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辉  尹延芳 《经济论坛》2010,(10):17-18
本文依据SPS壁垒的基本特征,构建了一个应对SPS壁垒的高效灵活的组织结构,包括成立SPS壁垒应对协调委员会、设立食品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构建高效畅通网络化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系统和组建高素质的磋商或上诉小组,简述了SPS壁垒应对机制的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师师 《当代经济》2016,(16):64-67
SPS措施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巨大障碍,而浙江省作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大省,也受到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近年来浙江省农产品贸易出口情况,分析了浙江省农产品遭遇国外SPS措施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合理规避SPS措施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限制与阻碍的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乌拉圭回合后,关税、配额等传统边界性贸易壁垒的使用受到挑战,而技术性的边界内贸易壁垒却倍受贸易保护主义的青睐。在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中,与风险相关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壁垒成为实施贸易保护的重要杀手锏。它的出现和频繁使用给世界农产品和食品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损失,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化的障碍。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SPS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贸易争端的模式和中国缓解SPS壁垒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曹薇 《时代经贸》2012,(14):85-85
《SPS协定》支持各成员国实施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法规、标准。中国食品尽管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成本价格比较优势,但面对各种各类的食品标签新规定,中国食品出口企业必须提高标签意识。本文着重分析《sPs协定》中的食品标签要求及其影响,描述了中国食品出口在标签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对sPs壁垒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概述我国水果出口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运用经济计量回归模型探讨了SPS措施以及其他因素对我国水果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范围内正在广泛实施的SPS措施对我国水果出口产生了明显的制约作用.主要是因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水果的农药、化肥残留的标准以及病虫害控制越来越严格,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和复杂.解决的措施是全面提高水果品质,积极取得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加强国际水果检验检疫措施信息的收集.是扩大我国水果出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鲍晓华 《经济管理》2005,(23):20-24
WTO设立了相关国际制度框架,试图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有效管制。该国际制度框架的实质构成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英文缩写TBT)和《实施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英文缩写SPS)。两大协议的宗旨都在于通过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滥用、作为保护主义工具来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同时承认基于市场失灵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本文从管辖权限划分、政策工具使用、政策目标设立的角度对协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WTO—TBT/SPS制度框架下中国维护产业安全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7.
赵飞 《经济师》2014,(1):17-19
根据世贸组织成员近十年来所公布的TBT协定及SPS协定通报的总体概况的数据分析,总结了TBT和SPS通报总体排名占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前1/10的概要情况和综合问题,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中国的现状及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我国应加大对建立和完善该壁垒的预防警示和对事件系列反应的关注力度,未雨绸缪,采取积极可行性措施,以加强我国相关产业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持续90年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苹果贸易战争起因于澳大利亚怀疑新西兰苹果受火疫病感染而禁止其进口,终于在2011年9月画上了句点.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于SPS协议的解读上,两国各持己见,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反复周旋,最后,新西兰胜诉,打开了澳大利亚的苹果市场.这次贸易战对中国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本文从案例分析的角度为中国进行国际贸易遇到相似问题时提出了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蒋建业 《广东经济》2002,(6):27-28,17
"软"壁垒是指门类多样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质量技术法规、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疫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即技术壁垒(简称TBT)及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简称SPS)),还包括其它市场消费和贸易规则(如反倾销法规)、环保标准(绿色壁垒)、安全标准等规则的总和,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相对关税这种"硬"壁垒而言的,较之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0.
标准和标准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标准的滥用也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障碍,为此,WTO有关协议对与标准有关的措施进行了合理的贸易规制。本文首先归纳了《耶玎协议》与《SPS像议》关于标准的主要规定,然后分析了两个协议在解决标准化与贸易问题中的作用,并指出了两协议对标准的贸易规制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制度性国际贸易壁垒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蕾 《经济问题》2007,(3):21-23
<国际贸易>教科书将贸易措施划分为关税壁垒措施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忽视了制度性国际贸易壁垒措施;传统的国际贸易壁垒理论仅认为关税壁垒是"合法"的,忽视了国际贸易制度的"合法"性.事实上国际贸易壁垒,正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制度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措施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WTO规则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加入WTO,给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加剧了竞争。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也不例外。如何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来发展畜牧业,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一、WTO有关畜牧业的规定WTO涉及畜牧业的协定主要有两个:《农业协议》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anitaryandPhytosantiaryMeasures,简称SPS协议)。另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echnicalBarriertoTrade,简称TBT协议)和争端解决谅解(DisputeSettlementUnderstanding,简称DSU)也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一)《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l、农…  相似文献   

13.
标准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对标准壁垒的制衡机制进行博弈分析,并为中国应对标准壁垒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然人流动是服务贸易的第四种模式,而各国间的自然人流动始终受到重重壁垒的限制;但是对自然人流动壁垒的测度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通过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了一个双边自然人流量模型,并从自然人流量与代理变量相关性的角度,估计和推测出自然人流动成本,以测度中国与服务贸易伙伴国家(地区)的自然人流动壁垒变动情况,弥补目前频度测量法主观性强的不足.文章发现中国入世以后,自然人流动壁垒在不同类型国家间呈现不同的减让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方面开放水平的显著提升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也说明了中国面临发达国家方面因持续关注国内公民福利而制定的日益严苛的自然人流动壁垒,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发展和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与中国的外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性贸易大国,发达国家采取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知识产权壁垒.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阻碍我国外贸发展的机理,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国际贸易中恶名市场名单制度及固化知识产权数字壁垒的国际规则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了这两类知识产权数字壁垒产生的原因,及其引起的发达国家滥用知识产权专有权、强化其数字经济优势、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通过梳理知识产权数字壁垒产生缘由,得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数字壁垒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压力,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相关企业对外贸易竞争力以及加剧了发展中国家数字技术鸿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知识产权数字壁垒的政策建议,认为在国家层面应加大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并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制定,在行业层面应加大反垄断调查及知识产权诉讼,在企业层面应加大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期更好地完善中国知识产权数字壁垒应对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轻油管道工程施工实践中,针对管道输送量变化区间大(20,000~60,000BPD)的特点,通过瞬态水力分析,确定水击模拟方案。利用SPS水力计算软件建立模拟模型,对输油管道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击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计算管道产生的最大水击压力,首末站SRV最大泄放量、允许泄放时间以及事故工况下的最长允许停输时间,得出关键点压力、温度、流量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曲线,并将计算结论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为水击泄放阀的选型和管道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情况看,国外对华适用贸易保护措施有五个动向:一是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出口的"双反"问题;二是对同一种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与保障措施或特别保障措施;三是反倾销行政复审导致原反倾销措施的继续适用;四是使用"组合拳"--多种贸易救济手段连环使用;五是有规则的反倾销与无规则的社会壁垒或民间壁垒的"双重打击".针对进口国频繁适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偏执做法,我国有关利益方应积极应诉.  相似文献   

19.
蓝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其核心是SA8000标准.是一种以保护蓝领工人权利和工作条件为主要内容而构筑的国际贸易措施,强调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关注以及企业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人文关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它的推行具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愈演愈烈,蓝色壁垒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谐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沉没成本是产业演化理论中决定市场结构的外生变量,行政进入壁垒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特有的产物.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7年的微观数据,从行政进入壁垒的视角分析了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沉没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效应大于选择效应,即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但行政进入壁垒的存在会抑制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