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中共山东省委对我省今后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那么,目前山东省的小康建设达到了什么水平,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小康目标的发展演变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也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是与“…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吹响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快速奔小康的嘹亮号角。小康又一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举国上下,大江南北,人们憧憬小康,谈论小康,更以实际行动建设小康,实现小康。小康与理想生活小康是什么?小康是回荡在古老中国大地的一首田园牧歌,是千百年来中国百姓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两千多年前,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即出现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诗句。这是“小康”一词在我国文化中的第一次出现。到了西汉,《礼记·礼运》中“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得到了系统的阐释,成为仅次…  相似文献   

3.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中共山东省委对我省今后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那么,目前山东省的小康建设达到了什么水平,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中共山东省委对我省今后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那么,目前山东省的小康建设达到了什么水平,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小康”的通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读十六大报告,静思中国经济之未来,让人想到:今后总的工作就是要在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中国小康社会与未来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之间构筑起一座“康桥”,“康桥”的前景无疑是美好的——完善“小康” 江泽民在报告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经济》:作为市委书记您如何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巢湖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夏望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首先,这个概念的提出说明中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三农”问题更加重视了,小康社会总揽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战略 :巩固和提高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 ,2 1世纪头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 2 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比较研究 ,阐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骤、目标和根本要求 ,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内外条件  相似文献   

8.
媒体视角     
《西部大开发》2012,(12):15
《小康》封面报道:2020,小康国家"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在1984年完成了他对小康社会的新定义。历经30多年实践,从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安徽制造业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力提高安徽制造业的地位和竞争力最近.党中央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安徽如何加快“中部崛起”,如何实现全面小康,是摆在每个安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全面小康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  相似文献   

10.
近来报刊上发表了两篇有影响的关于小康指标及界值的研究文章:一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庆芳同志撰写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小康目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一期,《新华文摘》曾于1992年第三期摘发);另一篇是国家统计局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发表的《什么样的生活算小康?》(刊于《中国统  相似文献   

11.
何丽芬 《发展》2003,(8):66-68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我国的国情是,尚有6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且差距在拉大。如果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中国“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小康",最早见于《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代表劳动人民对社会稳定、生活丰衣足食的向往.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为小康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十八大总结了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初步成就,对小康社会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以高起点步入总体小康的广东,如何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全面小康的社会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广东目前的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和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以《中共河北省委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为指导,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利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我们对”十五”期间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情省力》2006,(4):26-29
为了准确把握安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及测评方法.利用3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及全省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辅以一些社会调查数据,对2005年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19.2%,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在整个小康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05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过半,达53.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续排在第五位。2005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8名的省(区、市)依此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十五…  相似文献   

17.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如期实现后,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农村扶贫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相继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两者不论从现代出发,还是从未来出发都有内在的联系,正确认识这一点,对推进扶贫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一、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努力促进小康建设在我国,虽然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但是还有少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温饱线下,没有解决基本温饱,还有部分贫困人口虽已解决温饱却仍没有稳定脱贫,他们素质低下、技能极差、观念陈旧,再加上生产生活的地区条件恶…  相似文献   

18.
《青海经济研究》2009,(4):79-80
为全面评价“支持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项目2008年度工作,对2009年项目实施工作作出安排,进一步提高项目研究成果质量,2009年6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小康项目管理办公室、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了“支持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项目2008年度三方评审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小康项目办公室主任、法规司司长任珑,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赵中屹,  相似文献   

19.
《发展》2002,(12):24-29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令人振奋,立即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词汇。“小康”,尽管这个词国人已经谈了二十多年,它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但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有新的内涵,它使“小康”有了新境界。全面小康究竟预示着什么呢?尽管“全面小康”标志着生活的全面提…  相似文献   

20.
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美群 《乡镇经济》2005,2(12):8-11
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纲领,是邓小平“小康”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来看,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远的主要是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