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重要的还是品质,这始终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因为一个品牌的关键点不在于包装的多么精美,广告语多么响亮,而在于怎样能够让消费者切实体会到产品的质量,享受到产品带给他们的益处,让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让消费者认同品牌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
《阿凡达》带给企业的启示是深刻的,无论从产品创新、新产品上市角度,还是从其产品与品牌传播策略的角度都有待挖掘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以后,承诺遵守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协议关于地理标识的规定,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本文从TRIPS协议的角度,审视了国内外保护工作的情况,提出了加强我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李涛 《商业研究》2001,(9):50-52
随着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产品的内涵经过了从有形向有形──无形结合的转变,极大地延伸了产品的涵盖面。产品分层说模型从立体的角度纵向剖析产品内部结构,在产品分层说基础上将产品从总体把握分为核心产品与非核心产品。主要考察企业对非核心产品的关注力投入的分布,以及在合理投入基础上的企业最大收益,并建立数学动态分析模型,以期给企业实际操作提供指导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端产品对企业意味着高利润率,对消费者意味着高价格。一部分消费者对此青睐,是因为高端产品能满足其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所谓高端市场的争夺,其实是对人心的争夺,是对追求高端产品消费者需求的洞察。 而高端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涌动的,其和产品技术水平、市场供给能力、消费观念认知、消费者支付能力等因素息息相关。 所以,从企业角度来说,能否捕获高端消费者的心,能否在产品功能、价格的定位,以及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的传播方面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进军高端市场成败的关键。 本期特别策划《巧夺高端市场》,从企业营销传播角度,通过策略与案例的结合,对高端市场展开分析讨论,望对广告主逐鹿高端市场有所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要避免陷入产品功能性的成分竞争,就要从创造需求、开创蓝海的角度重新审视产品及其沟通。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品创新及产品管理机制建设两个角度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产品管理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国内商业银行产品管理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洪涛 《商业时代》2012,(29):128-130
本文在对文化产品的历史回眸中论及了文化产品产业化的趋势。继而,从设备、风险、成本、公共性、类型化、内容、目的、独创性等八个方面概括了文化产品的特征;探讨了国内外对于文化产品范围的纷争,并从价值是否可测量角度提出了文化产品的一种划分方式;并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述了文化产品的价值,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沈传俊 《商业科技》2013,(29):100-101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整理和收集相关数据,梳理出学者对怀旧产品概念理解,得出怀旧产品的定义,将怀旧产品概况为三个特征,包括产品来自过去、可以诱发怀旧情绪、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并从产品形态和直接体验一间接体验角度划分划分怀旧产品,最后,本文提出了怀旧产品营销策略,便于企业营销实践。  相似文献   

10.
何坚 《商业研究》1999,(11):5-6
产品仿制对企业管理乃至某一行业的影响。从管理角度入手,结合企业核心能力战略,重点从企业的内部管理来探讨有效防范仿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危机”一词最早出现在政治和社会研究领域当中,被认为是破坏正常秩序,突发性的灾难或事故。在中国汉语中“危机”一词又可以被拆解成“危”和“机”,将危险视作是一种机遇,体现了面对困境时转危为安的辩证思维。文章将从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解释产品危机的影响,并整理总结出一些产品危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东方饭店成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产品的整体概念,指出产品中附加产品的价值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重要,在综合其它事例的分析,得出结论:现代的竞争就是产品中附加产品的竞争,就是让消费得到最满意的服务,未来的竞争将是附加产品的世界的竞争,企业只有在满足消费的需求下才可能赢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刘超  张富平  李文汉 《商业时代》2007,(4):98-98,105
本文从工业生态学的角度,描述了功能取向产品的工业生态学内涵。通过对功能取向产品的结构分析,提出生产者、经营者可以通过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功能,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共用产品来共享产品的功能,从而减少产品的使用数量,提高产品的使用率.实现工业生态学所追求的物质减量化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产品质量法》中对"产品"这一概念的外延作了一定的限制,将诸如血液制品、电力产品和不动产排除在《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之外。而这些产品无论是从正当性角度还是必要性角度都应当涵盖在"产品"的外延之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产品质量法》中对“产品”这一概念的外延作了一定的限制,将诸如血液制品、电力产品和不动产排除在《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之外。而这些产品无论是从正当性角度还是必要性角度都应当涵盖在“产品”的外延之中。  相似文献   

16.
胡悦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328-329
假冒伪劣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在学术界,假冒伪劣产品早已被众多学者所探讨,但大多都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而在法学领域,学者们也大多是围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来阐述,很少有学者从法理的角度分析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原因和必要性。围绕假冒伪劣产品的形成、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依据以及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展望,从法理的角度予以分析,试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贝索斯 《中国品牌》2014,(5):98-102
前,世界各地的亚马逊员工都在改进产品和服务——其程度超过人们的预期或要求:从长远考虑,重塑标准,以及给客户带来惊喜。我想带领你们概览一下我们各项计划中的一小部分,这些计划涵盖从Prime到Amazon Smile到Mayday等各种产品和服务。此举旨在让你们大致了解一下亚马逊各部门正在做些什么,以及致力于这些项目有多么令人兴奋。这些涉及面广泛的一系列计划之所以成为可能,完全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庞大的人才团队,团队中每一个层级的人每天都在发挥自己良好的判断力,并且不断自问,如何才能做到更好?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基于技术和技术创新观的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界定,形成了很多个不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观点。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是从技术和产品创新观研究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他们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从技术与产品创新的角度提出并研究了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过程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产品和技术平台是需通过长时  相似文献   

19.
作为崭新的金融业务模式,2012年来,金融产品电商化在中国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正是基于此,论文从商业竞争目标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入手,从模式创新的角度简述了我国金融产品电商化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问题及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前,IBM负责DBI数据库软件产品的销售代表去会见客户时,都要背着里面装着笔记本电脑和产品介绍资料的公文包,苦口婆心地向客户解说DBI与其需求有多么密切的关系,期望打动客户,顺利签单。2004年1月1日以后,IBM软件的任何一个销售代表拜访客户时,只需要带上一个记录本和一支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