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一年前的双氯氰胺事件仅仅给恒天然这个全球乳业的优质偶像抹上了一个"污点",此次的"肉毒杆菌"事件则无疑相当于一次几近毁灭性的打击,不然新西兰总理也不会表示要亲自到中国进行解释。恒天然事件已变成新西兰举全国之力试图度过的一场危机。这场危机起始于恒天然自曝工厂管线被肉毒杆菌污染,导致部分乳清粉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紧接着就是启动召回、道歉,到目前为止,恒天然的危机处理意识和措施都与其世界500强企业的定位相符。  相似文献   

2.
新西兰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被曝出已经两周,受污染产品的召回和后续处理依然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事件发生后,所有涉事企业均表示召回可能受污染的产品并销毁。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目前可能受影响的产品已经全部召回,但并没有明确表示召回产品是否已经销毁。8月2日恒天然透露,新西兰本地工厂生产的一批38吨浓缩乳清蛋白粉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并公布了涉及的4家中国企业,分别是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公司。8月3日,多美滋发表声明称,8月2日,获知一些多  相似文献   

3.
科学看待肉毒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标准化》2013,(10):27-28
本期话题: 本期涉及的是有关食品中肉毒杆菌污染的问题。今年8月,新西兰恒天然品牌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倍受关注,从8月2日恒天然自曝家丑,到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证实为无毒生孢梭菌,虽然这起轰动一时的事件最终以虚惊一场而结束,  相似文献   

4.
看质监     
新西兰进口乳品再陷质量门原料硝酸盐含量异常近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中国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新西兰Westland公司进口的乳铁蛋白中被检出硝酸盐含量异常。这是继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后,新西兰进口乳品原料再次被查出质量问题。经核查确认,涉及的新西兰产品中共有390千克输往中国用作乳品生产原料,均未进入流通、消费环节。  相似文献   

5.
晓真 《上海质量》2013,(8):68-69
对国产奶粉失去了信任,中国内地妈妈只好转战香港。在香港遭遇了禁令,妈妈们只好认命,在内地选购高价洋奶粉。不料,高价品牌洋奶粉也不保险,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出现——8月2日,世界第6大乳品生产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称该集团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娃哈哈、多美滋、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进口了涉事产品,可口可乐的产品也在受污染之列。  相似文献   

6.
继奶粉"肉毒杆菌"事件之后,新西兰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公司8月11日再被曝光两批次奶粉涉嫌农用化学品"双氰胺"污染,在斯里兰卡已被召回。"洋奶"也不可靠了吗?@穿越沪深港:过去常说"爱祖国,用国货",如今变成"爱自己,用洋货",尤其是关乎婴儿生命健康的奶粉,没有经济能力的人才会被迫用国货。即使最近爆发新西兰毒奶事件,依然没有改变民众追捧洋奶粉的心态,肥水注定流入别人田,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相似文献   

7.
恒天然又摊上大事了.8月2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这些产品有中国进口商涉及.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4家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产品的企业名单,包括娃哈哈、多美滋等品牌.恒天然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在8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国消费者公开致歉,许诺48小时内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最近风光一时的洋品牌奶粉在中国市场先后遭遇两大劫难,先是新西兰奶粉出现肉毒杆菌事件打破了洋奶粉的质量神话,后有中国祭出反垄断之剑,洋品牌奶粉应声下调价格。人们不禁会问,这是否会是中国奶企反攻的难得良机?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肉毒杆菌最近,又一起涉及婴儿奶粉的安全问题浮现,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8月初发布声明称,该公司一条乳粉生产线遭肉毒杆菌污染,2012年5月以来生产的约40 t浓缩乳清蛋白原料可能含肉毒杆菌。这些受污染的乳粉被提供给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制造商,涉事产品估计达到900 t,有部分是婴儿奶粉。中国地区涉事品牌多美滋、娃哈哈、可口可乐等均已迅速下架召回,但已有部分早已流入市场甚至已被消费。而由于"肉毒杆菌毒素"的剧烈毒性,这条消息迅速占据了近国内几乎所有媒体的头条。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正当国家相关部委大张旗鼓整合国内乳业、大力扶植国产奶粉行业之际,国内乳业再次迎来新一轮"奶荒",由此助推国内乳品价格上涨。而这一轮奶荒正赶上新西兰恒天然乳蛋白粉因"肉毒杆菌事件",国家对新西兰原料奶粉停止进口,而且限制进口仍未解禁,之前大量进口新西兰便宜奶粉的企业部分转用国产奶源,这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国内原奶供应的紧张。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7!8月份,高温湿热,原奶比平常产量下降2/3。本刊从乳业行业拿到的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奶牛存栏在逐渐增长,但是7!8月份  相似文献   

