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推进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现代渔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论文通过对山东省渔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态势的分析,发现山东省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当前资源与环境、粗放的经营方式、滞后的二三产业等问题成为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障碍。鉴于此,论文从加强水生生物资源环境养护、加快渔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按照现代渔业要求推进渔业产业结构合理、夯实科技研发的支撑力度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山东省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沂水县将渔情调查作为实现渔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托实底、聚活力、应转调、谋对策,认真分析渔业发展现状,科学规划思考渔业未来发展,提出了中长期渔业发展战略,为渔业经济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3.
渔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共进对于促进二者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采用1978~2012年沿海地区11省市的数据,探讨了我国渔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和耦合态势。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失调衰退向协调互促转化,但转化速度相对较慢。此外,各省市可依据耦合态势划分为三大类,其中山东省表现最优,上海市渔业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增长实力不符。各地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推动渔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8月,山东省刚刚通过《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就着手开始现代渔业的调研,专门成立规划编写组,将制定《山东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提上日程。这是山东省首个明确提出的《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行业细化规划,目前已完成规划草案。与此同时,一场相约海洋、"渔"乐无限的大戏在山东上演。截至目前,以此为主题,全省各级、各地已举办专题活动达100余项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山东省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亟需解决。论文基于价值链以及微笑曲线理论,选取了渔业流通和服务水平、渔业加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渔业科技创新水平四方面作为山东省渔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对山东省渔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顺序依次是渔业流通和服务业、渔业科技创新水平、渔业加工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并提出加速发展渔业流通和服务业、稳步提升渔业加工水平、合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持续提高渔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渔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渔业以高投入、高风险为基本特征,需要现代保险业的支持与保障.山东省作为我国的渔业大省,近十年来海洋渔业经济整体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与之不协调的是,山东省的渔业保险发展缓慢,海洋渔业风险无法得到有效分散和控制,渔民的生命和财产缺少安全保障.文章对青岛市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胶州市在内的4个区市渔业保险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需求、供给和制度建设方面总结了山东省渔业保险发展状况,提出了促进山东省渔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东阿县沿黄河114华里,县境内河流纵横,坑塘密集,水丰质优,具有发展现代渔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2013年荣获"中国黄河鲤鱼之乡"称号以来,以"东阿黄河鲤鱼"地标产品为代表的东阿县特色品牌渔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原产地黄河鲤鱼良种保护及繁育、标准化绿色健康养殖、精品黄河鲤鱼生产等技术措施日臻成熟,休闲渔业方兴未艾,产业发展稳定健康,全产业链逐步形成,实现了“鲤跃龙门”的初步目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成为海洋经济的龙头产业,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水产品出口质检标准越来越高,这对渔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化程度、行业组织协调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发展现代渔业是山东渔业发展方式实现第二次转变的客观要求,山东渔业在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中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尽早形成合理规范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实现渔业生产和贸易标准化等等,就成为山东渔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3-2015年山东省渔业统计数据,深入分析了山东省渔业产业发展概况,并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从产业链角度研究渔业三次产业对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及影响路径。主要结论:山东省渔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仍以一产为主;渔业三次产业与渔业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渔业第二产业对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第一、三产业;不同产业对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冲击程度存在差异性,渔业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对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波动大于第三次产业。结果表明:短期来看,渔业第一产业是促进渔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长期来看,渔业第一产业因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对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渔业流通业、渔业服务业、渔业工业和建筑业对渔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逐步增强,成为推动渔业经济发展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身着"阿黄"牌商标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鲜活包装黄河鲤鱼从东阿县绣青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批量走向市场,预示着东阿县地域特色品牌渔业初步形成。东阿县沿黄57.5km,是山东省沿黄重点县和渔业大县,该局紧紧依靠沿黄渔业资源优势,按照"调结构、转  相似文献   

11.
青岛开发区大力发展"四型"渔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岛开发区针对沿海岸带大项目建设占用海域规模不断扩大、内湾海域供求矛盾日渐突出、传统渔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实际,及时调整渔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切实加快渔业结构良性化调整,大力发展以“四型”渔业为重点的现代渔业。①科技型渔业。大力实施科技兴渔和种苗带动战略,加大科技投入,依靠渔业科技进步,加快以杂交鲍、四倍体牡蛎、澳洲扇贝等高新品种引进、传统支柱品种改良和红球藻开发为重点的名特优良水产种苗繁育。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促进和带动全区渔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渔业科技含量和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主要产于黄海和勃海。在渔业术语中的渔业78海区、山东省大渔场之一的乳山渔场(面积为5007平方海里),是对虾向渤海洄游最早到达的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对虾对乳山海沿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休闲渔业产业的实地调研,阐述了临沂市发展休闲渔业的基本条件,总结概括了临沂市休闲渔业的发展特点。临沂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休闲渔业的优势条件及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临沂市休闲渔业也存在许多问题:培训管理问题、个性品牌问题、系统规划问题、资金渠道问题、信息平台问题、休闲渔业协会问题。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业务效率;优化休闲产品,打造特色项目;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扩大融资平台,积极招商引资;建设网络平台,提高管理水平;扶持民间渔协,促进快速成长等政策建议,为临沂市休闲渔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休闲渔业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旅游项目已经较难满足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而休闲渔业把旅游、观光、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其"朴、奇、鲜、小"的独特魅力吸引大量游客,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效结合,开辟了新的旅游市场.我国沿海地区有着发展休闲渔业的优越条件,多角度开发休闲渔业在我国沿海地区势在必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省滨城市滨城区渔业政务信息和宣传工作在滨城区水产局全体业务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推动发展、促进管理、服务渔民发挥了积极作用。渔业政务信息和宣传工作涉及面很广,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这几年我们每年组织一次渔业政务信息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渔业要想长足发展就必须更新传统观念。现将几条渔业发展新思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休闲渔业是促进渔民转产转业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对山东省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总结,根据山东省各地休闲渔业发展方式及经营主体不同,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可划分为:个体经营模式、“渔户+渔户”模式、“公司+渔户”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村企合一模式,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休闲渔业发展模式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山东省沾化县结合实际,注重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了渔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19.
海岛渔业是山东省海洋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山东海岛布局分散,发展模式混乱,海岛渔业生产效率低下。重构海岛渔业板块的空间布局,根据海岛空间特征重新配置渔业资源,创新渔业发展模式,对海岛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山东省海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需从提升综合效益、完善基础设施、重构开发次序等角度对海岛渔业板块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正> 山东省淡水渔业现场观摩会议不久前在微山湖畔的微山县召开。该省海洋与渔业厅宋修武厅长在会上提出,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进一步发挥淡水渔业的催化剂和突破口作用,强化渔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全省淡水渔业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