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订单农业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主要方式.本文从新疆番茄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关系入手,运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的主要联结方式,结合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的调查数据,从经营学的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商》2016,(9)
以往订单农业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同履约问题。现实中,履约率并不是特别理想,其中违约方既有公司也有农户,但违约原因基本相同:信息不对称及不确定性,造成农业订单合同不稳定,缺乏相关主体利益保障机制。时过境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资本市场的创新,有望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本文以永安资本"云天化"模式为例,介绍一下相关模式的运用及经验总结,希望能够促进我国订单农业模式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蓬勃兴起的“订单农业”是使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衔接,进而促进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在加强涉农合同监管服务工作中,始终注重引导农民手持订单闯市场,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一、“订单农业”的类型和特点所谓“订单农业”,主要是指涉农的“龙头”企业通过合同的形式与农户签订农副产品生产预约收购合同。目前,我市“订单农业”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良种繁育预约生产收购合同。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中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农户发家致富、公司发展壮大,是巢湖市瑞祥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实践。鉴于公司管理水平有限、发展资金不足以及对风险防范缺乏足够的措施等问题,企业亟需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尽快建立风险与利益保障机制;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关伟  蒋逸 《中国物价》2014,(6):59-62
订单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一直备受推崇,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契约关系并不稳定,违约率极高。实践表明,在订单交易的基础上附加贸易信贷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的道德风险,从而提高契约的稳定性。本文通过构建委托一代理模型分析农户的决策行为,证明企业在订单农业的基础上为订单农户提供贸易信贷、扩大农户产量,可以有效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提高商品契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订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推进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主要以企业和农户的诚实守信为基础,通过签订合同,把企业和农户联系起来,以达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目前,订单农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牡丹江市订单农业发展情况为基础,通过对订单农业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适合当地情况的解决措施,为提供支持订单农业信贷的农业金融机构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市的沙洋县工商局拓展合同监管服务领域,积极介入订单农业监管,使全县农业订单履约率从2003年的76%提高到94%,未因农业订单问题引发一起农民集体上访,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全县订单农业的发展。仅今年以来,全县24700户农民签订合同订单27300份,订单金额已达1256亿元。一、认识现状,落实举措,将合同维权由城镇推向农村沙洋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62万人口中有52万农业人口,拥有98万亩耕地。最近几年,沙洋县农村“公司 农户”模式的订单农业发展很快,已成为沙洋农村经济的一大特色。但由于受农业订…  相似文献   

8.
违约屡屡发生已成为定单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诱导合同违约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订单农业的内在机制安排 ,无法使农户与企业之间真正能做到既利益共享 ,又风险共担 ,同时欠佳的外部环境又给了其滋生的土壤。因此要使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合同订单真正成为农户与企业的“定心丸” ,既要以内在机制进行改善与创新 ,又要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期权理论中的卖权机制 ,则不失为是一种实现农户与企业双赢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订单农业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农+企"关系则是订单农业的核心。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我国订单农业中出现的"农+企"间合同履约率低的现象,并给予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订单农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订单农业是指农户与企业,或者中介机构签订农产品生产的相关合同,并按照合同的要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营销模式。它可以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能有效缓解因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产品滞销问题,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主要的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之一。本文通过对订单农业发展的介绍,并吸取美国订单农业发展的经验,为中国订单农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根据粮食购销市场及经营主体的变化,围绕提高直属库中央储备粮轮换经营效益,集中分析介绍了许昌直属库拓宽粮食收购渠道,发展“直属库+种植负责人+订单农户”这一订单农业模式的具体做法及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订单农业是目前小麦生产所推行的有效方式,目前还存在小麦质量不稳定、订单履约率低、信息不透明,数量和规模较小等问题.利用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在订单农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订单农业的实施、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更好地发挥订单农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势在必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体分为外部拉动型、内部合作型和产业链一体化型.科学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必须正确处理土地规模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发展农业与发展其他产业、政府宏观调控与企业和农户自主经营的关系.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产品竞争力、市场建设、利益机制、政府行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鉴此,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师  林燕 《商场现代化》2006,(1S):195-195
“公司+农户”模式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显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从资产专用性角度出发分析了这种模式存在的缺陷,同时讨论了“公司+农户”的衍生模式并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龙头企业是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加工和销售,并通过一种或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结成相对的稳定关系,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或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加工或流通企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形式,一头联结市场,一头联结农户,把产供销、农工贸结合起来,通过与农民利益的联结,使农民参与市场经济,并且从加工、流通环节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6.
吴珊瑚 《商场现代化》2007,(20):220-222
基于目前我国农业产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针对过程中出现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分配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连接机制问题。本文认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合理解决,对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自第10期开栏后,稿源不断,文章不少,既有东部省市局长专论,西部农牧地区服务三农的工作总结,也有有关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专题理论探讨和地方具体的经验。本期将集中20余个版面反映部分省市订单农业工作,既有山东、安徽等地几年来推进订单农业的经验,也有广东、辽宁、新疆等地对订单履约率低的问题探讨,文章中提出的企业和农户诚信问题、农民利益表达维护机制的构建问题值得关注。6月上旬,总局除了在烟台召开部分省市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研讨会,还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工商系统治理商业贿赂执法培训班,培训班上交流了…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楚雄市中山镇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镇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积极与外商洽谈签订收购合同,降低农户种植风险,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农业”战略的实施,订单农业逐渐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导方式之一.然而,在我国“小生产、大市场”的背景下,农产品产出与需求不确定性加剧了农业风险,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制约了订单农业发展.在此,主要基于农户风险厌恶特征,将预期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作为决策目标,提出阶梯式量价收购合约设计思路,以缓解农业生产不确定性,实现订单农业生产经营的持续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商品契约中农户违约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契约制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与中介组织最主要的联结方式,但农户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到这种合作模式的发展,如此高的违约率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因此,对农户违约行为的研究对促进该种模式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