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樊颖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199-199
近年来,全球外包企业和业务不断向中国集聚,使中国攀升为世界第二大离岸外包承接国。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政府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密不可分,其中,税收政策的扶持作用尤为直接和明显。本文从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增值税政策入手,整理了"营改增"政策概要,分析了"营改增"政策试点对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影响,包括在岸服务外包业务成本降低幅度大,试点城市的服务外包企业更容易获得业务以及部分服务外包企业负担加重等,最后针对"营改增"政策试点的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服务外包企业应抓住机遇,做好业务安排,降低经营成本,尽快扩大试点政策适用地区以及做好宣传工作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银行业离岸服务外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美国银行业离岸服务外包市场,有助于洞察全球金融业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美国银行业服务外包市场的现状、外包业务范围的延伸、业务动机和模式的扩展以及规范美国银行离岸外包活动的法规和指引。指出业务全流程外包,加强对离岸服务提供商的监控,综合考虑成本、服务质量、效率和增值效应的外包战略,外包市场的进一步细分等将是美国银行业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服务外包这一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离岸服务外包,作为一种现代服务贸易模式,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是,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同时,对外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研究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对外汇政策的需求以及从外汇管理角度推进服务外包工作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境内外市场,支持福州市申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有力带动了外汇资金的跨境流动。本文介绍福建省离岸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导向,分析离岸服务外包外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搭建统计数据共享平台、促进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实行分类监管、提升外汇服务质量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离岸软件外包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岸软件外包是继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之后,新兴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表现。由于我国在国内市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优势,使当今国际软件外包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软件外包成为企业和产业关注的重点。外包市场集中、软件企业竞争力弱、承包业务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等是我国离岸软件外包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应在市场、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努力提高本国软件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张璩 《中国外资》2013,(19):38-40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综合实力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已经开始由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竞争者开始向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领先者迈进。  相似文献   

7.
朱雷 《上海会计》2014,(4):54-55
文章对离岸服务外包税收政策从试点到完善以及营改增各阶段的演变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并提出完善税收政策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促进我国离岸服务外包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胡梦轩  林玲 《投资与合作》2011,(10):252-253
由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产生,形成了区别于当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服务外包即新一代服务外包。新一代服务外包涉及领域得到巨大扩展,深度进一步加强。全球离岸市场ITO仍占主导.并逐步向BPO和KPO发展。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潜在离岸服务外包市场需求总量约1.65万亿-1.8万亿美元。综上所述,目前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给我国新时期服务外包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全球市场巨大服务外包的需求;另一方面.核心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与服务外包的结合处于起步阶段。这都为我国从世界工厂变成服务外包中心提供了机会。但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国对新一代的核心技术掌握还很缺乏,而我国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也有很大不足。所以我国的服务外包市场前景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介绍了全球服务外包的新发展以及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分析我国在服务外包方面的机遇和挑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外汇管理政策和金融机构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天津市离岸金融快速发展,离岸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离岸业务量稳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地区企业、行业发展。总体上看,天津市离岸金融业务呈现出"规模拓展、种类丰富、流程优化、便捷高效"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离岸外包和BPO业务(经营过程外包)的崛起,金融外包逐渐成为国际外包市场的主流。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金融企业需要了解国际金融外包动态,借鉴国外金融外包的经验,将现有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加快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离岸金融外包不断扩大,内容逐渐深化,金融服务外包全球格局初步形成。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并拥有竞争优势,但金融服务外包市场有待培育,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努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要学习借鉴金融服务外包先进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对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扶持,完善金融服务外包的国际法律环境和监管制度,加快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基地的建设,推动金融服务外包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璇 《投资与合作》2014,(5):162-162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从初级阶段逐步演变成快速发展期。在就业、企业运营成本、产业结构等多方面,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对此有着重要的影响I但是仍有很多问题不受到重视。至今,我国的人才服务业踏进迅速发展期,应该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多方面、人力资源服务转型升级’以及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发展等制定完善的政策似此促进其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国际信息十大离岸服务外包国新鲜出炉中国挺进前三甲全球哪些国家是跨国公司离岸业务的最佳选择?全球著名的离岸服务外包咨询权威Tholons研究认为,这些最佳选择不仅包括毫无悬念的印度,而且还包括一些人们意料之外的黑马,作为美国南邻北里的墨西哥和加  相似文献   

14.
蔺雪娜 《时代金融》2014,(9Z):154-15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残酷的市长竞争中凝聚力量发展核心业务,许多企业选择了对本企业的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政策,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政策成为了减轻了企业的工作压力,提高了企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一种趋势,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风险。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莉 《中国外汇》2013,(5):42-43
林大水认为,招商银行离岸业务发展的双翼,一是产品,二是经营模式。招商银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我国的"走出去"企业提供离岸金融服务。作为中资离岸业务的先行者,利用自身经营多年的优势,在为"非居民"服务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截至2012年年底,招行为全世界近9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万家企业提供了离岸金融服务,各项核心指标均居国内同业首位。与此同时,招行在为"非居民"提供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开创性地建立了  相似文献   

16.
艺阳 《新理财》2010,(10):80-80
2010年8月1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商务部公开发布了财税[2010]64号文件(以下简称“64号文”),对注册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以下简称“示范城市”)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这是继2009年出台的国办函[2009]9号和财税[2009]63号文件对注册在示范城市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给予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之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残酷的市长竞争中凝聚力量发展核心业务,许多企业选择了对本企业的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政策,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政策成为了减轻了企业的工作压力,提高了企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一种趋势,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风险。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服务外包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方Local reports深优惠政策助金融服务外包深圳市贸工局副局长王玲在深圳金融服务外包洽谈会上表示,深圳的服务外包业务涵盖亚太地区的金融、电信、物流、动漫、IT设计,且深圳临近香港的地理位置、低成本、语言等地区优势都显示了两者间紧密的贸易与服务外包联系。她还介绍了深圳服务外包行业的优惠政策,包括先进企业可享仅15%的企业所得税,免收离岸收入营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迂回生产函数建立非关联离岸服务外包动因分析模型,考察非关联离岸服务贸易市场的离岸外包和承包之间均衡的决定,分析了最终服务生产商是否外包、外包多少以及服务承包商承包中间服务产品这一问题。研究表明,这一均衡状态由中间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交易效率、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及服务外包商和承包商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中间服务承包商的垄断定价能力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20.
张琼 《中国外资》2014,(7):66-67
尽管产业规模大幅提升,但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仍呈现出明显的成本驱动型特征。打造"中国外包"品牌,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都意识到品牌不仅是产品标识,更代表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口碑和形象,是行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推动下,作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据测算,2013年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已达248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