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电产品市场》2006,(4):48-48
之一:2005年度数控产值十佳企业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汉川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宝鸡机床厂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亚威机床有限公司之二:2005年度产品销售收入十佳企业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天工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二机床(…  相似文献   

2.
《机电产品市场》2000,(7):32-33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制造重型锻压设备和大型金属切削机床的国有大型企业,现有职工6300余人,资产总值约1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近几年来,许多大、中型企业都陷入困境,特别是机床行业,可是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而且实现了批量出口,成为国家300家重点企业之一,曾被李岚清副总理誉为“全国机床行业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床工业也有了飞跃的发展:体现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企业效益的明显改善。目前机床行业的消费主流是数控机床。从国内外市场对数控机床的需求来看,以后数控机床市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型数控机床是以后的主流产品。二是采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稳定性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下面我们以机床拖动方面采用变频调速来说说变频器在该行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导刊》2007,(8):F0003-F0003
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居首位的平面磨床专业制造企业.1997年通过国家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平面磨床、成形磨床产销量位居全国榜首,是中国机床行业十强企业.列入中国机械工业500强。2006年6月集团与欧洲四大磨床制造企业之一、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企业德国aba z&b磨床有限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持有其60%的股权,一举跃入跨国公司行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机床行业生产、进出口状况、国际竞争力等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根本问题,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重点及目标应放在大力发展数控机床上,行业的发展战略要以创新发展为主题,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并打造知名品牌,壮大我国机床行业力量,快速发展机床行业,提高企业信誉。  相似文献   

6.
让螺旋桨安静地工作,让舰船静静地远航一直是中国科学家的梦想,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螺旋桨用重型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诞生,这一梦想终于成为实现。4月8日,由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863计划——螺旋桨用重型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项目在江苏镇江通过鉴定。据了解,该产品可实现对螺旋桨叶面重叠部分、非重叠部分、  相似文献   

7.
企业简介: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是全国机床行业人型重点骨干企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机床行业领头羊,中国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中国机械500强.主导产品为重型数控立、卧式车床、重型深孔钻镗床、铁路车床、轧辊车床。“齐一”牌数控机床为中国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8.
汽车行业是机床行业和模具行业的重要用户,而模具行 业又是机床行业的重要用户之一。因此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机床行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机床生产企业要研究汽车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其所需机床的情况和特点,在产品品种发展和开发研制方面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机电产品市场》2006,(2):30-32
全国各地区机床工具企业简况 1.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机床工具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十五”以来,以沈阳机床、大连机床、齐齐哈尔一机床和机床、哈尔滨量具刃具和第一工具厂等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机床工具行业取得了高速发展。2004年,东北地区机床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其中数控机床产量约占全国总量25%以上。2004年,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床销售额46亿元,其中数控产值14.7亿元;沈阳机床(集团)公司机床销售额达到44.9亿元,  相似文献   

10.
《机电产品市场》2005,(4):22-22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一台价值50万美元的数控机床——CKJ5255/I数控5.5m重型立车日前启程发货,出口泰国。据用户泰国SCI公司称,此台机床将用于该国超大型阀门的阀体加工,是泰国迄今为止进口最大的机械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行业和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机床作为生产工具,机床工业作为国家装备基础行业,其战略重要性地位不言而喻,唯有不断自主创新,才能生存发展。我国要振兴机器制造业、实现工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发展先进机床、振兴机床工业。而欲振兴机床工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提升企业和机床工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3,(7):54-55
河南省安阳凯地电磁技术有限公司,前身是安阳机床电器厂。1997年,梁星火临危受命,担任安阳机床电器厂厂长。这些年,经过市场的洗礼和自身痛苦的转型,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企业都已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而梁星火也已成为业界响当当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汽车装备取得的进步 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行业的技术进步,又带动机床行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的主体,约占全社会机床用量的40%。  相似文献   

14.
机床行业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基础行业,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装备市场十分活跃,对各类机床需求旺盛,为机床行业带来了兴旺发达的好局面。近三年来我国机床行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已连续两年机床消费世界第一,机床进口世界第一。2003年我国共进口机床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在光彩夺目、好戏连连的全球机床大舞台上,中国机床业正在倾情演绎万众瞩目的压轴好戏,诸多世界机床制造大国纷纷跻身其中,以争取这场表演的好角色。众所皆知,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市场。有关数据表明,预计2004年机床工具行业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1~6月份的市场消费额已近100亿美元。德国已失去传统的第一机床市场大国的地位,屈居第二,日本和美国分列第三和第四位。中国机床市场的增长主要有三大因素: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的经济框架条件得到改善;地区性汽车和航空工业需求上升;中国被定位为具有吸引力的生产基地。中国机床市场目前主要分为低端和高端两大块。众多的中国小型企业,通常是国有企业占据低端市场,该市场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高端市场则主要由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制造商垄断,他们主要向国内汽车、航空和航天工业等需求增长巨大的行业出口高技术数控机床。据海关资料,2004年1~6月份机床工具的进口额近38亿美元,同比增长43.5%。今年上半年中国数控机床的产量同比增长了三倍多,表明市场需求逐步转向高度专业化的机床产品。目前,居领先地位的中国厂家开始占领原来以进口为主的中端市场。为填补技术空白,中国制造商将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同外国企业进行合资和合作。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我国数控机床已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全国各大机床企业需要抓住当前绝好的发展机遇,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行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对公共关系的认识,然后通过对机床行业特点、中外机床企业营销手段的对比,概括出了未来机床行业市场营销的公共关系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七、八年来,机床行业企业的信息化情况不容乐观,原来几个信息化排头兵,信息化水平没有与时俱进,据2003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统计,榜上有名的只有3家,说明机床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从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全国领先地位,下降到全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最后几位.本文以我国提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为基础,并且以大型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依据,提出了机床行业信息化的含义,该行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而探讨了信息化对于机床行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机电产品市场》2006,(9):67-68
时逢我国“十一五”开局之年,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在本届展览会上集建厂55年来始终坚定不移的自主创新从事齿轮加工机床专业研发和制造,不断大力开发适合用户需要的齿轮加工机床系列产品,在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上都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产品形成多品种、系列化、数控化,奠定了在中国齿轮机床行业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武重是湖北省武汉市的重点大型国有企业,也是我国重型机床制造业的排头兵企业。近几年,武重围绕改革攻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20.
广州数控(GSK)从1991年建厂开始,十几年来专心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机床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与伺服电机;推广机床数控化普及;开展数控机床贸易等工作。已发展成为一家年产数控系统多达2万多套,集科、教、工、贸于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在CCMT2006展会期间,本刊记者对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杨兴安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