11.
8月3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通报,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一工厂发现其2012年5月份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部分原料销往中国。8月4日,经国家质检总局确认,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使用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涉事企业均发表声明表示,对涉及的问题产品采取追溯、召回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毒蜜饯到毒茶叶、从勾兑老陈醋到白酒塑化门、从防腐剂果冻到假羊肉疑云……食品安全事件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踵而来的负面消息不禁让人们"谈吃色变"。近期,"洋奶粉"事件让一向对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早已习以为常的普通民众的神经再一次绷紧,之前涉嫌价格垄断一事还未尘埃落定,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却又发布这样一则消息,该公司的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检出肉毒  相似文献   

13.
"毒奶粉"又成为了新闻热点,这次是因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部分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曝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相关产品已出口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那么"肉毒杆菌"奶粉究竟有多毒?1.毒在哪里恒天然集团3日发布的公告中说:"(对浓缩乳清蛋白粉的)检测显示一个样本中可能存在肉毒梭状杆菌,它会产生肉毒素。"由于这批乳清蛋白粉被进一步用于制作奶粉等产品,人们又用"毒奶粉"来称呼此事。  相似文献   

14.
始料未及的三鹿破产,意味着恒天然8.64亿元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恒天然从投资三鹿的失败中学到了什么?因为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恒天然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作为新西兰最大的跨国公司、世界上第六大的乳品巨头,曾持有三鹿集团43%股权的恒天然在华似乎一直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5.
破解当今世界的食品安全困境,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经济全球化特征的监管体系——有力度、有规模、常态化、机制化。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炸响一记"惊雷"。该集团自认从其一家工厂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消息发布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迅速公布了可能受此事影响的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目前,有关部门正开展检测、封存工作,相关企业也在对问题产品采取追查、召回等措施。尽管恒天然集团迅速展开危机公关,重申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但是此事对该公司乃至整个新西兰乳品行业的冲击显而易见。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评论所指出:"即便中方没出台全面禁令,新西兰乳制品在中国的形象也面临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这些天,新西兰恒天然污染奶源产品引发了国内奶业市场一次大震动,许多洋品牌奶粉企业都被牵扯进来。正所谓祸不单行,包括恒天然在内,几家涉事洋品牌企业还遭反垄断调查,其限制经销商行使正常价格竞争的做法被查实,因此被国家发改委依法处以6.7亿元人民币的重罚。洋品牌奶粉企业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且干着价格垄断的勾当,这让它们多年高大鲜亮的形象一落千丈。事实上,在此之前,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形象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诸多曾经不可一世的世界知名品牌因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被揪出来,接受中国消费者的诚信拷问,成为示众的对象。比如,某世界500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震动了全国,影响波及海外,受到广泛关注,这次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生产的信誉,动摇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使得三鹿集团这样从事儿童配方奶粉研发几十年的企业轰然倒下,整个乳品业的生产和经营遇到  相似文献   

18.
一个行业性的问题,一个枪打出头鸟的问题,一个考验危机公关的问题,温驯的三鹿——请别只会说这是个问题!一则吃三鹿奶粉导致幼儿肾结石的新闻把一直坚守质量牌的三鹿打的晕头转向。对于不擅长品牌运作和资本运作的三鹿来说,产品质量是它最宝贵的根。不仅三鹿重视质量,连它2005年引进的合作伙伴——恒天然也是国际业界响当当的技术派。现在,根松动了,三鹿的焦虑可想而知。其实,这次的问题并不仅是三鹿独有的,三聚氰胺游弋于整个奶  相似文献   

19.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3,(10):68-69
中国市场暴增的奶粉需求让大洋彼岸的新西兰应接不暇"并不是你在这里种下一颗种子,它就可以长成我们新西兰(产品)的模样。"坐在新西兰最大食品检测机构Asure Ouality的办公室里,远道而来的中国参观者渐渐流露出失望神色。"听他们的介绍,监管也并不比我们严格啊。"一位参观者低声对同伴说。这样的声音被反馈到负责讲解的质量主管Barney耳中,他停下来转身说道:"要知道,在新西兰,我的亲人在这里,我的社区认识我,如果我弄虚作假,只能卷铺盖卷滚蛋了,得去澳大利亚找工作了。但是,"这位皮肤黝黑的印度裔主管对着参观者微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日前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杆菌的情况,为杜绝问题原料进入南宁市经开区食品生产环节,南宁市经开区质监分局对辖区内含乳饮料生产企业进行了紧急检查排查。该局对辖区内的广西东蒙乳业有限公司、广西皇氏甲天下食品有限公司、南宁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广西壮壮乳业有限公司、南宁市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五家含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全面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