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圆圈式认识运动考察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理论上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将有勋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加深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本质,邓小平的回答有着科学的依据,这个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律。邓小平成功的运用这一规律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科学的解决了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怎么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创立“综合动力”论,江泽民将之进一步拓展为全方位、整体化的创新动力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段晓梅 《全国商情》2010,(9):108-110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之上的,更多的是关于革命的理论、关于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国内各要素的和谐;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国内发展的和平环境;以社会平等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等等,它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一代领导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出现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主要矛盾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发现它为我们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对全球化实质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并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处理好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基本矛盾是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又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时期尤为重视的问题,并形成各自不同的观点,两人的认识既有统一基础上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有三个基本和谐问题需要解决好: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力 《辽宁财专学报》2002,4(1):58-61,15
是否具备“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就在于能否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并且彻底运用之于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历史运动之中。在社会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基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共产党人尚须以“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认真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合理内核”。但资本主义的“合理内核”并未抵消其腐朽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不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认识和把握,为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只有努力贯彻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和保 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之一 ,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迫切要求 ,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求改革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而且也迫切需要更新财政理论。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是提高社会主义公共福利水平的基本途径;是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结合我国农村当前的基础条件、建设重点和未来发展要求,遵循指标体系设立的相关原则,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5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的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积极运用价格杠杆,着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的价格矛盾和问题,要求运用价格杠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各项惠农价、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价格服务工作,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要切实为广大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使各种惠农的价格政策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从而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主要内容,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主旋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准则,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强现代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一致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主要有: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做好三大保障工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