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所谓公司治理,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公司治理是一套控制公司经营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因素构成的系统”;“公司治理是公司资本供给者保证其投资收益的方法”;“公司治理是一个事后分配公司所产生准租金的约束体系”。这3个定义实际上反映了公司治理的3个方面:第一个定义说明公司治理的形式和内容;第二个定义说明公司治理的目的;第三个定义指公司治理的机制。归纳起来,公司治理实际上是一套为了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由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机制所构成的系统。其中,其它机制主要是指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股东监督机制和上市公司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至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大致可以分为间接和直接方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梳理我国机构投资者和控制性股东掏空行为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文章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界定,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及各研究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控制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并给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它们放弃了用脚投票的“华尔街准则”,转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股东积极主义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自身实力的增强和政府管制的放松,并对公司治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之路依然存在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4.
5.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美国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 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与行业相关的公司治理,探寻适应于所属行业的最佳公司治理行为;二是一般性公司治理,主要涉及股东、董事、经理层关系和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壮大,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是扮演何种角色已成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利用2004~2007年沪深两市机构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越高比例的机构持股及长线机构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表现为投资者角色;与预期相反,短线机构也表现为投资者角色。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机构表现出投机者或投资者角色,主要由其在公司的持股比例决定。现阶段应积极推进公司持股的机构化和机构持股的长期化。 相似文献
7.
8.
上市公司要为股东创造价值。在不久前召开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CEO论坛上,与会代表热烈地议论着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9.
10.
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引导促进其积极介入公司治理,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的一个有效而又现实可行的途径。因此,研究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角度出发,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治理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化进程中,往往通过减少股权集中度的方式提高国有企业的价值。以国有上市公司公布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东亚华人家族企业制度的协同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知识、网络、治理之间联结的角度,提出企业制度分析的协同演化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华人家族企业制度的比较分析中,以揭示东亚华人家族企业制度与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差异和不同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照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特征,着重从股权模式、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机制和机构投资者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中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形成真正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内涵的运作机制,导致内部治理弱化,强化了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考察人力资本如何对产出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教育水平、员工工资水平和管理层持股对产出有显著积极影响;高管任期对劳动力产出弹性的影响也非常大。 相似文献
15.
企业研发投入与实际绩效:破题A股上市公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研发(R&D)投入是一项高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战略行为,但高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并不意味着研发投入总是以失败告终,研发投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督管理等制度因素。从企业绩效角度考察企业R&D投入效率,以及考察制度环境和所有权安排对企业R&D投入绩效的影响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和合适的所有权安排有助于提高企业R&D投入的绩效。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形资产与企业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文章对西藏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西藏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经营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家族控制、治理框架与政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家族控制增长路径的基础上,运用代理理论阐述了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中外部股东与家族控股股东之间存在的主要代理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国特色的股权割裂、东亚管理文化与转轨经济特征三个维度的治理框架以及具体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社会当前持续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转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当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现的问题及其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监督约束作用、规范财务报告体系和内容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实状况、变化趋势与决定因素:1999~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9~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全样本面板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实状况、变化趋势与决定因素分析表明,中国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总经理的薪酬决定基本遵循了市场的决定逻辑,治理机制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垄断性行业上市公司总经理的薪酬由于行业的行政性垄断性质,使其在决定机制上偏离了市场原则,尽管其利用政治激励等方式使其薪酬水平在绝对意义上相对较低,但这一措施却扭曲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正常作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政府控制特别是中央政府控制,由于其委托-代理链条的延长,使企业高管薪酬比私有产权控制企业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