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2.
龚艳 《沪港经济》2009,(6):66-66
Q:“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A:我觉得,钱不是不重要,但达到一定数目之后,都是虚的了——你只是看着银行里面的数字在增加.但其实你个人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就算你有100套房子.你也只能住一套。相反,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是花再多钱也买不来的。  相似文献   

3.
《广西经济》2005,(10):59-59
某饮料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取得不俗的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来,我问你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公司,陪你妻子多少天?”该业务员回答到:“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总经理惊叹之余,拿出了1万元递到业务员手中,对他说:“这是奖给你妻子的,感谢她对你工作无怨无悔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在北京日资企业服务的朋友,对我谈起一件尴尬事。日本老板在混熟之后,常常爱开点玩笑。一次在酒桌上,当着其他外国人的面问他:“过去你们不是叫我们鬼子吗,现在怎么不叫了?”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人问:日常生活中听到最多的一句服务问候语是什么?我敢肯定就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呢?”从大公司的顾客呼叫中心到小餐厅的服务员.从大商场的导购小姐到时装店的售货员.见到顾客进门的第一句问候语.清一色都是“有什么可以帮您”。天哪!顾客初次进入贵店.他只知道自己需要更好的服务.哪里会知道你有什么可以帮他呢?你这不是把顾客当作“赶考的秀才”,强人所难吗?  相似文献   

6.
杨云 《魅力中国》2013,(19):188-188
“老师,您说我有绘画天赋吗?学美术将来能有出路吗?”一节素描课中,一位学生问我。我听后稍微思索了一下,肯定的回答他:“看了你的作品,我感觉你很有绘画天赋,若不断的努力学习将来说不定会成为一名画家呢!”在以后几年的专业学习中我不断鼓励赞许他,他在这些肯定表扬声中不断地进步,不断的提升,绘画作品、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7.
融资啊融资     
《西部大开发》2004,(7):43-43
众所周知,资金是民企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记者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民企融资难。”西安万昱集团董事长郭望立说道,当你创业时需要钱,银行却不给贷款;而当你有钱了,不太需要钱时银行却把你围了。银行就是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但银行也有自己的苦衷,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道,不是银行不想给你放贷,而是你的信用无法保证,万一打水漂了怎么办?银行这几年吃的亏还少吗?  相似文献   

8.
阴阳雷军     
6月1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的中国电信天翼3G手机交易会上,面对媒体“一部小米手机能挣多少钱”这样一个理性的问题,有“中国乔布斯”之称的雷军突然间发怒了,很不理智地把手中的手机摔在桌上.随后雷军皱了皱眉头,提高嗓门说道:“你不觉得你这个问题很不礼貌吗?”语气像一家公司的老板质问他手下做错事的员工一样.  相似文献   

9.
轻松职场     
【你为啥不满意?】小李要移民到美国。领导问他:“你对你的工资不满意吗?”小李说:“满意”。“对你的住房不满意?”“满意。”“那是上网环境不满意?”“也满意。”“对医疗、孩子上学都不满意?”“都满意!”“既然你都满意为什么还要移民?”“因为那里允许有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轻松职场     
《中国经济快讯》2011,(46):78-79
【你为啥不满意?】小李要移民到美国。领导问他:“你对你的工资不满意吗?”小李说:“满意”。“对你的住房不满意?”“满意。”“那是上网环境不满意?”“也满意。”“对医疗、孩子上学都不满意?”“都满意!”“既然你都满意为什么还要移民?”“因为那里允许有不满意!”  相似文献   

11.
《广西经济》2005,(2):56-56
有一天,一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会。”  相似文献   

12.
聪明才智相差三十里郭文卿聪明才智怎么可以用长接单位“里”来衡量呢’?可以的。诺看:话说一次曹操途经曹娥碑下,看见碑后有八个篆宇:“8绢幼妇外孙貌臼”。曹操问身旁的杨修:“你懂这是什么意后吗?”杨修回答:“懂。”曹操说“你先不忙解释,待我想一想。’走了...  相似文献   

13.
温暖     
我的儿子问爷爷:“您有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儿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4次。爷爷挺纳闷,于是在连续回答了4次后反问一句:“你为什么老是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您的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好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7,(2):69-69
也许你会问,应该为逃离恃强凌弱的老板而辞职吗? KIM最近刚开始在一家政治风险咨询顾问公司工作。这家公司规模虽小。但做得很成功。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而且来之不易。但是。KIM发现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一个“暴君”。“暴君”迂腐、自以为高人一等。好像别人都欠他情似的,几乎每天都当着同事的面批评KIM。这明显是欺负人,但是公司太小,没有人力资源部,KIM找不到地方申诉。  相似文献   

15.
“如果钱是挣得来的话,你还挣得到钱吗?人民币在人民口袋里,你能打得到它的主意吗?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理念,你不能榨别人口袋里的钱,要去帮助别人省口袋里的钱,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人向你讲“点石成金”的故事,你一定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幻想。可如今真发生一起“点石成金”的事,你信吗?老板误入“歧途”故事要从四川一位民营老板说起。老板姓欧,本是一个农民,自幼学了些木工手艺。在改革开放年代,他把一个小木匠铺变成一个拥有一定规模的木器厂,还有几家专营木器家具的商店,资产发展到了上千万元。欧老板富了!富了还想大富,可那时木器行业竞争激烈,产品积压,老板的厂子面临半停产困境。就在这时,老板的一位朋友向他介绍了一个“能人”,推荐“稀土冶炼”项目。95年那…  相似文献   

17.
国庆期间,央视推出一档“走基层”节目,派出各路记者,逢人便问“你幸福吗”。节目播出后,引起观众强烈的兴趣。人们印象最深的是,记者在天津车站询问一外地农民工:“你幸福吗?”农民工不愿回答。摇头说。“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记者固执,穷追不舍,  相似文献   

18.
吴越人 《上海经济》2010,(11):54-55
旧家电涨价了 国庆前夕的无锡。记者在兴源中路旧货市场的一家店铺看到,一位来买旧彩电的女士进店后不挑不拣,直接问老板:"你这里最便宜的彩电多少钱?""是用来以旧换新的吧?"老板马上猜到了她的用意,"那这台吧,19英寸、120元。"  相似文献   

19.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先讲一个笑话。话说爱因斯坦死后升‘天,上帝安排了三位天使前去为他接风。爱因斯坦很是高兴,在路上打开了话匣子,与天使们谈笑风生。,他问第一位天使:“你的IQ多高?”天使回答道:“201。”爱因斯坦眼前一亮,“这么高!以后我肯定不会寂寞,因为你可与我谈相对论了。”又问第二位天使:“你的IQ多高?”天使回答道:“150。”爱因斯坦说:“也不错,以后我们可以煮咖啡论天下。”又问第三位天使:“你又如何?”天使说:“75。”爱因斯坦沉思半晌后问:“阁下对世界经济前景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