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     
《中国市场》2009,(21):8-8
<正>工信部:2009年服装市场需求将持续低迷据《上海证券报》报道,4月2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受消费信心不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开局我国服装市场增长趋缓,预计全年需求低迷状况将持续。2009年1—2月,我国服装类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4%,较上年同期服装类消费品零售增速明显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而且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在低位运行,1—2月,我国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论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需求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中华 《财贸经济》2000,(1):13-17,2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产业结构及投资结构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需求结构。需求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产业结构和投资失衡的主要原因,我国需求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城乡分割制度造成了农业投资需求不足以及对工业消费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城市收入分配结构及消费品供给制度不合理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公款畸形消费;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投资需求不足。为了优化需求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的合理化,必须消除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分割,提高农民收入人均水平;改革城市居民的消费品供给制,扩大私人消费领域;构建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将竞争机制引入基础设施的供给中。  相似文献   

3.
郭振宗 《商业研究》2004,(1):106-108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储蓄增长率快于消费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以及居民消费品价格下降等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现实中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一方面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等途径,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4.
从产权视角来看,私人消费品领域的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和农户等产权主体权责不明晰导致私人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因而,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有:继续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加快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健全消费产权制度;加快现代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提高社会信用。  相似文献   

5.
孙虹乔 《商业时代》2011,(30):29-30
本文在阐述城镇化对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我国234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运用自抽样、OLS估计和SUR估计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入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经济转轨时期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储蓄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预防性储蓄动机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普遍存在,要想启动消费,就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7.
赵冉冉 《北方经贸》2014,(11):134-135
在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本文着重研究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首先,从理论角度说明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消费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支付工具的多样化、消费信贷的发展、风险管理工具的增加以及资产投资收入的提高等消费金融发展对于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均具有促进作用,最后针对此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余少谦 《商业时代》2006,(19):13-15
应用统计数据的总量和分组对比进行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分析,属于描述性研究,所得结论缺乏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建立耐用品消费函数经济模型,判断其拟合度与时间序列相关程度,提出边际消费拥有量倾向的概念,并结合我国1995-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组和耐用品拥有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提供耐用消费品市场发展制订政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天津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进行剖析,发现天津城镇居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提高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逐渐迈向高级化,也渐趋合理化,以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享受为标志的主流消费方式正在逐渐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变动、社会保障程度及消费心理作用是影响天津市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因素,未来应进一步实施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基本消费品价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居民基本消费安全、积极培育新的主导性消费热点等举措,以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同时提倡节能减排的绿色消费模式,从而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0.
周密 《消费经济》2007,23(1):15-17,21
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和消费理论的成果,居民当前消费主要依赖于当前收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首要因素。本文论述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从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角度分析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提出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重点正从追求数量型向讲求质量型转变,从基本生活消费品向新型消费领域转变,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为研究对象,选取8个指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0年的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作出分析,并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消费结构是一定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一定的消费结构又反过来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要增加居民收入与减小收入差距并重,稳定各消费品的消费价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保障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食品安全,积极培育新的主导性消费热点,提倡节能减排的绿色消费模式,引导居民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  相似文献   

13.
王利娟 《商业时代》2015,(10):26-28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基于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对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农村居民除居住类边际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高,其它类消费及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均比城镇居民低;基本需求方面,除居住类、交通通讯类、其他类消费外,农村居民对其它五类基本需求均低于城镇居民;需求收入弹性方面,城镇居民均高于农村居民,并且城镇居民在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其它类消费方面均富于弹性。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效需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投资需求,一部分为消费需求。收入分配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各种手段,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方法对我国1998—200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及特点,运用时间序列线性回归模型对未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消费热点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制约湖北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福生 《消费经济》2000,16(3):22-24
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城镇居民消费是消费需求的重要构成部分,掠夺地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语文 湖北城市心调查资料,剖析了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扩大消费需求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住户耐用品消费水平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住户耐用消费品总量不足,档次不高,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较大,内部差别也很明显.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内部产生巨大消费空档,不利于国民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激活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是宏观调控政策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来看难度较大,面临多因素制约,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寻求新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8.
优化城镇居民消贤结构应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消费结构.培养消费新热点;稳定消费品价格,促进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9.
造成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目前结构性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由于收入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悬殊,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聚积,严重影响了我国消费升级和绝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的释放。消费热点虽然形成,但整个消费品市场仍然供大于求,一些高端消费品只集中在城镇少数消费群体,住房、汽车等还没有像家用电器那样形成大众化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农民消费需求非常疲弱。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新的消费品大量涌现,居民消费需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人民的消费性质也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居民消费需求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居民从温饱向小康水平的过渡,农村消费市场基本实现了与城市消费市场的同步增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结构:由同质性向差异性需求转变 目前,我国消费结构明显变化的主要趋势是:(1)从偏重数量的消费向量质兼顾、以质为主的消费需求转变,热点消费趋同力明显减弱;(2)消费者的总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