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促销员的无礼引发消费者的心脏病,随之出现医疗费用的扯皮,面对卖场要么出钱要么清场的威胁,经销商如何处理而且处理得很漂亮呢?一次,在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卖场内.因为正值酒礼品销售旺季.场面异常火爆.我公司卖礼盒酒的促销员和竞争对手的促销员都死死地盯着自己的货.不放过任何一个销售机会。这时,一位老太太走过来说要买某品牌白  相似文献   

2.
张卫军  秦越 《糖烟酒周刊》2004,(50):B013-B014
近日,吉林省天天商贸的经销商张经理打来电话,讲述了自己遇到的难题:张经理代理的品牌在当地比较畅销,尤其是在酒店,但是最近一个新品给促销员开出了丰厚的薪金,自己的几个骨干促销员跳槽到了竞争对手那里,现在公司的管理上有些慌乱。  相似文献   

3.
卖场是服务行业特性比较突出的一个单位,顾客除了到卖场买到东西,还希望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卖场里为客人提供服务的除了自己的销售人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厂家的促销员。厂家促销员作为门店基层销售服务大军中的一员,在门店服务人员组成中占有一定比例,如何对非正式编制的促销员实施有效管理,使之工作能更具规范性,是门店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 对于诸位区域销售主管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如何在确保江山不失的情况下,销售业绩稳步上升。这方面的工作应该是销售上台阶的问题,笔者所抱的观点就是:彻底反思原有的销售思路,调整销售策略,强化工作落实。这项工作中应该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变,那就是如何把一线的销售人员从"局外人"转变成共度"一条船"的人。具体在终端卖场促销员管理工作方面,重点就是工资制度的调整。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回想我们大多从业务出身的诸位区域销售主管对促销员的普遍认识:素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4,(8):J004-J007
最近我的市场不太顺,销量出现了大幅的下滑,眼瞅着渐有起色的市场就这样夭折了,我真是不甘心。通过分析原因,我发现,一个新上市的竞争品牌对我的影响较大,不仅仅是它的促销力度大,更重要的是它在酒店安排的促销员个顶个地厉害,两军对垒之际常是我方落败,真是让人既气恨又眼馋。我决定不惜代价花费重金去“挖墙角”,但是却没有奏效,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促销员会如此忠诚。这下我发愁了。促销员是一线的尖兵,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品牌的销量。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我始终就十分重视,经常不断地组织培训讲课,为什么在实战中依然不如人家的有效呢?促销员培训究竟该如何做呢?如何让促销员更有促销力呢?恳请专家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前很多经销商都认识到,要想做到持续发展,关键是有一支高效的团队。因此,对业务人员的管理逐渐提上日程。促销员在终端销售中对销量的提升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打造能征善战的促销团队,是很多经销商的愿望,但很多经销商往往把对促销员的培训交给厂家来做,实际上经销商亲自做促销员的“培训导师”,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随着名烟名酒店成为酒企的促销关键阵地,很多促销员开始驻军在各个烟酒店。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话,“没有卖不出去的货,只有卖不出货的人”。而从名烟名酒店的销售情况也可以看出,好的促销员对产品的推广和销量能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激活促销员     
栗娟 《糖烟酒周刊》2007,(1):99-103
促销员管理一直是令王志刚头疼的问题。用他的话来说.是松不得也紧不得。管得紧了.或者是工资给的比对手低了,他们就可能眺槽;而管得松了,产品销量又上不去,花了钱没效果,这个尺度真的很难把握。眼看着春节前的销售旺季马上就到了。如何充分调动促销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把产品销量提上去,就成了王志刚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糖烟酒周刊》2004,(29):26-26
长城一直是广州、深圳市场上红酒消费的第一品牌,即使是在淡季,销售情况也不错。近日,记者在广州惠佳超市、深圳友友百货看到,长城又派驻了几个促销员,结合常年设置的堆头,使长城成为酒柜上最抢眼的品牌。据悉,中秋和春节是红酒消费量最大的两个节目,长城淡季上促销员是为了营造声势,为旺季到来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梁丞 《现代商业》2007,(9):68-69
前些天,与一位做商铺销售的朋友在一起聊天时谈起了他目前所操作的项目情况,他告诉我现在不做商铺销售代理了,改做招商代理了。我问:多大的商业面积?他说:不到八千平方米。问:那怎么卖到半道又不卖了呢?答:老板想自己长期持有,自己招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走进大卖场或超级市场时,常常能见到有人或手拿商品向消费者大力推介或紧随消费者身后絮絮叨叨.这些貌似商场售货员的人,实则是厂家在零售企业做终端销售的现场促销员.  相似文献   

