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大山的字充满生命的活力,作品明朗、坚韧,而又极其真诚。无论他的哪一幅作品,都是充满了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调。从他的作品当中,可以窥见赵大山对于生活与书法的热爱。他把这种热爱和感情寄托在书法创作上,流露在书法作品里。  相似文献   

2.
吴晶 《杭州研究》2007,(1):173-176
以往研究者以为洪昇的戏曲创作与他在北京的10多年漂泊生涯关系最大。这种观点不够全面。洪昇早年和晚年约占他人生时间2/3以上的时光是在杭州度过的,他的代表作《长生殿》和其他许多戏曲作品孕育于杭州,最后完善于杭州。杭州的自然和文化氛围给他他创作灵感,他的家世背景、师长友人则对他的创作观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在民族矛盾、党争、人生诸多困境里艰难生存、成长的真实的人,洪昇的一生是复杂多面的。如果抽去了杭州背景,对洪昇的了解会很不完全,对《长生殿》思想艺术之超妙同样不能领悟。  相似文献   

3.
砜砜 《东北之窗》2013,(24):4-5
大连广播电视台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编剧高满堂是我国电视剧创作园地里的一棵常青树,是电视剧创作发展中真正的领军人物。作为编剧,他不但作品多,而且质量高、影响大,雅俗共赏,叫好又叫座。他的创作,凭的是真情感真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几乎每个时期都有新作闪亮荧屏,在逐步开拓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的同时,也在不断攀登电视剧创作的思想艺术的新高峰。  相似文献   

4.
滕非 《魅力中国》2010,(32):265-266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他的作品中独具一格的是,他将异国曲调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这些作品深受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喜爱。作品中的异国曲调分别采用日本、中国和美国的民歌,而这些民族语汇的运用是普契尼歌剧音乐中特有的艺术语言,勾勒出了作品奇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马思聪本着要将小提琴民族化的美好愿望,创作的每一首小提琴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他的创作在西洋作曲技法中加入了许多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民族语言的音乐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它借鉴了中国民间乐器的演奏手法——滑指的运用,使作品富于独特的民族韵律。而且他的创作经常是从选取一个短小的民歌旋律入手,依据它的音乐内涵而引伸出整首器乐曲来,这种创作方法对于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发展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他以高超的才华和技艺谱写的精美乐曲《摇篮曲》,成为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开端时期的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契诃夫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思想深厚。他在作品里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分子的形象,早期和中期作品里的知识分子,有些是封建社会卫道士,有些是苦闷、迷茫的庸俗人;后期作品里的知识分子终于觉醒,开始勇敢反抗黑暗制度,奔向美好的新生活。契诃夫作品里的知识分子随着创作阶段发生演变,体现了作者不断探索社会出路的艰辛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望。  相似文献   

7.
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和创作理念对后期很多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以《黛西·米勒》为例,在他的作品中,对人物刻画的细腻性,对心理意识描写的生动性,对人物呈现关系把握的准确性,对一件事情叙述的准确性,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亨利·詹姆斯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8.
孔新苗 《走向世界》2009,(13):93-93
我少年时对油画的直观认识就是从看王立志老师的作品而获得的,当自己也懂得一点绘画的奥妙时,开始发现王老师的画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他中年后更多的持毛笔而不是油画笔,更重要的是他基于自己的创作体验,在画面上对中西绘画因素的融合求索。  相似文献   

9.
杨杨嬿琳 《魅力中国》2013,(26):120-121
日本文学泰斗菊池宽文学生涯漫长,剧本与小说是他创作的主要体裁,他创作精力非常旺盛,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著作,在他的作品中,女性题材很多.他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刻画。具备了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任雪梅 《黑河学刊》2010,(9):43-44,85
郑允钦感到“童话,是童心中流出的清泉,它是最纯净最美丽的”。所以,他把创作的主要方向锁定在儿童文学。他用笔书写他理想中的童话,也在童话中寄予他的理想。他认为“童话艺术必须根植于儿童的心理情感底层,必须是儿童天性的显现。他注重作品蕴含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同时又将思想性和教育性艺术化地含藏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他的童话作品文化蕴含深厚。纵观他的全部创作不难发现,以想象的羽翼折射现实的光影是郑允钦始终如一的艺术追求和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田野 《魅力中国》2014,(2):109-10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代表之作,它凝结了作者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这部空前绝后的文学理论巨著,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在中外文艺理论界还有出现一部可以与之媲美的文学作品,它全面的总结了文学原理、问题、创作、批评等问题,其观点论述全面精辟,是文艺批评的权威之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并且,详细的分析了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佛学思想、儒学思想和创作论。  相似文献   

