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随着全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交往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网络空间领域的无限放大与网络对象的复杂流变,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伴随而来的时网络空间道德失范行为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大数据视域下网络空间道德的特征引出道德失范问题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颜习煌  胡锴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1):180-181
研究解释了网络失范的基本概念和几种表现形式。探讨了大学生在网络失范的几条具体原因,然后提出了几条应对大学生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对策,对于大学生网络失范问题有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刘鹏 《北方经贸》2013,(3):175+177
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科研信息和方便快捷的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严重问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现状,分析产生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职生网络情绪情感失范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雅娟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197-200
目的:研究高职学生在网络情绪情感失范行为中表现出的人格异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自编调查问卷和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对864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网络情绪情感失范行为倾向的发生率为29.1%,文理科之间发生率有明显差异;(2)有网络情绪情感失范行为倾向的高职学生在16PF人格因子测查中,有恒性、稳定性、怀疑性、忧虑性有明显异化现象。(3)主要人格异化因子中,稳定性和忧虑性因子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有恒性、怀疑性和世故性对于网络情绪情感失范行为更有预测作用和效果。结论:高职学生较易在有恒性、稳定性、怀疑性、忧虑性上产生较明显的网络情绪情感失范行为,网络人格异化与有恒性、怀疑性和世故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刘坤亮 《商》2014,(44):282-282
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了网络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几种表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相关对策。为防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发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网络空间作为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场域,简要梳理和介绍国内外学界在青少年网络行为及其影响的基本议题上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网络防御已成为网络空间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维护日益严峻的网络空间安全,我们应积极推进网络防御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充分依托和利用军地资源,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网络防御体系,不断整合和提高网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信息伦理问题。一定的网络准则可以对网络主体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培养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网络准则的建立需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网络应用现状,并引入传统伦理道德机制。  相似文献   

9.
朱宏文 《消费经济》2000,16(5):57-59
网络交易的发展给传统的法律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延伸到网络空间。本文主要以在网络交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为出发点来分析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对网络服务商是否应对消费者承担责任,以及所承担责任的性质、特征与构成要件进行较详尽的探讨,并对网络空间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微博信息传播和组织能力的突显,“网络水军”这一新兴职业悄然而生。网络水军能够推广消费产品,制造热点话题、为了商业利益恶意诋毁、网络刷票、服务某些政治团体、微博粉丝买卖等。背后都暗藏着网络公关公司或利益团体的精心最划。针对网络水军,本文分析了网络水军的主要特征并且利用微博第三方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爬取微博数据,利用网络爬虫在微博网页上爬取关键信息,然后对爬取的微博信息进行“网络水军用户”的分类模型的建立,并验证此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有以下几个途径: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健全网络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姜小夕 《消费导刊》2014,(2):173-17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现已进入了一个电子商务的新时代。虚拟的网络空间为商业竞争提供了新领域,从而使网络购物成为商业竞争中的又一新形式。但是,网络购物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层出不穷,不仅严重损害了同业竞争者之间的利益,而且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秩序。本文旨在对现有的网络购物中不正当竞争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立法、执法等角度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姜小夕 《消费导刊》2014,(1):173-17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现已进入了一个电子商务的新时代。虚拟的网络空间为商业竞争提供了新领域,从而使网络购物成为商业竞争中的又一新形式。但是,网络购物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层出不穷,不仅严重损害了同业竞争者之间的利益,而且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秩序。本文旨在对现有的网络购物中不正当竞争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立法、执法等角度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是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发生人际关系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文章从符号互动理论出发,试图从网络伦理的角度探讨艳照在网络中肆意流传的根源,阐释了网络伦理行为失范的趋势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并对网络失范的人文反思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5.
网络使营销和信息化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凭借微博的风靡又诞生了“微博营销”。在新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如何营销?  相似文献   

16.
伴随Web2.0的到来,微博迅速发展,微博服务的使用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使用微博服务使用量表与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探究微博服务使用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揭示这一关系的作用机制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总微博服务使用能够正向预测总网络社会支持。使用频率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记录、互动、娱乐能显著预测信息支持,情感支持与友伴支持。女性的得分在记录、使用频率和情感支持上显著高于男性,在友伴支持上显著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17.
<正>网络购物已是许多消费者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网络交易也是企业等经营者重要乃至主要的经营模式,网络市场成为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一些网店经营者的失信和失范行为,侵害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网络市场秩序。我国有必要完善网络立法,加强政府监管,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一、构建自由竞争、诚信经营、政府监管、法律规制的网络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8.
廖妍 《中国市场》2013,(24):42-43,5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一代,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丰富生活的过程中网络行为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中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问题就是一个亟待纠正的问题。本文认为,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中学习力较强的一大群体,可以持续不断地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践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来提高自己的网络伦理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随处可见,我们已然进入了微时代,同时,我国媒体伦理陷入了困境,媒体伦理失范的问题日益凸显。而社会中媒体在引导舆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重视和规范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陈若薇 《中国市场》2014,(18):89-92
本文拟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构建于线上的社会网络是否存在强弱连接的分化,以及拥有不同连接属性的社会网络,其上的信息传播特征和用户行为是否符合在线下已被证实的理论发现——"弱连接传递信息,强连接引发行为"。通过对402名线上平台使用人群调查发现:存在于线上的社会网络的确存在强弱连接的分化,且微博上的社会网络趋向于"弱连接",微信上的社会网络趋向于"强连接"。微信的强连接属性强有助于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微博的弱连接属性强有助于增加信息的流动。微信由于强连接属性,个体在该社会网络中的影响力大;微博由于其弱连接属性,个体在该社会网络中的传播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