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融监管主要有统一监管、分业监管、不完全统一监管三种模式。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特别注重健全和完善本国金融监管体系,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适应性变革。从长远看,中国应当走金融统一监管或综合监管之路,变分业监管为统一监管,建立统一监管、分工协作、伞形管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理顺协调沟通机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加强国际合作是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趋向。  相似文献   

2.
石斌 《环球财经》2014,(4):80-81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微观审慎监管的漏洞暴露无遗,为此,学术界和金融监管界引入了宏观审慎这一监管理念。宏观审慎要求有机构从一体化系统化角度出发对整个金融系统进行监管,而央行作为最接近金融系统与宏观经济的机构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3.
由于金融监管机构的公共部门属性,金融监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政改革的影响.因此,使用行政学的理论方法和分析框架,对于我们研究金融监管的变革方向,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该文从研究行政改革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影响效应出发,认为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将呈现出多元主体的合作加强、公众参与治理程度提升、中央银行职能地位突显、地方政府监管责任更加明确和金融监管领域不断拓宽等趋势.据此提出,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要兼顾好市场繁荣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更加重视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对投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然后指出美国现行监管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由于监管不到位所带来的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最后介绍了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对投行的监管措施,表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要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加强对金融产品信息披露的监管,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全球化的金融监管合作.  相似文献   

5.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于股市、互联网金融、证券交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金融风险频繁显现,金融改革已箭在弦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要以有利于强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是金融创新主体对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失控的结果.文章结合危机的教训和我国的具体现实,提出我国金融创新主体应明确风险管理的战略地位,遵守"四步原则";建立权责利相互匹配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和智能风险甄别体系,落实审慎经营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同时,监管部门应推进监管创新,提高金融监管能力,深化交易机制改革,并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论有效金融监管与我国金融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凤华 《改革与战略》2008,24(10):85-87
有效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为实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鼓励市场创新目标而进行的效率和效果并重的金融监管。基于对国际经验教训和我国金融现代化基本特征的现实考虑,我国应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的审慎调整与变革,通过树立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构建和混业经营相适应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加速培育有效金融监管的外部条件等措施,不断加强有效金融监管,稳步推进金融现代化,并以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张英明 《改革与战略》2012,28(9):61-64,7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波至今已近四年,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美国、英国和欧盟为防止危机对经济的进一步拖累,纷纷提出自己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以应对危机.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和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历程,然后总结了美欧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加强金融监管的启示,最后结合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并从市场化、风险控制和构建合作机制等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期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金融监管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而宏观审慎监管问题在成为普遍关注与重视的焦点的同时,也无疑成为了金融监管发展与健全的必然趋势。在人民银行公布的2009年第三季《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是当前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这标志着中国将开始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以弥补微观审慎风险监管的不足。正确、全面地建立起宏观审慎框架不仅是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和金融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体系的健全发展和金融监管的全面有效对保持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我国现有的"一行三会"分业金融监管体系越来越难适应我国金融发展的需要。文章将先介绍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之后将从不同的方面指出金融监管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其中会重点阐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缺失,并结合外国的监管模式对我国的改革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金融稳定是微观宏观、内部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开放条件下金融风险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由外部传染到内部,并在内部因素的配合下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文章梳理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程,分析了中国金融稳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谨慎地开放资本账户、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金融稳定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争 《世界经济研究》2012,(7):10-15,35,87
本文利用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了在开放经济前后两国利率、资本存量、消费和对外负债的变化,研究了封闭与开放均衡时期金融市场差异在形成两国相应经济变量数量差异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对资本跨境部门间流动和经常账户变动的影响,进而探究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在提供无风险资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它的金融部门较生产部门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更强,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则恰好相反。由此,金融市场差异通过对资本的配置影响消费与投资,进而使两国经常账户顺逆有别。本文还通过将39个国家2000年后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王颖 《改革与战略》2013,(11):54-57
资本外逃对我国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造成经济紧缩效应、恶化收入分配、增加财政负担以及对金融体系造成危害等方面,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外逃产生了一定的运作空间,为此,我国应从金融、财政、货币、汇率等相关政策入手,加强对外资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陈红  郭亮 《改革》2020,(3):63-73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金融科技应运而生,对传统的金融生态产生了深刻影响。金融科技风险包括金融科技合规风险、金融科技操作风险、金融科技信用风险、金融科技法律风险、金融科技市场风险、金融科技流动性风险、金融科技声誉风险,具有复杂性、内生性、非平衡性、易变性。防范金融科技风险及其给现有风险防范体系带来的冲击,应从金融科技平台建设、合规科技应用、金融安全与反欺诈技术开发着手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从创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管沙箱模式、优化监管科技生态环境着手发展监管科技;从完善金融科技法律、制度、人才、政策服务、监管基本规则、信用体系着手构建金融科技风险全面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彭杨 《特区经济》2012,(10):63-65
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一直受到政策制定者、监管者和投资者的关注。我国资本市场未来风险的变化将对A股市场、债券市场走势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其对金融政策的反应敏感程度更加值得研究。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1998~2011年的相关月度数据和债券市场2003~2011年的相关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金融监管的视角对资本市场的风险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风险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短期波动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渐向长期的均衡状态趋近;金融监管的改变会显著影响资本市场的风险水平,并且其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并通常为2个月。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新兴市场国家的FSFDI迅速增长。FS-FDI具有提高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分配效率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金融脆弱性,使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面临重大挑战。新兴市场国家在吸收FSFDI时应当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合理控制FSFDI的数量并鼓励本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程度;统筹规划FSFDI的格局,避免来源国过于集中。目前,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部门的直接投资尚处在准备阶段,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步伐的逐步加快,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吸收国际FSFDI的主力。  相似文献   

17.
构建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是解决科技企业不同生命周期融资困境的有效手段。本文从金融市场需求主体的特性和供给主体的作用两方面分析,认为政策性金融、金融中介、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是与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的金融供给部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即在政府引导下,以银行中介为主,银行和金融市场并存,且相互融合渗透、相互依赖竞争的混合型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而且包括技术、信息和知识等新的要素。经济组织使用财务资本从市场上购置生产要素,则生产要素就转变为要素资本。而要素资本结构决定着企业所有权结构模式。要素资本价值的投入产出计量已成为公司财务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