运的思考。他的悲剧包含了构成悲剧的基本要素,即:悲剧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及事件冲突;悲剧成因的逻辑性和内在合理性;悲剧的不可逆转和不可避免性;悲剧的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而他在戏剧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对人性的深刻解剖更是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相似文献   

2.
正"光荣之夏",中国重庆第一个独立青年剧团。多次受邀美国,成为美国德州"莎士比亚艺术节"的固定嘉宾,主办方为他们命名了"中国戏剧之夜"的专场演出。德克萨斯州为表彰多年来他们以戏剧的方式为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曾把7月23日"中国戏剧之夜"演出的当天,命名为"高雅笑子日"和"张蜀之日"。戏剧舞台上震惊四座身为制作人的高雅笑子现已考入中国戏剧艺术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在其被称为四大喜剧之一的《仲夏夜之梦》中成功地运用了"戏中戏"这一创作方法、技巧。本文将从戏中戏在《仲夏夜之梦》中的表现及作用和在《最可悲的戏剧,以及皮拉莫斯和提斯帕的最残酷的死》的排演中所体现的莎士比亚戏剧观两个方面来浅析"戏中戏"这种方法、技巧在整个戏剧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作为世界文坛的巨匠,其独特的戏剧语言倍受世人称道.他依托当时社会自身的话语特点,提炼出了一套特殊的话语方式,让自创的话语在戏剧结构中充当刻画人物性格、揭示隐含主题的工具,以此来强化戏剧冲突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5.
尹珊娜 《西部大开发》2011,(6):94-94,96
田汉早期的戏剧是我国现代戏剧完整转型和成熟的开端。他的戏剧作品对现实生活有深层思考,对社会黑暗有深刻揭示,不仅有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同时还体现出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连奇 《魅力中国》2013,(14):84-84
戏剧离不开任务的塑造,人物是戏剧的灵魂。古今中外的所有戏剧,都离不开其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说起莎士比亚,罗密欧、朱丽叶的形象就会如在眼前;而提到《朝阳沟》,银环、拴保、银环妈、二大娘等鲜明的人物形象便会出现在脑海里。  相似文献   

7.
成立 《黑河学刊》2008,(5):43-45
莎士比亚戏剧的宗教观表现为:宽恕与仁爱、信奉“天命”、上帝造物等。莎士比亚自小接受宗教教育,深受宗教思想影响。面对理想与社会现实矛盾难以调和,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使之和解,是其传奇剧宗教色彩尤为浓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戏曲音乐是以集中表现戏剧内容、体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情境氛围为形式而产生的,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戏曲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变革,而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又改变了戏曲艺术的面貌.所以,有声乐和器乐所构成的戏曲音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舞台戏曲艺术这个综合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戏曲音乐是以集中表现戏剧内容、体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情境氛围为形式而产生的,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戏曲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变革,而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又改变了戏曲艺术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是蜚声世界文坛的戏剧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灵魂,他的悲剧创作更把他推向了人文主义戏剧的高峰。莎士比亚的戏剧跨越时代,跨越国界,他一直就是中国观众熟悉和热爱的剧作家,《麦克佩斯》是他的四大悲剧之一,曾引起中国广大学者和观众的深思。作为剧作家的莎士比亚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他思想深刻,感情炽烈,对人生有关深刻的思考。封建社会的大善大恶和大智大勇,常常集中体现在权利中心所在的宫廷,剧作家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往往以历代上层为背景,演出多棱角的历史故事,揭露时代的黑暗,批判、抨击作恶多端的统治者及其爪牙,同时伸张正义,歌颂体现人们美好心愿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1.
杨艳 《重庆与世界》2016,(13):46-49
“光荣之夏”,中国重庆第一个独立青年剧团。多次受邀美国,成为美国德州“莎士比亚艺术节”的固定嘉宾,主办方为他们命名了“中国戏剧之夜”的专场演出。德克萨斯州为表彰多年来他们以戏剧的方式为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曾把7月23日“中国戏剧之夜”演出的当天,命名为“高雅笑子日”和“张蜀之日”。  相似文献   

12.
张倩 《魅力中国》2011,(18):98-98
戏剧艺术作为一种植根于社会大众主流审美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与时代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社会信息化、产业化、多元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因此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变。由此不得不说戏剧艺术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衍生出的新的机遇也带给戏剧上升和创新的可能,多元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产生了不同的戏剧作品,彰显了不同的戏剧审美意识,共同营造了戏剧舞台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季广林 《魅力中国》2013,(13):298-298
从古希腊延续至今的舞台美术艺术,是戏剧舞台不可或缺的艺术样式。它已经和舞台戏剧的人物、事件、矛盾冲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舞台美术已经从陪村变成了对于戏剧人物塑造、剧情发展,表现时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舞台美术的艺术空间这一角度,以全新的视角构画出对舞台美术的作用与拓展的艺术特质,对于丰富戏剧舞台艺术,创作舞台艺术空间,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刍议戏剧表演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芹 《魅力中国》2014,(14):117-117
戏剧表演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在戏剧表演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人物的塑造是戏剧艺术核心内容。在戏剧舞台上演员用实力俘获观众,为演艺事业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5.
侗戏是在侗族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传统艺术,具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色,承载了侗族丰富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论文试图从审美角度对侗族民间戏剧的生成、发展和走向及其特色作一些探讨,从一个侧面把握侗戏迷人魅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戏剧人物服装艺术历史悠久,艺术积淀丰厚,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剧目演出主要参与者,在二度创作中与导演、舞美、灯光、演员、道具、化妆等部门共同完成剧目的创作演出任务.戏剧服装有传统戏服和现代戏服之分,我市儿童艺术剧院还有卡通剧和儿童剧之分.戏剧服装设计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任苹 《魅力中国》2013,(16):100-100
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是他它的第一要素,“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而戏剧的情节能让观众看后信以为真,同时又是动人的,是以情感化了的真实。我根据多年来经验,来谈谈戏剧人物塑造方面我是怎样做到以真为美以情感人的。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第十八首《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作者将爱友比作夏天,又言夏天不及爱友之美,转说爱友之美只有在作者的诗行中才会永恒。诗作修辞精巧,韵律严谨,灿若朝霞,情调优美,独具诗歌艺术和语言魅力特色,堪称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9.
周小娉 《新西部(上)》2009,(7):121-121,119
尤金·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他后期的力作<长夜漫漫路迢迢>因其浓重的自传色彩和作品本身的魅力而受到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以剧本细读为基础,从奥尼尔著名的悲剧术语"无望中的希望"出发,简要分析此剧的情节、人物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李轩逸 《魅力中国》2014,(1):101-101
对于戏剧,向来有“综合性”的说法。对于中国戏曲,我认为“综合性”更是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怎样理解这个“综合性”的意义呢?熊佛西的一段话很在启发性:“根据汉米尔顿与马修斯这类的定义,后来似乎又有人加了许多别的成分,改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因为近代戏剧是由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综合而成的艺术。但是近年来有很多人误会‘综合’的意义。他们以为‘综’’就是‘总起来’,‘合’就是‘合拢去’。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因为各种艺术都有各个独立性,假如戏剧是文学、绘画、音乐综合起来的,那么它自己岂不是没有了独立性,所以我们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是指它用文学、音乐、绘画及其他艺术当着媒介,而另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正如线条、颜色、声音、节奏媒介了绘画与音乐。不过戏剧的谋介比较复杂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