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户籍制度的渐进式改革,中国逐渐释放了人口红利,促进了经济增长。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城市包容性,特别是提高对流动人口的包容性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流动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程度来度量城市包容性,探究城市包容性对流动人口创业的作用。结果显示,城市包容性有助于促进流动人口创业,更高的城市包容性对创业层次有正向影响,而城市外部环境条件和劳动力个体的异质性对城市包容性影响创业决策有不同的调节效应。这些发现为我国城市制度改革和促进流动人口创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银川市暂住流动人口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暂住流动人口最为集中、流动量也最大的首府银川市所辖三个城市区的流动人口做了分析 ,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对宁夏城市流动人口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流动人口的数量较为庞大,而且人口构成比较复杂,这对我国很多城市在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工作和公共服务带来了一些问题。文章结合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对目前我国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地方政府及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有所帮助,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商》2015,(2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于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视。其中,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发展管理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要重视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为流动人口可以更好地生活在城市中做出更大的努力。因此,本文就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建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城市流动人口犯罪是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都有的社会现象。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犯罪率也在随之提高,这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但并没有控制住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因为导致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在各个时期是不同的,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也不同。不过,不管在任何时期,都要从流动人口的自身素质去分析,然后再分析社会原因,最后制定法律、政策等措施,直到减少和消灭城市流动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6.
马众  贺娜  唐银 《科技转让集锦》2012,(19):270-270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现大量的人口流动现象,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且老龄化加快,对城市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根据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进行分析,为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提出各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流入地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对降低生育意愿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我国处于低生育水平时期,人们的生育意愿主要集中在是否生育二孩的意愿上.利用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分析后发现:农村流动人口流向不同规模的城市,他们在二孩生育意愿上也存在差异,基本趋势是流入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越低.城市化降低生育意愿的机制除了通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来降低生育意愿,还存在于不同规模的城市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降低程度的不同.我国流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流动特点加剧了生育意愿的降低程度.  相似文献   

8.
现状流动人口自8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我国一大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关注。在我国的各大城市近年流动人口急剧增长。逐年有新的高峰出现。1988年上海市日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09万人,比1986年增长55%。1993年日流动人口数达250万人。1988年,北京市、广州市日流动人口总数都达到了130多万人,1989年开始,广东省连年春节期间闹"民工潮",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群,流动人口达到500万之众。据1988年对10个大城市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有48%的流动人口在城市从事劳务和经营活动,个别城市这一比率还要高,如上海市流动人口就业者约占65%左右。广州市约占72%,在城市中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约古60%以上,他们构成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的主体。目前。据对四川、河南省10个主要劳动力输出省(区)的统计,由劳动部门组织的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时期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单纯雇佣阶段、城市与流动人口逐步认同的磨合阶段和流动人口具有主人翁意识的融入阶段。户籍制度是影响市民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但仅取得户籍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市民化过程,流动人口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在思维的转变才是深层次的市民化。在新的户籍政策推动下,新型城镇化时期市民化的难点集中在内在市民化滞后、城市社会承载力压力增加、如何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等方面。对此,提出三个方面对策:完善流动人口的再教育体系,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公共社会服务领域,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不断增加,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给城市的管理工作带来相应的压力和困难。做好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分析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效率。据此,探究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内容,提出几点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