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上了三个台阶,目前粮食总产量已突破5亿吨大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年际间生产不稳定,具体表现为供需失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供需曾出现三次“卖粮难”和三次“买粮难”。根据国家计委农经司、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我国粮食供需的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的粮食供需矛盾一般是由粮食生产波动引起的。因此,一旦生产滑坡,就引起需求紧张;而一旦大丰收,消费又不能适应,很容易导致卖粮难。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科学地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特征,掌握我国粮食生产波动规律,便于…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受不同区域气候与地质条件的影响,各个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粮食生产区域。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农业耕地数量逐渐缩减,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面临较大压力。粮食生产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对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对当前国内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在保证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基础上,提升国家粮食生产总体产量,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粮食生产波动的本质是粮食生产发展变化规律问题,分析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有利于降低粮食生产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H-P滤波分析方法对1978—2017年中国粮食生产的长期和短期波动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粮食总产波动对单产波动最敏感,对三大作物中的水稻波动最敏感。根据波动特征,粮食总产的短期波动可分为4个阶段。制度变革、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市场走势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面积、单产以及总产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时期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成因有所差异。[结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新一轮下行压力,需要警惕国内外粮食市场异常变动;粮食生产波动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粮食总产波动的波幅较大且波峰绝对值小于波谷,持续稳定增产难度较大;防范粮食生产超常波动,首先要防范水稻生产超常波动;粮食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即由于国际市场大宗粮食品种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粮食价格有下降的趋势。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粮食国内供给将会下降,但是由于中国的粮食生产特点,即粮食生产者数量多、规模小、粮食商品化程度低再加上粮食自身的特点,其用途的多样性,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本文试图从粮食生产波动来源,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来讨论粮食生产波动。一、粮食生产波动来源…  相似文献   

5.
粮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特殊产品,粮食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中,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常会出现粮食的“多”和“少”。问题在于如何正确认识粮食生产波动的客观规律,及早采取措施,特别是在“多”之后如何采取措施,和尽可能地把“少”减轻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6.
一、粮食安全形势的历史回顾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对世界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的供应水平以不断增强自身的粮食安全程度。1949年~1978年,粮食总产量由1132亿kg上升到3048亿kg,增长169%,均远远超过解放前的水平,粮食自给率达99.40%,这是一种高度自给粮食安全战略。1978年以来,是中国经济取得高速增长和发展的时期,1979年~2003年粮食总供求基本上同步增加,虽有五次波动,但这是在人口增长率下降和人均收入增加时而出现的,与1978年以前不可同日而语,表明粮食安全状况得到改善。通过农村经济体…  相似文献   

7.
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粮食供求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这是一个根本性转变 ,给粮食的生产、销售和储备带来了广泛影响 ,使粮食安全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正确分析这些影响 ,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对于防止放松粮食生产 ,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粮食总量出现了相对过剩自 1 995年以来 ,我国农业连续丰收 ,粮食出现了相对过剩。对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 3个方面得到验证。1 .粮食年产量大于消费量。按照“九五”计划要求 ,到 2 0 0 0年我国人口将控制在 1 3亿以内 ,粮食总产量要力争达到 490 0亿公斤 ,以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实际…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作通讯》2004,(2):46-46
我国的粮食需求增长缓慢,总需求相对稳定。而粮食供给则波动较大,它受到四个周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粮食问题一直为世人瞩目,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清决定的。中国一旦在粮食上出了问题,任何国家也无法解决这个大难题。所以我国在粮食供求平衡上必须要有长期的足够的忧患意识。一目前,我国的粮食供求处于相对紧张的平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供求平衡将面临许多不利因素:1.人口因素。我国的人口已突破12亿,按照前10年我国粮食年人均占有量380公斤计算,全国每天消耗粮食达12.5亿公斤。1994年,我国人D的自然增长率为11.ZI%。,到200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13亿。如果从Z000年起,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那么到20ic年人口…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对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稳定粮食价格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补贴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明显,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相对不够;二是目前粮食价格还没有完全反映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三是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稳定发展粮食产业的基础不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