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经济》2006,(9):30-31
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宁波重要基础设施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一是港口基础设施;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三是公用事业设施和社会事业设施两类公共服务设施,其中,公用事业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和生态等设施,社会事业设施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设施。市域重要基础设施构建(一)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力: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相似文献   

2.
黄贞 《特区经济》2012,(10):170-17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对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北部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融资问题越发突出。本文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内容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等为理论基础,指出北部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拓宽北部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保障北部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既是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展动因。浦东开发开放九年来,始终贯彻“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的重点,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快速,进而极大地改善了新区的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一、浦东新区基础设施投资现状1.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保持高强度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一个必经阶段。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标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高强度的投入。至1998年,浦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  相似文献   

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改革政府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等方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  相似文献   

5.
编辑指引对大多数人来说,养老金是一笔直到退休才支取的长期资产,从这个角度来看,养老基金可以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在未来中长期内将维持较高水平,需要大量资金。养老基金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有利于我国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也有利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它包括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环境、城市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对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基础设施评价是人居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对于实现人居环境的效益最大化,搞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推动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实现意义。在遵循以人为本、层次性与针对性、可操作性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基础设施评价三层指标体系,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直接生产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日渐庞大,依靠当期的财政预算投入已远远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理论在实践中应运而生并不断丰富发展。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实践来看,以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社会化融资手段匮乏,形式相对单一。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建设基础,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发展能力对城市社区建设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科学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对公共基础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公共基础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总体水平低下。加强国家的公共基础建设可以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公民生活服务质量,是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是由城市能源设施、城市供水及排水设施、城市交通设施、城市邮电通信设施、城市生态环境设施和城市防灾设施等要素构成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也是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象征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从科学规划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做起.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设施体系.构建城市防灾赈灾系统.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系统,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活、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直接影响城市价值体系,还通过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其他分力来影响综合城市竞争力。城市基础设施的变迁与城市竞争阶段的关系十分密切。目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我国政府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市场化,筹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相应政策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性。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新疆22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绩效作了评价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推进新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崔健  刘东 《开放导报》2012,(3):109-112
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府融资平台的视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进行探讨,认为通过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产权权益证券化、股权转让来盘活存量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通过土地融资、发行中票和短期融资券、PPP或FPI等运营方式,以及发行产业基金、吸引保险资金等融资模式相结合的策略,对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仙燕明  刘弘 《天津经济》2004,(12):41-43
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建设的首要问题,尤其是资本金的筹措。如何利用行之有效的融资方法,达到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目的,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头等大事。近几年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体制的过程中,有关人士都十分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式,以寻求最有效的筹措资金渠道。  相似文献   

13.
杨寅 《北方经济》2011,(13):70-7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内蒙古城市人口比重的快速增加,人们对城市公共基础建设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需求内容越来越丰富,而内蒙古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远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对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邹小芃  章智 《浙江经济》2003,(12):42-43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功能,创造良生活环境是所有城市追求的目标。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这种巨额需求。同时,由于《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这决定了地方政府不能通过赤字政策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5.
周俊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7):58-60,117
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性、重要性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安全管理;应当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防灾抗灾、危机管理等方面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经营、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城市经营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对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完善和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城市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间关系进行辨析的同时,又对城市经营中可能掣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政府投资一直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形式.近年来政府为了摆脱过大的财政压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已经开始利用和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政府开始利用监管的手段代替原来的对项目的直接拥有,减轻了直接建设、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的烦恼.  相似文献   

18.
民营化对于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民营化有效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天津市公共基础设施民营化过程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当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民营化的趋势和方向,提出了天津市公共基础设施民营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一幅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绚丽画卷将渐次展现在人们眼前。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不但要搞好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环境建设,还要注意轳件设施的规划建设。既要注意宏观格局架构的完整性,也要注意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细化处理。既要重视都市的美观,也要重视实用,以人为本,突出规划设计上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20.
一、城市财政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快速扩大。2002年我国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19亿元,占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2%。城市财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财政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中占据主导性地位。从财政资金的总量和比例上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方财政性投资(包括财政资金、固定资产变现收入、国土出让收入等)从1996年的486.1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685.7亿元,增长了41%,从对社会资金带动作用上看,社会资金(包括国内银行贷款、债券、外资及其他社会资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从1996年350.2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839.3亿元,增长了2.4倍。二是城市财政资金的投资结构有所改善。随着市场化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