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运用连环替代法将2000年-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各个构成要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要素中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并对这些因素影响程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收入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机会公平,通过采用1989年至2009年CHNS数据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强弱进行考察后发现: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农村中间阶层更易向下流动,更易跌入社会的底层,而难以跻身于高收入阶层;受教育年限、年龄等因素对收入流动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政府应在完善劳动力市场、增加教育支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收入流动性,改善收入不平等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1986-2011年行业宏观数据,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性指数对我国行业收入流动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并且行业收入流动性质量不高;影响行业收入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行业垄断程度、行业人力资本和行业层次水平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高位徘徊、消费结构二元并行格局的研究要突破收入数量视角,从收入性质视角予以深刻剖析。基于经典消费理论核心思想,引申出收入的暂时性、流动性、相对性、可预期性和跨期支配性等性质,并采用1991—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收入量既定的条件下,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向上流动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才能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农村居民对正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倾向于抑制,而对负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则存在棘轮效应;农村居民收入跨期支配性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弥合效应。因此,在增加农民收入数量的同时,也应注重其收入性质的改善,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5.
使用1997~200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基于面板协整模型,对财产性收入增长、市场化进程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利于缩小中国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则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从交互影响看,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强财产性收入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效应.对不同地区而言,上述影响从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6.
收入流动将对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收入流动性结构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优化收入格局。基于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在2010—2012年、2012—2014年和2014—2016年三个时间段,整体样本、农村样本和城市样本家庭收入流动的向上/向下比率均大于1,表明当前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结构合理,有利于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虽然低收入层级向上流动的几率较大,但高收入层级(尤其是城市地区)固化的现象也较为显著;长期来看,居民受教育水平和幸福感的提高有助于防范家庭收入层级向下流动。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而非农收入占比不断上升。采用我国2000--2011年30个省区有关数据的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家庭经营收入反方向变动,与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同方向变动,但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家庭经营收入具有依赖性,且文化程度越低,依赖性越强,而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家庭经营收入具有显著的排斥倾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而高中文化程度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资性收入将取代家庭经营收入成为我国农民收入的主体,而要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就必须提升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城乡收入比自2007年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该指标表明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正在逐年缩小,总体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拐点。但城乡收入比的指标过于粗略,很难准确反映出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和变动趋势。文章采用泰尔指数系统测度了湖南省1997~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并进行分解,同时以σ收敛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持续扩大、对总体居民收入差距仍旧贡献最大、未来发展趋势没有明显收敛,难以得出湖南省总体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拐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国内旅游消费为研究目标,先采用简单模型分析收入与其关系,随后逐步引入代表收入分配结构的基尼系数与代表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其对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并以上海和南宁两个城市为例,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在经济发达地区,收入的分配结构对旅游消费产生的影响较大;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收入主要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化来影响旅游消费。将上海和南宁进行对比,也可为推动后发达旅游城市的消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确定了不同条件下房价收入比的合理上限,然后根据辽宁省及各主要城市2004—2009年房价变动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了基于存量房市场、新增住房市场和不同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形成立体化的度量房价增长是否合理的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总体上房价增长稳定,与居民收入基本保持相同的步伐,房价收入比在这6年时间里比较稳定,但部分城市房价偏高,尤其是大连,已超出了居民的可承受范围,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泡沫,需要引起相关地方政府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了反映山西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的两个指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收集了山西省1978年—2003年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分析。在对山西城乡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以期能有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微观模拟方法,从收入分配的视角分析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在提出基于收入分布函数的税制效应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对2011年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进行静态比较和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此轮税改符合税收公平原则;由税改导致的收入差距功能减弱、财政收入损失将由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弥补;税制的收入分配效应、财政收入效应、税负的公平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历史趋势,当前新税制将在2016年左右打破税负公平,成为改革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13.
在收入远远高于长沙的北京、上海,2元左右的啤酒随处可见而长沙市场里的常见啤酒中,即使最便宜的啤酒都要3.5元。为什么长沙没有低端啤酒?是谁杀了低端啤酒?  相似文献   

14.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波动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借鉴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波动贡献的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收入波动之间,以及农民收入中各部分收入波动与农民收入波动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且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其次依次为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等因素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农民收入中各部分收入的波动对农民收入的波动均没有明显作用,农民收入波动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运用我国部分省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组数据,初步测算了个人因缴纳所得税和社会保障费而产生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测算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年份和省份,收入再分配效应都是负值,说明各省的收入再分配非但没有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实证研究中,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和面板PCSE方法对全部样本和按收入分组的两个分样本进行的检验表明,在低收入组,政府财政收入状况是决定收入再分配水平的主要因素;在高收入组,宏观经济波动、经济体制状况、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失业率和收入不平等是影响再分配的重要因素。分位数回归显示,在收入再分配程度低的地区,再分配对宏观经济波动、人均收入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状况更加敏感;在收入再分配程度高的地区,再分配对分配之前的收入不平等、经济体制状况、城市化水平及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6.
<管子>中包舍了丰富的收入分配思想,其中对收入分配的原则、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危害和解决途径都有一定的论述.本文对散见于<管子>各篇章的关于收入分配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结合中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实状况分析了<管子>的收入分配思想对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构成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构成和影响因素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的贡献额度不断增大,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贡献额度逐渐减少。本文以1990年到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为例,对三者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劳动力转移、土地对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不同构成成分,具有显著的影响差异;并得到三个推论。  相似文献   

18.
当下,中国经济内外交困,下行压力较大。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为7.6%,创三年来新低。经济发展已难掩收入分配问题,过大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已引致经济转型困难、社会心态失衡、投机心理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收入分配改革迫在眉睫,且已经到了必须"跑赢"危机的关口。从2004年收入分配改革开始启动调研至今,国家已采取多项措施对收入分配进行调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但欲"南辕"却北辙"",两个比重"非但没有提高,反倒继续下降。2004年-2008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50.6%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尽管始自1978年的改革使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但地区间城镇、农村的收入差距仍处于较低水平。然而,恰恰是这种低水平的地区收入差距的背后却伴随着地区间机会不均等的进一步恶化,整个区间收入流动性逐渐下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间农村的两极固化格局已经形成,而城镇也呈现单极固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地区间收入差距将持久存在。而且,地区间收入差距与收入流动性呈现协同变化特征。因此,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扭转地区间机会不平等局面,增强地区间收入流动性。  相似文献   

20.
非税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财政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1991年到2010年二十年的非税收入数据分析,得出我国非税收入的规模、增长速度和结构现状,找出发展不合理之处,并针对目前我国非税收入的现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为我国非税收入改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