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如你是一个急躁的人,在社交中,你必须设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养成一种平和稳重的习惯。当然,改掉个性中影响社交的因素不是很容易的,十几年或二十几年形成的动力定型也许变成习惯化、自动化了。但是你如不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不改掉影响你与人交往的坏习气,每每只为自己方便而不顾别人,当一件事感到棘手时,便爱发怒,抱怨,盛气凌人。久而久之,你就会变成社交中不受欢迎的人。假如你是一个急躁的人  相似文献   

2.
在社交中,真诚地赞美别人并懂得如何赞美别人是点燃友谊之火的有益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尊重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人们需要自尊,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而选美是对人的肯定和积极评价,是对人的最有效的尊重。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听到赞美、褒扬之词。同时,赞美别人能增强对方的自信,带给人以新的力量和活力,在交际中可以调节谈话气氛,缩小彼此距离。赞美别人并非庸俗的奉承、讨好,只要你出以真诚,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人人都有值得赞扬的地方,比如高尚的品德、独特的经历、显著的成绩、深刻的见解,乃至有趣的爱好、雅致的陈设、漂亮…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事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尤其在人事谈话中,运用心理咨询技术能有效地提高谈话质量,协助员工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本文重点阐述了心理咨询中接待和观察、倾听和询问以及解释和引导等技术在人事谈话中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4.
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曾有这样一段话:“说话和事业的进行,有很大的关系,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助力。”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往往就取决于一次谈话,现今的保险行销,所推崇的方式是具有人色彩的行销方式,杜绝一开口就提保险。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与准客户间交流的主动权,主动引导我们要切入的方  相似文献   

5.
金灵 《中外管理》2007,(1):116-117
说事实不说概念。面试主管在询问求职者问题的时候,请求职者以过去曾经如何处理某个问题.或完成某个工作应答.谈话内容重在事实,而不是概念。比如:询问求职者“你曾经如何处理无理客户?”而不是“如果你遇到了一个无理的客户.会怎么处理?”询问求职者”以前一个月你可以做到多少业绩?”而不是“你是不是一个好的业务员?“  相似文献   

6.
陈湘鹏 《新前程》2007,(2):76-79
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特色都一样,有好人的地方就有坏蛋。在大厅里或者复印机旁边,既有慷慨乐施的贵人翩翩而过,也会有另一些角色,他们刚刚在墙角谈话,清晨和你打过招呼,周末和你一起喝了点啤酒。但你仍然怀疑关于他们你了解多少。如屠格涅夫所说,“别人的心灵是幽暗的丛林”。  相似文献   

7.
王欣竹 《活力》2014,(6):135-135
倾听和被倾听是我们每天所需要的一种“营养”,失去这种“营养”我们会失去部分同一性。倾听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做好节目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的采访关系的基本要求。很多时候,被采访对象只有遇到一个良好的倾听着才会打开心扉,帮助主持人完成节目中要求达到的效果。因此,要做好谈话类节目首先要做好一个倾听者。  相似文献   

8.
1 聆听重于表达 在人类自我表现倾向普遍化的今天,能静下来倾听别人的谈话,已成为一种美德。多听有助于资料的收集、人事的观察,还可以避免因多言而造成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张思邈 《人力资源》2003,(10):68-69
对于奥林巴斯(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杨文蕾而言,日本是她心目中一个复杂的情结. 有人说杨文蕾被严重"同化"了.凡是接触她的人,都会发现她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流露出很多日本式的习惯:在公司工作时她会常常一溜小跑,与人交流时她会挺着身子一直不靠椅背专心倾听你的谈话,送你出门时她会一直陪伴到电梯口看着你进去后再加上深深的一鞠躬……  相似文献   

10.
有人曾问过希腊船王欧纳西斯,是如何变成一位叱咤全球的船业巨子,欧纳西斯回答说:“我做生意总会想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只要比别人早一步,我就能赚大钱。“这就是商业智慧的作用,当别人还不知道要利用商业智慧来做客户的深度分析时,如果你比别人早一步知道客户要什么,无形中,你就比别人更接近消费者荷包了。  相似文献   