12.
梁丞 《现代商业》2007,(5S):68-69
前些天,与一位做商铺销售的朋友在一起聊天时谈起了他目前所操作的项目情况,他告诉我现在不做商铺销售代理了,改做招商代理了。  相似文献   

13.
尹卫华 《商业时代》2007,(22):20-22
零售终端的重要性增加使得厂商处于供应链的弱势地位,厂商希望通过驻店促销员强化自己在零售终端的地位。零售商也急于改变零售店效率下降的现实,因此厂商促销员的出现也得到了零售商的许可。驻店厂商促销员给零售商和厂商均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过高估计厂商促销员的作用,那么促销员给零售商和厂商也将带来不少弊端。因此,驻店厂商促销员并不是改善工商关系的万全之策,零售商和除了客观评价促销员的作用,对他们加强管理之外,还应积极采用先进的零售技术即品类管理,深入推进双方的合作,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4.
我是国内某食品制造厂家的一级总经销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自己发展的二批商在各区域的发展参差不齐,除去地域的差别,我如何管理才能令二批商更好地加强销售?  相似文献   

15.
促销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系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建磊 《商业时代》2007,(13):19-20
本文对促销员的工作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从促销员的招聘、培训、激励和日常管理等四个环节系统梳理了目前促销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混乱的市场格局给家电市场带来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在一定的阶段内广告对销售的拉动作用变得比较微弱。广告把消费者送到了卖场的家电展台前面,但是用谁的产品把顾客从卖场里送走,则成了另外一回事。随着竞争的加剧,几乎每一品牌都在自己的展台前配备了自己的促销员,促销员成为卖场内混乱信息的制造者,也成为实现大量销售的直接推动者。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市场机遇。家电市场的销售已经从大单的批发转向了零买零卖鸡蛋似的单个挑的方式,即现在的市场已经进入了实际的阵地战与肉搏战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的力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卖场只是渠道的终端,行销就是按照用户的要求软化企业,软化产品等等企业系列要素,从而达到用户对自己企业和产品倾向性的改变,实现自己产品或者是服务销售的过程。其中的软化就是最大限度地采用健康、有创意的手法,调动、调整用户感情的过程,并且所有的软化过程大部分都将在网络的终端内完成,而这些终端基本上就是家电企业的主力卖场。剧场就是通过尽可能多的手段调动审美主体接受它所传达出的东西的一个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卖场与剧场有着一种异质但同构的特性。笔者想从自己的行销过程中的些许案例和体会来呈现将卖场作为剧场来运作而起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在工作忙得一塌糊涂。我们的销售人员接回来的项目都难做得要死。导致我们将大量时间都花在‘擦屁股’工程上了,”深圳某知名SP公司的总裁这样对我说,“其实道理我也明白,我以前也是做销售出身的,为了提高销售额,我也会给顾客说得天花乱坠的。不过现在我的位置不同了,我要考虑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一定要想个办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OPPO赢在哪儿     
和阳 《创业家》2013,(7):43-43
OPPO完整走过了生产一款好产品、广告传导品牌、通过线下渠道售出这个漂亮闭环。OPPO的广告打得气势惊人,很多人相信这是个靠广告砸出来的品牌。2010年OPPO营收大几十亿时,广告预算为4亿元,代言人包括歌手韩庚和《泰坦尼克》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它拥有强势的、坚如堡垒的线下渠道:43000个销售终端、18000名促销员、每台30-100元的促销员提成额度,再加上与  相似文献   

19.
<正>在终端销售实战中,销售人员特别是终端一线的导购员、促销员对卖高价格的商品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怕推介贵的产品、高价格的产品会把进店的顾客吓跑,不能成交或成交率比较低。一般导购员或促销员习惯于介绍价格相对适中,推介起来顾客阻力比较小的中、低位的产品,认为顾客接受度比较高,成交率也高。  相似文献   

20.
范亮 《网际商务》2004,(11):27-28
显然,“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式的销售已经过时。现在央视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来看待和要求自己,确立了“任何广告形式都可以想、什么合作方式都可以谈”的工作方针,一下子拓展了广告销售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