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市与其他几个直辖市相比,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矿产8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38种,有的矿产资源或在储量上、品位上或在开发利用技术上名列全国前茅。虽然从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等因素综合来看,重庆总体上并非矿产资源的富集地区,但仍有锶矿、天然气、锰矿、铝土矿等现实优势矿产和潜在优势矿产,这些优势矿产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有助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社会,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命脉。目前已发现171种矿产,有储量矿产153种,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2%,居世界第三位。发展中国家国情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经济,目前,我国95%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料、75%的农业生产资料都依靠矿产资源供应。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全区矿产资源概况及勘查开发的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 经过50多年的地质勘查,全区已发现各类矿产地4100余处,矿产13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8.95%;查明有一定资源储量的矿产91种,占全国已查明资源矿产的57.56%,并有28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3位,73(亚)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20种矿产的人均占有量是全国的两倍以上,全区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达13.4万亿元,仅低于青海和山西省,列全国第3位.我区矿产资源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我市的矿业生产已经成为市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据1993年末统计,全市矿山企业总产值超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3%,占工业总产值的19.6%。随着我市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变成经济优势,已经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叽我们就全市矿产资源基本情况和如何加快开发利用,谈几点想法。一、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经国家和省地质勘探部门30多好勘查,到1993年末,全市已发现对种矿产,产地4O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5种,产地200多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资金属、稀有金…  相似文献   

5.
陕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截至2000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7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92种,各类矿床930处。已查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42万亿元,位居全国之首。探明矿产储量居全国前3位的矿产有23种,居前5位的有37种,居前10位的有57种。其中:煤、天然气、钠盐、钼、汞、锑、铅、锌、金、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岩、高岭土、重晶石、石棉等矿产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约15万亿元 ,占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量的90.8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加快柴达木盆地优势资源的开发 ,对发展青海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深入研究柴达木的开发与税收内在联系 ,分析税收对柴达木资源开发的影响程度 ,实施积极的税收政策 ,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和职能作用 ,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一、税收对柴达木开发的影响(一)税收规模对柴达木地区投资的影响柴达木盆地是青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 ,其资源开发的重点是 :开发建设一批国内外市场急…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列入国家第一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国内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其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十一五”期间及未来,加快柴达木地区的优势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综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是祖国四大内陆盆地之一,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面积占全州面积的75%。柴达木素有“聚宝盆”之称,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以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闻名于世,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已发现矿种84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57种,潜在价值占全省矿产资源总量的84%以上。已查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湖盐、芒硝、硼砂、钾、镁,锂、石棉、铁、铜、  相似文献   

9.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青海省的西部,是青海省管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青海湖以西而得名.海西矿产资源富集,州域主体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湖盐、钾盐等.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开发利用程度的纵深发展,海西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海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动力主要靠投资,产业主要靠资源型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再加上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各项要素和指标绷得很紧,拼资源、拼环境、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
推进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快海西新型工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5年10月列为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园区之一.把柴达木地区作为全省循环经济的试验区,既可以充分发挥资源集中区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优势,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为全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积累经验,发挥示范效应.抓住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重大历史性机遇,立足于现有资源条件、工业基础和发展环境,按照"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一区四园"的基本思路,在青海条件适宜的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是海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迫切任务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双严征缴王培铸一甘肃省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前景可观,在全省地域内。我国已发现的157种有用矿种。甘肃就有111种。探明储量较多的矿种有77种,常用矿种产地有335处,大小型矿产矿床104个,矿产总储量达160亿吨.全省著名的矿种及产地有...  相似文献   

12.
海西地区资源丰富,是青海省经济开发与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建政4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全州各级领导树立了市场经济观念,提高了加速开发海西资源的认识,以更大的气魄,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海西,把资源开发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一、资源储量丰富,潜在价值可观 柴达木盆地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发现矿种84种,矿产地1007余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57种,产地281处,潜在价值在10000亿元以上,占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价值的90%以上。锂、氯化钠、钾盐、芒硝、石棉、化工用石灰岩等七种矿产品储量居全国首位。主要矿产资源贮量:湖盐2958亿吨、氯化钾3.8亿吨、  相似文献   

13.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柴达木盆地在总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油气、盐湖、有色、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16.27万亿元,占青海省资源总价值的95%,占全国资源总值的13%。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因其能源和盐湖资源丰富而被国家列为“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集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资源富集和地域辽阔是柴达木地区的一大优势,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诸多方面的原因,使资源优势没有很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跨世纪的重要时期,西部大发展已成为国家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对策提了出来,这无疑给柴达木资源开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青海要振兴,海西任务重,抓住国家经济政策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右利时机.果断地将开发优约资源作为战略重点来抓,从而使这一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因此,我们应以新的思维观念,放宽视野,加深认识,把柴达木资源开发推向新的高潮。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快资源开发当务之…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地区是资源富集区,蕴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钾、镁、铅、锌、锶、钠盐等84种矿产,具有储量大、类型全、分布相对集中、资源组合好、多种有用组份共伴生等显著特点,其保有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16万亿元以上,占全省全部矿产潜在总价值的95%以上。优势矿种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铅锌矿、金、银、钾盐、镁盐、盐矿、锂矿、锶矿、石棉、硼矿、硅灰石、电石灰岩、制碱灰岩等,依托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园区建设为载体,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可形成天然气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盐湖化工、有色金属、非矿加工工业相结合的地区支柱产业,有望成为我省乃至国家重要的原料和原材料基地,可构成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河南资源优势得天独 厚,加快经济发展具 有优越条件 河南地处中原,是一个近海内陆省份,同时又是资源大省,在全国生产力配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河南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现已发现矿产107种,初步探明储量的有70种,已开发利用的有75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有49种各列全国前10位,其中12种居全国前3位。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铝、金、钼、银四大金属矿产和耐火粘土、水泥灰岩、盐、天然碱、溶剂灰岩、珍珠岩、兰石棉等非金属矿产尤为丰富,对于发展能源、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等工业,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及其伴生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硼是柴达木盐湖卤水矿产资源中的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好柴达木盆地蕴藏的硼矿资源,不仅是盐湖卤水资源深加工的重点发展方向,更是发展柴达木循环型工业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硼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我国由于硼资源紧缺,限制了硼工业的发展步伐。因而尽快构建并完善柴达木循环经济中的硼产业链条,对促进我国硼工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中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近代工业迅速发展,消费日益增长,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有限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某些重要资源已濒于枯竭。一个国家的矿产资源状况对制定该国的经济建设的方针、布局和发展规模与速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就矿产资源总量来说,是世界上六个资源大国之一。若按45种矿产探明储量的潜在价值估算对比,我国仅次于苏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 ,四川省广大地质工作者以科技为先导 ,通过几代人艰辛的工作 ,已查明四川是一个矿产资源种类多、配套程度高、资源量大的矿产资源大省。全省迄今已发现矿产132种 ,探明储量矿产达90种 ,38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40种矿产资源中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柴达木盆地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内陆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行政区的主体部分。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7万。有汉、蒙古、藏、回等29个民族。柴达木地区南通西藏、北邻甘肃、西连新疆、东接青海东部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柴达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资源的潜在价值1万亿元以上。在柴达木众多矿产资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