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在细粒径矿石成分分析基础上,将生物技术引用到泥矿的浸出研究中,通过有菌与无菌条件下的充气搅拌对比试验探讨细粒径矿石铀浸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细菌充气搅拌浸出方法从细粒径矿石中提取金属铀是可行的,提高了铀的浸出率,并缩短了浸出周期。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南方某铀矿该矿石进行室内以氯酸钾或菌液作为氧化剂的柱浸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浸出周期较长,耗酸高,属难浸铀矿石。微生物浸出比化学氧化剂浸出耗酸仅高出0.14%情况下提高浸出率2.24%,缩短浸铀周期30天以上。综合浸出周期、浸出率、平均铀浓度等指标及工业化实际条件,认为微生物浸出方式可以作为该矿石的浸出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50天的静态浸泡实验,模拟深层埋藏的尾矿和地下水层静态处于共存状态下,探究尾矿中铀和硫酸根离子的释放过程,以及粒径对铀尾矿中主要污染物的浸出过程、浸出速率和浸出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粒径对尾矿中主要污染物的浸出速率影响较大;粒径对铀尾矿中铀元素浸出过程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作用;硫酸根离子溶出的过程和稳定性都没有明显受到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16):255-257
论文以陕西商洛地区某高碳质金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焙烧-氰化法对高碳质金矿石进行金的浸取。分别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氰化钠用量、浸出时间对矿石中碳、硫脱除率及金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选定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2h的条件下对原矿石氧化焙烧,矿石中碳的脱除率可达89.47%,硫的脱除率可达87.83%;在上述条件下,将焙砂冷却磨细至-200目~92%后氰化浸出,在浸出过程液固比2:1,矿浆p H=10~11,选取煤油用量400g/t,氰化钠用量400g/t,浸出时间18h的优化条件下,金的浸出率可达91.2%。  相似文献   

5.
某锰银矿中Mn、Ag的品位分别为13.28%、3.15×10^-2%,矿样中Ag70%左右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锰矿物中。文章先对矿石进行预处理,确定锰浸出的最佳条件,然后对预处理后矿石进行银浸出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矿样用8%的H202及10%的H2SO4处理后,锰的浸出率达到80.1%,用1%的Na2S2O3对预处理渣进行Ag的室温浸出,浸出时间60min,液固比5mL·g^-1,银的浸出率为87.6%;对比实验表明,原矿未经预处理时,直接用NaCN或Na2S2O3浸出,Ag浸出率不高于50%。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7):182-183
根据穆利亚希湿法冶炼厂生产工艺的特点,研究了搅拌浸出工艺段各个工序直收率及总回收率的计算方法。本方法可应用于穆利亚希湿法冶炼铜工艺过程中搅浸车间铜的理论回收率(直收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伊文华 《活力》2010,(5):51-51
溶剂沸点范围决定了浸出温度,浸出温度直接影响浸出效果。在油脂加工过程中,随时测定掌握溶剂油沸点范围,对控制浸出温度,提高浸出效果,降低溶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西某铀矿采冶厂为研究对象,较详尽地探讨了铀矿采冶中影响浸出剂浓度的相关因素,浸出剂在矿石中的耗损情况、计算方法。阐述了降低产品杂质含量和提高产品品位的工艺技巧,提出了适合铀矿生产的工艺流程,对我国的铀矿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浸出效果的取得与溶剂沸点及浸出温度有着非常直接的因果关系,浸出的温度是由溶剂沸点的范围来决定的,而浸出效果又与浸出温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浸出温度对浸出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对油脂进行加工的工序中,对溶剂油沸点范围的细致并认真的检测,对浸出温度的掌控有着积极意义。并能够进一步的对浸出效果进行加强,进而降低溶耗。  相似文献   

10.
黄祖飞 《企业导报》2012,(12):270-271
本文介绍采用残液中和沉铟-硫酸低酸浸出铟-铁粉还原除杂-P204萃取回收铟工艺,以及试验原理、试验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7):100-102
本文以羊拉铜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羊拉铜矿由于经过多次中、低温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矿物成份较为复杂,铜矿物的嵌布粒度不均匀,并且氧化率高,导致选别难度极大。综合相关文献,从浮选工艺流程、浮选药剂、浮选设备、酸浸、微生物浸出等方面对羊拉难选铜矿石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地浸采铀是一种非传统的新型采矿技术,主要适用于砂岩型铀矿。为此,研究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的可行性,提高浸出效率成为重点。本文全面地从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对地浸采铀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这对砂岩型铀矿的开采评估提供了参考,同时对地浸采铀的浸出率和资源回收率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17):150-152
以电子工业水处理污泥为实例,通过改变浸提剂种类及液固比研究了污泥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浸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醋酸缓冲溶液为浸提剂时重金属的浸出率显著高于纯水及硫硝混酸浸提剂;由于吸附或共离子效应,不同液固比对浸出结果影响显著,较高液固比时浸出率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9,(24):272-273
针对贵州安龙某金矿山矿样特点进行了硫代硫酸盐法浸金工艺研究,考察了硫代硫酸钠浸金体系中各个因素对浸金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7 mol/L,氨浓度1.2mol/L,pH值为10,浸出时间为5h,浸出温度为45℃的此条件下,金浸出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当前很多公司都面临着现有生产工艺大量洗水难以平衡的问题,为此,对生产线浸出渣进行逆流洗涤试验,探求较佳的洗涤工艺参数,有利于生产顺利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试验组进行了相应的浓密逆流洗涤模拟试验,并取得一定效果,希望实验效果能对同类公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史梦顺 《活力》2010,(4):132-132
浸出油厂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能源主要有溶剂、煤炭、电力和水,这几项能源的消耗在油脂加工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降低能耗不仅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能源,而且也是降低成本增加赢利的重要措施。下面就油脂浸出生产的节能途径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以高铁硫化镍精矿为原料,采用富氧加压工艺浸出铜、镍。研究液固比、硫酸浓度、氧压、温度与时间等条件对加压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粒度为-270目占95%以上,平均粒度为17.25μm的精矿,在LS=3:1,硫酸浓度50g/L,氧气压力12MPa,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镍、铜、钴的浸出率分别为:98.70%、80.30%、98%,Fe的浸出率控制在6%以下。  相似文献   

18.
李国柱 《价值工程》2011,30(22):32-33
洛坝金矿床矿石工艺类型为贫硫化物全氧化含金矿石类型,矿石中金矿物为自然金及银金矿,有害元素炭品位为﹥0.1%,金矿物粒度细小,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次为粒间金、包裹金;载金矿物主要为褐铁矿,粒度粗细不均,大部分粒度较细;通过对矿石质量研究,为选矿试验提供必要参数,并为矿床下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5,(24):204-205
本研究采用盐酸浸出黑色页岩中的硫元素,考察了反应温度,液固比(v/w),酸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硫元素的浸出效果的影响,根据实验条件,得出反应条件在20℃,液固比为4:1,盐酸浓度为1mol/L,反应时间为3小时的条件下,硫的浸出率达到38.38%。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7,(14):170-173
为了充分回收矿石中更多有价值的矿物,减少资源的浪费,文章以铁矿中伴生磷矿为研究对象,对原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采用BK420捕收剂对磷矿进行浮选研究。经过条件试验研究,在最优试验条件下进行闭路试验,获得的磷精矿中P_2O_5品位为34.65%,回收率85.38%的指标,实现了对铁矿中伴生磷矿的回收。最后对浮选产品进行检查和分析,绝大部分磷的损失主要集中在0.043mm以下较细的粒级,并提出了减少金属损失,提高磷矿浮选回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