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引起人类深刻的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引发资源危机的同时催生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而言的,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用的一种反馈流通的经济方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目标,相同背景下也诞生了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是指在整个闭环物流的各个环节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形成资源、绿色产品、绿色消费有机结合的循环物流系统。从其本质上来看,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共生型物流与资源节约型物流的统一。本文从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关系入手,分析绿色物流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探索出循环经济下物流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绿色营销——21世纪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经济增长的是资源浪费与短缺、环境污染的生态恶化问题,由此理论界提出了风糜全球绿色营销。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特点,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绿色经济"是一种不损害环境、不过度消耗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发展与生态双丰收的经济,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希望。发展"绿色经济"需要理解"绿色经济"的内涵,明白"绿色经济"的意义,最终寻求"绿色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经贸导刊》2004,(17):28-29
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从当前世界发展趋势看,资源供给不足将成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采纳,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我国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日益明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尤显重要。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云敦 《商》2013,(8):195-195,184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建筑业也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在发挥着其重要建设作用的同时,也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绿色建筑由理念逐渐应用到实践中来,逐渐发展并形成较完善的设计方法和评估体系。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趋势。因此,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为出发点,从笔者个人的角度,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随着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绿色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理念的不断提出,各地方政府和人民也更加注重社会生态人居环境治理,通过引进人工智能灌溉、温湿度调节、农产品溯源等技术及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化高效智慧型农业。循环农业指在农业系统中采取农牧结合等资源往复型活动,以实现节能减排及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再利用(Recycling)、减量化(Reduction)、资源化(Resourcing)的"3R原则"正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遵循的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7.
梁娟 《商业时代》2012,(33):144-145
2008年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绿色经济从此成为当前世界环境与发展领域内新的趋势和潮流。山东经济"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规模巨大的压力下,山东省必须根据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精神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体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府层面应注重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加快立法、推动政策支撑,山东省未来应重点在政策层面构建绿色投资体制,鼓励进行绿色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第二,企业在拓展绿色经济市场中要抢占制高点;第三,绿色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建议·判断     
<正>克鲁格曼:全球经济复苏还需两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表示,全球经济虽已避过第二次大萧条,但距离复苏最少还需两年。各国政府有必要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措施,否则全球经济很可能有如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失落十年"般,长期陷入经济低迷中。他表示,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从而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经济(吴季松,2005)。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特征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在各行各业的深入,逐渐形成"绿色经济"的新模式。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的行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也占据前茅。如何推动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究绿色经济给建筑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将对相关问题做出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1.
张毅 《成功营销》2009,(2):120-121
上世纪20年代,经济学家乔治·泰勒发表了一个很有趣的“裙边理论”,即女人裙子的长度和经济的繁荣程度呈反比。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女人会穿短裙,以展示自己的长筒丝袜;经济状况糟糕的时候,女人会把裙边放长,以掩饰没有穿长筒丝袜的窘迫。在那个丝袜还是奢侈品的年代,这种说法曾一度很流行。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山西经济发展依靠能源、资源,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提出的背景下,依靠能源、资源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不符合该背景,为破除"资源诅咒",实现山西经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引入绿色债券,为新能源清洁产业发展助力、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助力,助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在分析相关绿色债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先进的制造技术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在计算机集成制造和并行工程的基础上,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虚拟制造"。  相似文献   

14.
孙新章 《江苏商论》2003,(9):156-157
传统会计侧重于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将环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纳入会计研究的范围,如何反映环境和资源问题,并使环境和资源信息最大限度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引起了会计界的研究兴趣,出现了绿色会计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场》2008,(7):38-39
<正>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认为无固定期合同"结果是维护懒人"。张以自己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任教职的经  相似文献   

16.
绿色税收是中国应对资源紧缺、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绿色税收政策,但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回顾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历史沿革,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动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绿色税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绿色税收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绿色产业肩负着宿迁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重任,同时承载着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和谐发展的非经济任务。宿迁市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理念。本研究结合宿迁市绿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代服务业效率低下、创新不足、绿色化水平较低、物质资料生产循环过程存在低碳短板现象、缺乏推动主导产业链式发展的关键项目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将地方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汇聚成产业发展的凝聚力,借助"互联网+"促进并协调宿迁市绿色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带动宿迁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议农村经济的“绿色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霞萍  翁志勇 《商场现代化》2008,42(10):280-281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提出,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既要发展农村经济,也要关注农村的环境问题。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环境并不理想,资源盲目开采利用现象严重,污染排放问题突出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增长"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使农村经济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源诅咒”论:一个值得商榷的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诅咒"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核心思想就是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即使从中国省级层面来讲也是如此。这一理论存在的相关概念混淆,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简单化,以至于将资源诅咒错误地看作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商》2016,(2)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要求,并对其做出了解释,其中在资源环境约束方面,是"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在技术创新、资金支持、民众绿色发展意识和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障碍,这就需要政府、群众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绿色经济"的健康发展,并通过提高民众的绿色消费意识,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化,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