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安徽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与当前产业转移的结构和趋势,从全国及安徽省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民营企业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及民营企业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于长三角如何加快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中部崛起,起到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胡耀辉 《特区经济》2009,(12):207-208
安徽欲借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契机,推动安徽产业升级的实现。为此,本文不仅阐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还分析了制约安徽产业升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孟丽  潘理权 《乡镇经济》2010,1(3):107-111
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通过采用SWOT法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进一步认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内外部环境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最后,为推进和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承接产业转移中安徽物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加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于安徽皖江城市带。安徽物流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支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从分析安徽物流业竞争力入手,提出了安徽物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发展战略选择及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7.58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4.4%和45.4%。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战略规划,对崛起进程中的安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皖江城市带应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引入先进生产要素,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安徽工业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经济》2010,(3):12-1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批,意味着安徽沿江城市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皖江城市带”也将成为今年“两会”期间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秦柳 《北方经济》2011,(17):54-5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一年多来,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和优化产业转移承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规划,是国家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浙江应借助安徽实施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历史性机遇,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国企和有意愿的民企到皖江去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今年年初批准实施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这给安徽率先崛起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顺应了当前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承接产业转移,讲的是双赢、凭的是实力、  相似文献   

10.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安徽沿江城市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面临这一机遇,民营经济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准承接重点,积极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1.
王风芹 《中国经贸》2014,(13):44-44
承接地物流业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皖江城市带作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是从多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物流业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物流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也是国家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专项规划,是国家促进产业转移、加速中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将为安徽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毗邻苏浙沪的地缘优势,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着力打造面向长三角的“三基地一枢纽”.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皖江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本文从区域经济角度剖析宿松作为皖江之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从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关于宿松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龙  张莹 《乡镇经济》2011,(5):67-72
商务成本既是皖江城市带成功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进行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和对外宣传皖江城市带投资环境的一个关键指标。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构建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商务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马鞍山、铜陵、合肥三市商务成本综合得分位列前三;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的要素成本、营业成本相对较高;巢湖、池州、滁州三市制度成本得分较高;而巢湖、六安和安庆其他成本则较高;表明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商务成本整体结构仍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集群发展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经安徽省申请、国务院及发改委批准,2009年1月12日安徽省正式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项目。目前.皖江示范区自设立以来,为安徽乃至中部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赵强 《乡镇经济》2011,2(3):91-92,94
承接产业转移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国家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专门性规划,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环境,进而延伸出皖江城市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皖江城市带装备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最后就其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成周 《乡镇经济》2010,1(3):101-106
"十一五"以来,安徽区域发展无论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战略规划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一圈(合肥经济圈)四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北经济区)"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但安徽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仍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为此,要以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打造"产业安徽";以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打造"创新安徽";以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契机打造"文化安徽";集全省之力支持皖北经济发展以打造"和谐安徽";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以打造"崛起安徽",真正实现安徽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鲁艳萍 《中国经贸》2010,(13):28-29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皖江城市带规划的实施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区域合作发展,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的重要举措。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