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中小企业》2014,(10):10-10
9月15日,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说,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相似文献   

2.
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于今年9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大会并讲话.李克强总理以《全面提升质量发展水平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主题,明确提出要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的召开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质量和效益上来”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提质增效升级”,建设质量强国,具有里程碑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强调,追求质量的发展永无止境,建设质量强国任重道远.强调走质量强国、效益兴邦之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出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监管的有效作用,发挥好社会共治的积极作用.在质量社会共治中,“商会、协会、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要加强服务监督,引导行业诚信自律,对质量状况进行第三方评估”.我们作为行业协会的联合组织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到一份责任和使命.我们决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积极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在质量工作中发挥好规范行业企业质量行为、推进行业企业提质增效升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三十多年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重要举措。中国经济走到今天,增长中潜伏着风险,成就中积累着矛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  相似文献   

5.
9月15日,以“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会上指出,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李克强总理强调,提升质量归根到底靠企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这一方针政策的关键在于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7.
地产荟萃     
声音·Sound把握宏观政策,既要站稳脚跟,更要着眼升级。要在有效应对当前、保持经济合理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把力气更多放到推动转型升级、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上来。——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政府首次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阐明了下一步宏观调控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克强总理在9月15日召开的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提出要“实现宏观经济整体和微观产品服务质量的双提高”.这一观点与判断,将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整体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产生重要指导意义.结合相关研究,可对“双提高”做以下解读.  相似文献   

9.
叔平 《上海质量》2013,(9):25-26
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和2013国际跨国采购大会传递出一个信息:经济转型,必须依靠质量。质量提升,势在必行。在大连召开的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其主题是:"创新:势在必行"。论坛谈的是创新,倡导的是质量提升。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论坛上明确指出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提质增效,意味着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  相似文献   

10.
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的召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声音,中国要走质量强国之路,中国"质量时代"到来了。李克强总理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提升质量是中国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关乎民生民心,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合作。中国经济要想再创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着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相似文献   

11.
"必须抓住提高质量这个关键,推动中国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9月15日召开的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发出了"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召唤。 这是在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背景下,在全面加快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全国质量大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要求与质监工作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3.
9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并发表致辞. 李克强说,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习近平主席专门对此次国际会议发来贺信,表明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中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对困难和挑战,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既要保持总需求力度,也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质量.这就需要把标准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标准全面提升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描绘了实现质量强国梦的"路线图"。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相似文献   

15.
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讲话中强调,"质量就是效率,质量就是价值,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提升质量是中国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关乎民生民心,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合作。中国经济要想再创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着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以质量的提升来‘对冲’速度的放缓,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相似文献   

16.
良言 《上海质量》2004,(9):16-19
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这就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在1月5日上海市质量协会团体会员大会上,提出了倡导“大众质量观”、打造“质量城市”的要求。倡导“大众质量观”,就是提高质量要充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全面部署,特别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动力.如何学习、领会、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上海质量可持续发展,将是上海质量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需要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上海工作实践来看,需要从上海大力实施质量振兴的15年历史来看,需要从有力推动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和《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来看,总结思考,最终实现科学发展的质量之路.  相似文献   

18.
《规划》发布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有力体现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重大论断,明确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为中国经济进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崭新时代指明了方向.而《规划》的指导思想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是上海的生命"指导方针,把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规划》的出台恰当其时,充分体现了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业内动态     
《中国中小企业》2013,(12):11-11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黑龙江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座谈会,就如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听墩意见。李克强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是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必须足科学发展,是注重质量效益、促进扩大就业、不断改善民生的发展,是可以持续的发展。要继续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0.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内容系统而全面,措施具体而有力。通读李总理所作的《报告》,我认为,《报告》中所强调的"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