12.
潘望望 《魅力中国》2011,(8):279-279
在当代文学史上,余华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具有鲜明的先锋小说特征,后期创作回归现实主义,充满了温情和现实感。纵观余华的整个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创作的前后期小说分别在内容上、叙述方式上及主题上有了较大的转变,我们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余华小说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王文娟 《今日重庆》2009,(11):80-85
傅文俊商海沉浮多年,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广告人,他通常面对的是如何满足客户各种各样的需求,其中不乏妥协和迎合的无奈。而摄影创作中,他只需面对自己的内心感悟和身负的责任并对社会和历史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正是艺术的自由表达和个人化吸引着人到中年的傅文俊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摄影的创作中,并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李瑶 《魅力中国》2013,(25):141-141
所谓二度创作,是指演员在熟练地完成原创所规定的艺术内容的同时,注人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内涵意蕴,使创作的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塑造出具有性格的鲜明生动的形象。任何艺术作品由于理解、体验和感受的不同,很可能会对原创作者所规定的内容做某些变化、调整或补充,以更好地表现隋感和精神世界。而进行二度创作,是把原创作者作品的内容化作了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语言再现,使再现的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结合与高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王华 《黑河学刊》2015,(1):19-20
《双城记》是狄更斯在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作品以其对现实的批判而闻名世界。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将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出来,并通过自己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他所追求的仁爱精神表现了出来。这种仁爱精神,并不仅仅表现在道德伦理方面,在小说的创作手法上也能够看到其身影。  相似文献   

16.
路在书中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雕刻工艺师,在他居住的那座城市几乎无人不知。一次交淡中,他道出了自己的苦恼,他说他下一步在艺术上不知从哪里提高。我记得有位艺术大师创作上也曾遇到此类问题,他的作法是不妨抽时间多看点书。三年后,这位青年的一个玉雕作品在全国创作大展中一呜惊人获奖,我从北京打电话给他表示祝贺。他在电话里说,这得感谢你三年前让我多读点书的建议,他说就是从那时起读了很多的书。读书不但改变了他的心绪,更开阔了他的眼界,艺术鉴赏水准也大为提升,不知不觉他创作的作品也有了新意,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段雪 《魅力中国》2012,(35):137-137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不仅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更被后人尊敬的称为“乐圣”。贝多芬是一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他的奏鸣曲是所有作品中的奇葩。奏鸣曲的体裁是贝多芬重要的器乐领域,贝多芬通过这些创作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奏鸣交响套曲形式推进到最高峰,并对奏鸣曲式结构的成熟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奏呜曲是他早期的作品,具有贝多芬钢琴作品的典型演奏风格。尤其是第五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从构思的巧妙,到技巧的纯属,无不体现出贝多芬出众的音乐才华。  相似文献   

18.
韩福田 《走向世界》2014,(23):64-65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开始从事摄影创作,孜孜追求25年,他用镜头记录下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和斑斓多姿的苦乐人生。近年来,他的作品频频在省内、国内各项比赛获奖,并多次在国内知名摄影专业期刊刊登,取得累累硕果。本期,小编和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奖得主韩福田的摄影创作心得和艺术感悟。  相似文献   

19.
何占豪先生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享誉中外。他始终把"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为座右铭进行创作。他创作的作品在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其中在古筝方面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曲目。《临安遗恨》是一首突破了古筝传统模式的作品,乐曲用古筝和钢琴共同演奏,赋予了作品传统美与现代美、东方美与西方美兼收的特质,为古筝的发展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0.
张炜的创作给人感觉好像是一条流量巨大河流,波涛滚滚不舍昼夜,永远不会枯竭。“他开始创作《古船》时年仅28岁。作品无论在内容、风格还是历史视角方面,都称得上突破之作。他创造了中国小说的一座里程碑、一部对一切人类进行言说的作品”。而巨河般的39卷长篇小说《你在高原》问世,更使张炜成为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