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疆居民主要畜产品消费行为与收入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不断趋于多元化;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水平仍明显偏低;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不合理;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城乡居民对牛肉、家禽的支出意愿将增加,农村居民对羊肉、猪肉的支出意愿将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方法]文章运用恩格尔模型和考虑"零消费"问题的近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IDS)的两阶段模型,对全国8个省份的农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首先,肉类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值,农村居民肉类需求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其次,肉类食品需求收入弹性存在差异,其中,禽肉收入弹性最大,牛羊肉收入弹性最小。再次,不考虑"零消费"问题时,牛羊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12~0.29,猪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0.02。最后,到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时,目前低于收入标准的农村居民人均猪肉、禽肉和牛羊肉消费量将分别增加3.42kg、1.86kg和0.57kg,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进而扩大人均肉类消费量、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农村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肉类消费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2015年我国各食物产品的虚拟水消费量为基础数据,从虚拟水消费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地域差异三方面分析我国的虚拟水消费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产品的人均虚拟水消费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则相反,且农村居民的动物性食物虚拟水消费量增长幅度大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粮食虚拟水消费量高于城镇居民,动物性食物的虚拟水消费量低于城镇居民,但两者之间差距在减小;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相比农村居民更趋多元化,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各食物产品的人均虚拟水消费结构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不同种类的食物虚拟水消费均存在地域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厘清城乡居民膳食需求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保障城乡居民健康营养的膳食需求及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膳食营养分析、耕地足迹方法。研究结果:(1)近39年来城乡居民植物性食物比例日趋减少、动物性食物比例上升,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近几年均呈上升趋势,城乡膳食结构与营养差异在缩小;(2)受膳食结构、农业生产力及人口影响,城乡居民的人均膳食耕地足迹较于20世纪80年代均有所减少,但城乡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波动中有所上升,城镇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增加,农村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有所减少;(3)提高水果及奶类食物比例、减少畜肉食物是未来城乡居民膳食优化方向;(4)预计2030年中高能量理想膳食模型的耕地足迹将进一步增加,甚至超过中国现有耕地面积。研究结论:城乡居民膳食变迁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压力,耕地保护对于保障国民健康营养膳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禽肉消费在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1985—2010年的相关数据,在对当前国内禽肉消费需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禽肉消费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禽肉消费的影响程度很大;价格仍是影响我国居民禽肉购买的重要因素;消费习惯对我国人均禽肉消费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异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城镇居民主食消费急剧下降、动物性食品及酒类等奢侈品消费迅猛增加的同时,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缓慢。这说明解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决不仅仅是快速发展经济所能解决的。本文对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现状及差异进行详细剖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为有目的的引导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优化仪器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及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战略,为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和加强土地资源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呈减少趋势,而对动物性食物消费尤其是家禽和水产品消费将会显著增加。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水平地域差异明显。中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持续增长,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粮食非主产区应转变主销区的观念,承担相应的粮食生产任务。中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已由南方向北方、东部向中部推移,应该加强对北方及中部新增长中心的潜力挖掘。研究结论:树立大食物观念,着眼于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农用地结构,加强耕地质量保护;转变传统粮食供给观念,提高非主产区食物供给能力;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现浙江省粮食和食物安全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食物生产和消费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经过食物消费目标的多方案比较,提出了21世纪初期浙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特别是动物性食物“三三制”结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思路、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据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以往在人们副食品消费中占九成以上的猪肉,如今已降至七成左右,而牛羊肉、禽、蛋类及水产品的消费则有所上升。目前我国肉类消费大致呈现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猪肉消费  相似文献   

10.
户外畜产品消费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城镇地区居民户外畜产品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户外畜产品消费以猪肉为主,随着收入的增长,牛羊肉消费的增长速度最高,其次是猪肉、禽肉和禽蛋。户外消费对我国城镇居民来说仍属于奢侈品,收入和价格对户外消费的影响极显著。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食物产业结构升级的过渡时期,国家应采取综合措施实现食物产业结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