11.
管理小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  相似文献   

12.
“自己看重自己,别人就会看轻你,你看重别人,别人就会看重你。“卑贱”者最聪明;因为其是实践者。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3.
《新前程》2007,(5):I0013-I0016
社交中的兼容性.其实并不玄妙。一旦你了解了自己在追寻什么.你就会对在一个社交场合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心中有数。有一条基本的原则是:在社交中,相似的行为风格会产生吸引力。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目标的人遇到一起的话.会马上惺惺相惜.引为知己。当你身处于和自己相似的人群中,与那些和你有着一致的追求、兴趣、渴望和需求的人在一起时.会让你马上感觉找到了同类.产生满足感。  相似文献   

14.
有一定j中击性的问题能引起客户的注意,进而激发起对产品的兴趣。1.提出客户迫切关注的问题一个叉车推销员问客户:“你想减少厂内搬运材料的时间吗?”主管生产的经理当然对此问题很感兴趣,所以他会兴致勃勃地继续倾听推销员的谈话。如果推销员开始就问“您是否有兴趣买叉车?”那就不会引起客户的注意了。  相似文献   

15.
第一代创业者一开始都是为自己做企业,所有人都不例外。如果郁养不活自己,你还为谁啊?当做到一定程度上,自己升华了,认识到做企业是为了客户、为了员工,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体现。你不为别人,别人也就不为你。再做到‘定程度,成了慈善家、事业家,意识到_r要为社会做贡献。当创始人有了这种开放的心态时,这个企业的传承就会变得可为。  相似文献   

16.
十种应忌的交谈方式1.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抢接他人的话头,扰乱别人的思路。2.不注意解释和概括,使人难以理解你的意图。3.自己注意力分散,迫使对方重复说过的话题。4.一连串的发问,使人难以应付。5.对别人的提问漫不经心,使人感到你冷漠无情。6.轻率地下断...  相似文献   

17.
如果雄辩可以得天下的话,倾听则能够守天下。 雄辩所能展示的风光,无论有多强的感染力,仍免不了语言的局限。倾听则能够在滔滔的话语瀑布中发现一个人隐秘的心语。 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了解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 倾听需要一种动力。 心浮气躁的人,也是耳目闭塞的人,有多少生活的真谛离他们远去,他们却全然不知。不善倾听的人,是因为没有一副胸怀能容进别人的声音。他们急于表达,如同建设一处又一处半途而废的工程。  相似文献   

18.
《冶金企业文化》2008,(4):45-45
1.总是让自己装扮得最得体。2.学会良好的社交技巧。戴尔一卡内基认为有6种重要的技能是你必须学会的:真诚对待别人;微笑;记住别人的名字;做一个好的听众并鼓励别人谈谈他们自己;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让别人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书讯     
《经营者》2013,(9):183
01书名:《倾听术——轻松实现高效能沟通的秘密》作者:[日]松桥良纪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8月设想一下,如果正在进行的谈话陷入沉默,你会有什么反应?抓狂?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开始胡思乱想?很不幸地告诉你,你患有"超级沉默恐惧症"。不同于市面上流行的读心术、认人术等书籍,《倾听术》作者结合心理学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学)理论的相  相似文献   

20.
对于奥林巴斯(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杨文蕾而言,日本是她心目中一个复杂的情结。 有人说杨文蕾被严重“同化”了。凡是接触她的人,都会发现她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流露出很多日本式的习惯,在公司工作时她会常常一溜小跑,与人交流时她会挺着身子一直不靠椅背专心倾听你的谈话,送你出门时她会一直陪伴到电梯口看着你进去后再加上深深的一鞠躬…… 但也有人说杨文蕾一直在“征战”。日本是一个重男轻女并且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