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近日下发了退耕工作实施方案: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范围确定为长江上游的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和黄河上中游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新疆13个省区市174个县。退耕还林还草中央投资近19亿元,总面积为515万亩。按照“退一还二、还三”的要求,相应安排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648万亩。在退耕试点示范工作中,国家将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每亩退耕地每年粮食补助标准为,长江上游地区150公斤,黄河上中游地区100公斤。粮食补助期限,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几年就补…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角     
西部退耕还林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据《经济日报》报道 ,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下发了退耕工作实施方案。方案确定 ,今年我国将按照“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操作办法 ,在西部174个县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据介绍 ,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范围确定为长江上游的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和黄河上中游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新疆13个省区市174个县。按照“退一还二、还三”的要求 ,相应安排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648万亩。依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 ,试点示范县被划分为六个…  相似文献   

3.
马正跃  王勇 《粮食知识》2000,14(5):34-35
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组织实施以天然林保护、荒地绿化、坡耕地退耕还林(草)为主要内容的造林绿化工程.是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基础性项目,同时也是改善西部山川旧貌,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根本点和切入点。为促进这一战略性工程的开展,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及时制定了“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被国家列为 2000年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 县。 2000年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民,抓住春季、雨季和秋季植树造林的季节,经过上 下共同努力,完成了退耕 4万亩、还林 12万亩、还草 2万亩的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了自 治区林业厅的检查验收。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制定《方案》。   为了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供应工作,固阳县成立了退耕还林 (草 )领导小组 ,制定了《固阳县 2000年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工程粮款补助政策兑现方案》。规定粮 食供应标准、时间、品种、质量和比例。 (一 )粮食供应标准。经…  相似文献   

5.
政策要览     
意见指出,两年多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认真开展了退耕还林的试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得力,退耕还林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一定经验。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退耕还林的决策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深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对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指导,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若干意见》,对确保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保证作用。意见共分七个部分:一、退耕还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还草后的林地经营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何处理好生态林目标与农民吃饭增收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是该工程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生态林和经济林的特点、目标的基础上 ,探讨其各自在退耕还林还草后应采取的经营模式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一、生态林的政府集中经营模式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就是为了改变我国的生态环境 ,生态目标是退耕还林还草的根本目标。据统计 ,目前我国仅 2 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达 915 1万亩 ,其中 70 %以上集中在水土流失严重的西部地区 ,长江中上游地区 6 2 0 0万亩 ,黄河中上游地区15 71万亩。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基本形势和近期工作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总体进展顺利(一)五年来的工程实施概况1999年,按照“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基本方针,川陕甘3省率先开始了退耕还林试点,2000年试点在以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为重点的1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展开,2001年试点进一步扩大到中西部地区的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30.34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120.6 1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9.73万hm~2。通过试点,明确了退耕还林的基本政策措施,逐步探索和规范了工程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办法。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启动,全年分三批共安排退耕地造林任务264.67万hm~2、宜林荒山荒地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试点工程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部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上游 ,是中国自然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带 ,其地质地貌复杂 ,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佳 ,高度重视和科学实施退耕还林 (草 )试点工程 ,对于逐步遏止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有效恢复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系统 ,促进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调查研究表明 ,自 1998年 9月和 1999年 10月起实施的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长江、黄河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以来 ,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积极配合西部各省 (区 )地方…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国家林业局、农业部等有关部门下达山西、湖北等十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度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83万亩、退耕还草17万亩.  相似文献   

10.
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组织实施以天然林保护,荒地绿化,坡耕地退耕还林(草)为主要内容的造林绿化工程是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基础性项目,同时也是改善西部山川旧貌,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根本点和切入点,为促进这一战略性工程的开展,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及时制定了“以粮代赈、退耕还林(划)”的实施办法,“以粮食换林草”,对退耕还林的农民给予一定时期粮食补助,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有效实施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的若干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退耕还林(草)[以下简称退耕还林]工程与天然林保护工程一道构成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对西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四川属于全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省市,1999—2000年率先启动退耕还林面积达到300万亩,分布在120个县区市,涉及农户123万。在四川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退耕还林试点工程相关机构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全省试点实施任务,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退耕还林农户和社区的欢迎和拥护。但是,该工程涉及面比较广,准备不太充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  相似文献   

12.
西部退耕还林(草)现状分析及税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由于土地沙漠化导致西部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草原生产能力下降。为保护西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先行"战略决策。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提高到了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地位这个战略高度。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草)试点,西部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政策必须加强,特别是生态税收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西部退耕还林(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若干宏观和税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一直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1997年江总书记做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批示以及1999年朱总理提出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十六字措施后.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四期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大力支持下,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各项工程开局良好,成效显著.1999年以来,我省共完成退耕还林(草)801.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568.42万亩,宜林荒山造林种草233.38万亩;天保工程共分流人员4 557人,完成人工造林57.92万亩,飞播造林160.88万亩,封山育林184.97万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新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五个,四个国家级保护区和一个珍稀动物饲养抢救中心的二期规划和可研报告已经国家林业局审批,扩建初步设计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文件规定,现对执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的试点地区有关农业税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执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政策的试点地区,凡退耕地属于农业税计税土地、国家补助粮食达到或超过了退耕之前原常产水平,可从补助粮中先扣除农业税,再发给农民,以不减少当地政府收入来源。二、退耕之前的原收益水平,按土地退耕前5年的常年产量计算。补助粮食标准(长江上游150公…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还草土地的农业税只能从补助粮中扣除问:今年春,我们这里的群众响应中央的号召,全部实行了退耕还林,可不久前发到我们手里的"负担卡"上的农业税额跟去年的完全一样,这符不符合中央政策?听说,退耕还林后,农业税已不再向农民直接征收,请问是这样的吗? (甘肃省读者/王凯)答: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和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甘肃省决定对退耕还林还草计税耕地的农业税从低确定,即国家补助粮达到常年产量的,农业税按照实际核定的常年产量和农村税费改革确定的税率计算确定;国家补助粮未达到常年产量的,按实际补助的亩均产量和税费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1)退耕还林还草收益情况…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 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 ,实施“以粮换林”的德政工程——以粮代赈。前年四川省率先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去年 9月 ,朱总理视察四川“天保工程”提出了“退耕还林(草 )、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方针。四川省政府决定把全省2 5度以上的坡耕地 2 60 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 ,第一期先搞 3 0 0万亩 ,每亩补助粮食 1 0 0公斤 ,一定五年 ,五年后再递减。凉山州在这 3 0 0万亩的先行试点中实施退耕还林 5 0万亩。对此 ,州领导十分重视 ,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州粮食局局长焦新康作了具体部署 ,他要求 …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0月13日财税[2000]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文件规定,现对执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的试点地区有关农业税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特别是与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扎扎实实地做好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