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刘晶 《时代经贸》2013,(20):1-1,3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不断在扩大。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既不是生产成本的差距,也不是市场占有率不足,而是我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准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要成长为具备真正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关键就是要与国外领先产业领域内的先进技术要素接轨。对中国企业而言,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成长为全球先进跨国公司的有效且快速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胡序勇 《时代经贸》2009,(11):70-71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建立中国跨国公司的前提。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应如何适应“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制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产业和技术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兼论中国的跨国公司战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以跨国公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论述的主线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 ,必须进一步引进跨国公司投资 ,同时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 ,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提升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技术是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关键因素,全球跨国公司都在不断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阶段的重要缺陷是缺乏核心技术优势.在我国日益增长的国家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推动下,充分利用"走出去"进行技术提升,应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每行内依次为文章题目、作者、发表期号以及在该期的页码)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北京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与思路张华雨126从斐济中资企业看我国企业“走出去”杨亚沙130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对“走出去”的启示寇鲁林133全面推动“走出去”战略加速实施吴喜林34适时调整战略措施促进增长方式转变——2004年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述评邢厚媛382004年全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30强312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的通知313铸中国水电建设第一品牌建跨国经营大型企业集团——走向世界的中国水利水电建…  相似文献   

6.
一、绪论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不断在扩大。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既不是生产成本的差距,也不是市场占有率不足,而是我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准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要成长为具备真正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关键就是要与国外领先产业领域内的先进技术要素接轨。对中国企业而言,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成长为全球先进跨国公司的有效且快速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时期,中国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遍及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8.
徐昂 《经济研究导刊》2014,(23):264-266
跨国公司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载体,其数量、规模和实力已逐渐被看成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象征。随着我国逐渐从"引进来"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向积极"走出去"的战略决策转变,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全球跨国公司以及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预测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景,并针对当前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不足之处提出有利于其"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钟南 《生产力研究》2005,(7):156-158
对外直接投资在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由直接投资引起的市场分割拓展了跨国公司规模优势的作用空间;通过建立内部化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善了组织结构及其效率;海外串谋的可能性增加,导致跨国公司市场力量的稳定性提高,进一步巩固或提升了跨国公司固有的市场地位;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实现了价值链的重构与优化;东道国为跨国公司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的竞争力。文章最后还结合中航油巨亏事件分析了如何规避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国际直接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选择,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方向,有利于我们调整对策,掌握“走出去”发展的主动权。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当前,跨国公司把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重组、精干主业、分离主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的重要目标,在业务重组、管理变革和积极发展战略联盟等方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1.跨国公司的业务重组跨国公司的业务重组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方兴未艾。近年来,世界排名前列的跨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要求企业要实行对外投资战略,强调企业要“走出去”。从我国资源现状看,实行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更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资源型企业对外投资动因,充分发挥政府和资源型企业双重优势,对我国资源型企业实行对外投资战略,实现资源型企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毅 《时代经贸》2009,(10):83-83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跨国并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及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跨国并购已经取代新建投资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FDI)的主要方式。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也参与到并购行列当中。在党中央提出要“走出去” ,运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之后 ,不少中国企业把海外并购当成国际化的快速通道。本文从目前中国的并购现状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企业应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时代正在到来。文章从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基准,明确了我国今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走向,最后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董蕾 《时代经贸》2011,(12):75-76
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的第一支柱产业,并且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一方面,电子信息企业迅速崛起,其对外直接投资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相当少,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是空白。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增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宋维佳 《现代财经》2005,25(11):58-62
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既是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内在要求,又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正确地选择投资区位,是我国企业“走出去”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区位优势是实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本文旨在通过FDI的流量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合理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模式的现状截止2005年,中国企业累计的对外直接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境外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等多种方式的对外投资取得积极进展。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走出去”模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中国FDI的国际竞争力与环境保护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和我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在全球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中国也重视国际环境合作和制度建设,鼓励境外投资企业严格履行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和谐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浅谈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发展严重放缓。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关键在于规避风险,抓住发展的机遇。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之路,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作为经济单元的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获取利益的要求,促进了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发展.1998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走出去"战略实施几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