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保险是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却较为落后。本文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分析,得出我国农业保险存在供需“双冷”的局面,接着结合农业风险的特点和传统保险的可保风险条件,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联系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十条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新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石 《济南金融》2005,(6):50-5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下,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现有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忽视了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技术的创新缓慢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最大瓶颈。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风险证券化技术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业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通过资本市场转移农业风险是我国防范和化解巨灾风险的有效措施,通过保险风险证券化可以进一步增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从而促进巨灾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和面临的自然灾害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巨灾债券、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条例》的实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从农业保险自身的特点出发,针对农业保险的特殊之处,探讨农业保险的发展之路。通过细化风险单位、提高精算水平,做好政策性保障,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从而使得农业保险能够发挥更好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化解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保险风险主要是巨灾风险引发的巨额赔款,令保险公司承受不起。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鉴于中国现行的农业保险经营环境,应构建同业分层保险制度、发行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债券、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和设立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以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下,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现有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忽视了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技术的创新缓慢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最大瓶颈.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风险证券化技术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2008年初的雪灾中,农业保险的赔付相对损失而言十分微不足道,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不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现有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忽视了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技术创新缓慢。加快农业保险技术创新,发行农业巨灾风险债券,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2008年初的雪灾中,农业保险的赔付相对损失而言十分微不足道,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不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现有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忽视了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技术创新缓慢。加快农业保险技术创新,发行农业巨灾风险债券,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大龙  王梅 《青海金融》2007,(10):32-35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常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风险、如何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显得尤为重要。而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缺少政府行为和财政补贴,商业保险公司无力也不愿承担风险较大的农业保险责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探讨我国农业保险经营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是通过保险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保险与农业科技、农业金融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纵观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农业保险长期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本文通过构建非均衡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非均衡程度,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采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调控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提升农业保险制度管理农业生产风险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保险的成绩、问题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农业保险的保费规模和保险覆盖面持续较快增长;损失补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资金杠杆效应日益明显;创新了农村融资模式;在服务农业发展中作用日益明显;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有巨灾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政策风险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带来的问题等。做好农业保险工作要立足"三农"实际,注重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认清总体形势,把握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保险发展;抓好基础工作,强化服务能力,促进农业保险科学规范经营;切实守住风险防范的底线;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执行能力,为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很强的弱质性,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风险,需要借助外在措施来降低因不可预测的风险给农业造成的损失。农业保险可有效转移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本文从贵州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推进贵州省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技术障碍与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发,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要试点模式,认为目前各地的农业保险试点重财税等政策索要,轻经营技术研究,困扰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期障碍因素并未根除。在深入分析农业巨灾风险难以分散的特性以及对农业保险经营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多层次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议,包括直接保险公...  相似文献   

14.
收入保险是农业保险的重要品种,是缓解农业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确保农户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美国农业收入保险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发展农业收入保险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经历了初始发展、高速发展和完善发展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收入保险现已成为美国农业保险的主要险种。研究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历史演进过程、政策目的与保险运行机制,对于中国开展收入保险的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与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目的在于降低农业经营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农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日趋扩大,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逐步显现,阻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业务规模快速扩大,服务领域逐步拓宽,组织形式趋于多元化,农业保险功能作用逐步发挥。然而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日趋扩大、参保农户数量的日益增加,诸如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专业人才缺乏、保险意识薄弱等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因此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保险需要加快立法进程,构建农业巨灾风险的分散机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对于农业大国来说,是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回顾,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和研究,指出农业保险立法、强化农业保险认识等应成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路径选择,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风险保障机制。本文通过对省市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政府推行农业保险发展的力度不够,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省市农业保险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传统农业巨灾风险应对手段的缺陷,阐述了利用气象指数保险管理农业巨灾风险的优势,并通过墨西哥利用降雨量指数保险管理农业巨灾的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巨灾气象指数保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业保险需求是发展农业保险的核心,因此分析农业保险需求的不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局部相对风险规避视角,本文采用局部风险规避函数和期望效用函数构造了一个局部最优农业保险购买模型,发现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的占比减小会导致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降低。另外,基于2007-2013年全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模型分析了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农业收入占比降低,农业保险需求降低,并且我国农户对农业风险具有递增的边际敏感性,与理论分析一致;农业保险产品不能有效覆盖生产农业的自然风险,提高农业保险赔付程度可以有效提高农业保险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