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借助委托代理理论框架研究私募基金的合伙人契约。有限合伙制下普通合伙人(代理人)拥有人力资本,而有限合伙人(委托人)拥有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相对稀缺,使得普通合伙人在博弈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并获得设计合伙人契约的权利,从而博弈流程与公司制具有质的不同。本文首先给出与公司制下米里斯霍姆斯特姆罗杰森条件相对应的有限合伙制下的最优契约决定条件,将两种机制进行比较,从理论上解释私募基金的运营实践。有限合伙制下的激励程度更高,普通合伙人有动力实现更好的业绩。本文最后讨论线性契约并进行相应的函数模拟。  相似文献   

2.
有限合伙制能够适应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特殊的财务治理是重要原因。财务控制权方面,有限合伙人负责出资但不干预决策;普通合伙人掌握财务控制权但承担无限责任,这样可以实现权责的匹配并提高风险资本的效率。有限合伙人享有对普通合伙人的财务监督权。由于不参与决策和出资比例较高,有限合伙人行使财务监督权更加独立、高效和强有力。普通合伙人能够享有比其出资比例更高的财务收益分配权,这是由普通合伙人掌握的财务控制权决定的。在我国,有限合伙制将成为风险投资机构的主流形式。但由于有限合伙人企业治理思维没有转变,普通合伙人不成熟,订立的合伙契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的财务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角色模糊导致财务监督权取代财务控制权;财务收益分配权配置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基金组织结构及激励约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论述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结构,比较研究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优势,针对风险投资基金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分别研究投资者对投资基金管理人、投资基金管理人对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企业制度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的演化变迁,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带来的问题也从无到有地相应产生。MBO是对过度分权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矫正,它能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预见,MBO将在我国企业的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解决企业产权结构缺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金平 《经济师》2000,(7):19-20
现代企业的公司制度实质上就是委托代理制度 ,委托代理制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结果 ,是伴随着企业从业主制向合伙制、公司制的转变而产生和发展的。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管理职能的专业化分工。委托人将资产的控制权委托给代理人 ,代理人则向委托人承担资产增值的责任 ,这是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将Rabin(1993)提出的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效用函数植入现有的委托代理模型,获得一个代理人表现出"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代理模型。由该模型给出来的最优委托代理合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比现有委托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该研究改进和完善了蒲勇健(2007)的结果。与蒲勇健(2007)的研究相比,我们发现在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情况下,非理性代理人的行为更加复杂,他会在公平与自利之间寻求平衡。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型一般会存在解。  相似文献   

7.
创业投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即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开式和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业投资企业的效益和发展速度,尽管各国在创业投资的名称,组织形式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上因国情而各异,但归结起来大体上可分作三类,即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信托基金制,通过对不同管理模式创业投资企业的比较分析,认为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得创业投资企业的代理成本最低,并进而提出了中国创业投资企业采用有限合伙制的具体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8.
有限合伙在产业投资基金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大部分产业投资基金所采用的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已经在国际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新<合伙企业法>的颁布,有限合伙制在我国前景广阔.有限合伙制可以有效解决委托_代理问题,降低投资者风险,并能够建立高效低成本的决策机制.如果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派生诉讼制度,设置必要的投资者准入门槛,并且使之更加市场化、自由化,产业投资基金一定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
蒲勇健 《经济学》2007,7(1):297-318
本文通过将Rabin(1993)提出的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效用函数植入现有的委托-代理模型,获得一个代理人表现出“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代理模型。由该模型给出来的最优委托-代理合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比现有委托-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该研究改进和完善了蒲勇健(2007)的结果。与蒲勇健(2007)的研究相比,我们发现在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情况下,非理性代理人的行为更加复杂,他会在公平与自利之间寻求平衡。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型一般会存在解。  相似文献   

10.
PE行业渐热,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又给投资者带来税收政策的困扰。公司制创投企业面临自然人投资者"双重纳税"的问题,合伙制创投企业虽然有效的解决了此项问题,但同时又给法人合伙人带来"双重纳税"的问题,本文将以创投行业为切入点,探讨所得税政策给合伙制创投企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风险投资中激励机制与代理成本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风险投资机制中存在着双层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者设计激励制度时,必须将风险企业家的努力引入产出函数,建立相应的整合激励模型,分析影响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激励强度的若干因素,包括风险企业自身的股份份额、代理人的成本函数、外部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家的保留效用等,而为了使激励机制更有效,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机制运行的代理成本,影响该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风险投资家的利润分享份额,风险企业家的利润贡献率、风险态度等,从而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设计激励机制这一制度安排来保证两个委托人(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的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启明 《经济师》2003,(11):74-74,76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的主流模式。文章通过对有限合伙制的组织结构、治理机制、理论背景进行分析 ,认为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种创新模式 ,能够有效地解决风险投资的运营成本、代理成本和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里白 《经济师》2001,(5):6-8
访谈从风险资本运动的特殊性出发 ,对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解析 ,认为有限合伙制巧妙地实现了技术、资本与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 ;然后 ,就有限合伙制和公司制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我国以国有资本为主、并采取公司制组织形式的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提出了对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组织结构和健全风险资本运营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角度划分,企业的发展经历了3种形态:业主制,个人合伙制和股份制.在第一种企业形态中,其所有者与管理者是统一的,没有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随着规模扩张和风险分担需要而诞生的个人合伙制虽然保持了所有者与管理者二任不分,但也产生了搭便车和风险难分散的问题;股份制则是一个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的标准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份制的形成是由于进一步融资和风险规避的需要,以及经营环境变化、经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同时产生了委托-代理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采用有限合伙制的宏观环境分析--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有限合伙制是风险投资最理想的组织形式,但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普遍采取的是公司制,这与风险投资的外部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研究风险投资采用有限合伙制的宏观环境,对于国家部门采取相应对策,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有限合伙制发展的宏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克  刘喆宇 《经济师》2010,(2):15-16
文章基于广义资本结构视角,研究了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匹配。结论表明两权的最优匹配是一种相机治理机制:当委托方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大于代理方要求的投资报酬率时,两权匹配应以激励为主;当委托方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小于代理方要求的投资报酬率时,两权匹配应以约束为主。  相似文献   

17.
论风险投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喜  陈茹 《现代财经》2002,22(10):49-53
风险投资是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方式,具有高风险性、低流动性、高收益性的特征。有限合伙制是一种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把责、权、利较好地结合起来,能较好地实现专家理财,降低运行成本。与公司制相比,有限合伙制是一种更适应风险投资要求的风险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因而更有利于入世后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战略风险投资家的激励报酬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风险投资与风险投资家之间是典型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由于追求投资战略目标的努力不易被验证,基于有限合伙制的激励报酬机制,往往会导致风险投资家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背离委托人的投资意愿。  相似文献   

19.
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的剩余权利的最优匹配是一种相机治理机制。这一机制,既受到市场因素的约束,也受到投资基金的广义资本结构风险变化的影响。在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的不同生命周期中,采取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相机匹配,能够有效地激励管理者,从而提高基金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运营成本、代理人风险及激励鼓励机制三个方面,对有限合伙制、公司制和信托基金制三种风险投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双重纳税问题与合伙企业立法的缺陷。最后提出修订我国合伙企业立法、完善相关配套的税收法律和大胆引进有限合伙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