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但是关于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特别是大股东控制权私人的非货币性收益的计量仍然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本文把控制性大股东的超控制权私人收益分为可以货币化的和不能货币化的收益,并着重说明非货币化的收益如何进行度量,最后提出抑制超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代理理论区分了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大股东的存在可以减少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然而却导致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大股东滥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的剥夺,以获取私人收益,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企业股权都很集中,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防范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许多学者对控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差值衡量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以最终控制人的产权性质作为分类标准,论述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代理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中央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地方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当控制了负债融资约束这一变量之后,不受负债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该结果表明了代理冲突“激励”企业投资受制于企业负债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4.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能体现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当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低于一个临界值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极度分离使控股股东会有强烈的动机进行掏空行为;当股权集中度高于这一临界值时,控股股东就会因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统一而勤勉工作。文章构建能够激励大股东勤勉工作的股权集中度模型。发现大股东勤勉条件与公司资产回报率、控股股东投资回报率、掏空被发现概率以及罚金有关。文章的结论一方面有助中小投资者判断公司控股股东掏空动机是否强烈,从而规避投资风险;另一方面监管层可通过改变大股东勤勉度的决定因素来影响该临界值,在对大股东激励的同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大股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公司治理的核心已经转变为如何处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关系"。在全流通的情况下,如何能让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同甘共苦"是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而"控制权私有收益"就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目前证券市场的"妖股"太原刚玉作为案例,来深入分析全流通下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大股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公司治理的核心已经转变为如何处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关系".在全流通的情况下,如何能让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同甘共苦"是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而"控制权私有收益"就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目前证券市场的"妖股"太原刚玉作为案例,来深入分析全流通下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  相似文献   

7.
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严重地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找到一条减少控制权私人收益、降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控制权私人收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提出控制权私人收益影响因素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核心在于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在新兴市场上,大股东掠夺导致的利益冲突比较严重。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大股东存在的现象在公司中比较普遍,因此,理论界和实践中发现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比较突出。本文拟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经济目标的差异化、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之间的不一致、法制环境的不完备性和管理层与大股东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控制权私人收益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其形成的原因提出控制和防范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防范和抑制大股东对公司的侵害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核心在于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在新兴市场上,大股东掠夺导致的利益冲突比较严重。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大股东存在的现象在公司中比较普遍,因此,理论界和实践中发现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比较突出。本文拟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经济目标的差异化、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之间的不一致、法制环境的不完备性和管理层与大股东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控制权私人收益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其形成的原因提出控制和防范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防范和抑制大股东对公司的侵害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一般意义上大股东即为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大股东可依靠掌握相对较多的表决权资本享有控制权,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非常多的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现象,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破产。如莲花味精截至2003年8月31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高达85835万元,还有华北制药、ST江纸、ST殊峰等欠款大案。因此研究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对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金股利政策可以缓解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本文从大股东的性质、持股比例、控制权、两权分离度、流通性、大股东之间的制衡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为人们时大股东和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晨蓓 《会计之友》2012,(24):101-103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以驰宏锌锗面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为案例,对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将股改与定向增发捆绑于一起的真正原因进行剖析,结果显示:大股东通过将股改和定向增发捆绑于一起来操纵定向增发发行价格和利用低质资产认购股份,巩固了其在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地位,获取了控制权收益,从而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另外,作为市场运行机制规则制定者的政府所设计的非公开发行制度存在的缺陷致使大股东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方便地通过定向增发这一关联交易“谋求”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侵害了小股东的利益,加剧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相似文献   

14.
当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时,大股东会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侵占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我国股市中现金股利也成为大股东侵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一股独大”和股权制衡均不能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占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限制大股东侵占的另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普 《河北企业》2014,(5):36-36
<正>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钻国家政策空子的商业舞弊案屡见不鲜,违法违规的财务丑闻案层出不穷,种种大案、要案公开披露的金额屡创新高,整体上暴露出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控制上存在很多问题。一、从公司治理视角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中小股东的合法收益被大股东侵害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是一个非常普遍和严重的问题,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中小股东的财务控制权是中小股东  相似文献   

16.
控制权私有收益及其在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通过"郎顾之争"和"父子之争"两个案例,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控制权私有收益源自委托代理中的两类矛盾--经理人与股东、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不同的目标函数.然后在介绍笔者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指出后股权分置时代尚未解决的几个待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看待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在外部股东对大股东制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如何强化对其监管;后股权分置时代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特征与攫取方式有何变化;由股权稀释可能带来的内外资"控制权"之争以及对国家经济安全是否会形成一种新的威胁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存在控股大股东的企业当中,管理当局与小股东关系密切,管理当局代表着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利益。同时,大股东拥有超强的控制权,并且在大股东进行决策选择时,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急于获得控制权私利,忽视小股东的利益问题。因此,公司的决策最  相似文献   

18.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委托代理问题主要体现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即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的利益以谋求自身利益,该自身利益因不在股东之间分配而被称为控制权私人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  相似文献   

19.
在大股东占用非经营性资金问题屡禁不止的背景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收益理论,通过分析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进而分析大股东资金占用对证券市场、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后针对公司股权结构、内部制衡机制和第三方监管机构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一)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股东大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将导致很多企业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募集来的资金优先用于大股东倾向的项目,结果项目的决策往往是行政色彩重于经济性和科学性,投资风险加大。监控作用难以发挥,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