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因其著作<小的是美好的>而闻名遐迩,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日益证明了他的远见.尽管人们总是热衷于将目光倾注在那些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巨头身上,急切地追随其企业理念和管理做法,但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这些企业曾经是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不仅日益以其灵活和高效,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事实上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颁布面广,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农民工绝大多数在这里就业,其发展和繁荣不仅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兴衰,也关系着就业和社会稳定。我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健的发展需要中小企业,就业形势更需要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和企业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当中,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及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除了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外,金融机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制度摩擦造成的种种困扰亦不可忽视。文章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 当今中小企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如果说大企业体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则中小企业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发展潜力大,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也暴露出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笔者所指的中小企业是包括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社会中,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中国6000万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稳定社会、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而且也为人们发挥创业精神、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无限想象的舞台,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小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发挥着更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勇 《现代企业》2008,(4):71-72
无论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提供就业机会、活跃市场、进行技术创新和企业组织创新、培育企业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9.
曲芳  常伟  王涛 《活力》2005,(8):36-36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社会对中小企业已愈来愈重视,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中小企业如何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重大课题。虽然,中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企业多方面的因素,但人才战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中,中小企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更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的调整,就业率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但在金融危机来袭的背景之下,许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诸多企业...  相似文献   

11.
Despite wide recognition of the central role of knowledge and its transfer, extant research has focused much on some important aspec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others. We focus on two underexplored issues in the knowledge transfer literature, namely: (a) compatibility of new knowledge with recipients’ needs, interpretations of its past experiences and its existing norms, and (b)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which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tibility and extent of successful knowledge transfer. We examine different types and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compat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within our proposed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framework. We situate our discussion primarily within knowledge transfer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we also offer propositions future research can test.  相似文献   

12.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6)
  相似文献   

13.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4)
  相似文献   

14.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8,(10)
  相似文献   

15.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1)
  相似文献   

16.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7)
  相似文献   

17.
焦点人事     
《新前程》2008,(8)
  相似文献   

18.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2)
  相似文献   

19.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8,(11)
  相似文献   

20.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