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只有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才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地域性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是列宁所指出的"两制共存"世界历史时代的社会主义,这就是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现实社会主义是实现理想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理想社会主义即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还是对它的成熟形态和发展前途的解读,都不能脱离世界历史语境。在此语境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理论。该理论体系的本质内涵包含三个方面,即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方向.即进行现代化的建设;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即保持中国特色。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关于两制共存时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它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而当两制共存时代结束后,它必定在完成历史使命后退出历史舞台,届时也将会有新的世界性理论形态出现。  相似文献   

3.
<正>证明中国迈入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的数据,同时也可以证明中国消费市场的时尚化程度在不断提升,而品牌数量也是以倍数增长,这一切都给了奥特莱斯发展的机会86亿美元,这是2008年我国奢侈品消费的总额,全球占有率超过25%,凭借这一数字,中国迈入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正是在这些奢侈品品牌的带动下,品牌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4.
钟宇海 《消费导刊》2009,(20):230-23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这一特色政党关系开创了中国政党关系的新局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而这一特殊的政党关系正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奠定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陈雪峰 《品牌》2012,(2):69+71
<正>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不败之地、屹立于世界东方,它不仅有着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有着一种民族精神的渗透,正是我们有了这种民族精神,才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今天最好的盛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应该而且必须通过广泛的国际传播使这一重要的人类文明与世界分享。  相似文献   

7.
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唐时的皎然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唐时的陆羽则最早创立了茶道精神。正是由于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且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和创立了茶道精神,从而把茶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这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几十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改革开放正是为了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并不断证实着实践的正确性,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也是相一致的;再者从中国特色市场济内在逻辑上也同样显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与取得成就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李宏印 《中国市场》2009,(39):57-6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多党合作制度6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显示出独特的政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中国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对外开放,正是这一战略使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实现了崛起。30年后,青岛面对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又历史性地开启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蓝图篇章,未来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1.
<正>世纪之交的中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结构从量变向质变的调整和转换,然而开放的中国无法回避全球市场国际化与国际资本扩张的严峻挑战,到1997年底世界10大贸易之强已有6强采取各种连锁经营的方式和手段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当今世界连锁经营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使世界变得象一座村庄,这正是连锁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流通产业发展将成为21世纪首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首都流通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迎接国际流通业的挑战,必须对北京商业连锁发展战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准确理解 有效执行 使反垄断法成为刚性的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把社会主义跟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合同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和反垄断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2007年8月30日《反垄断法》的通过,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臻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更加完善的重要标志。中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公平竞争、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品畅销世界,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高兴的。中国反垄断法内容非常全面,包括适用范围、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支配地位、控制经营者集中以及禁止行政垄断等,既反映了市场经济规律,体现  相似文献   

13.
肩负崇高使命的中共十七大胜利闭幕。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世人坚定地相信,伟大的中国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运用和丰富的四个阶段为出发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五十多年来的光辉成就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论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是在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理论与实践,而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成就又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中,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第一条规律;社会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第二条规律;代替封建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须回补资本主义是第三条规律。总之,社会主义不论经过多少艰难曲折,最终将代替并战胜无论是封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总趋势。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有二条道路:一、社会主义直接代替封建主义;二、社会主义代替已代替了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因此,坚持第一条规律,而不承认第二条、第三条规律,实际上是否认社会主义最终取代并战胜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历史总规律、总趋势中存在两条道路,而不只是一条道路。实际上,这种否认即是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持化和绝对化。这样做本身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基本原理。只有社会主义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时,社会主义最终战胜并取代资本主义才会被提上日程。中华民族的复兴,将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经济中取得更多、更大话语权和游戏规则制定权。  相似文献   

16.
缪向前 《华商》2008,(18):124-125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旧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的间接过渡时期,是资本主义成分和社会主义成分互相竞争的时期,并且是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增长的时期,经过这个间接过渡时期的建设之后还有个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即直接过渡时期,这是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论时就已认识到的。恢复国民经济阶段所采取的许多措施本身已有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这使毛泽东逐渐认识到新民主主义时期也可以是一种渐进的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时期。基于这个认识,毛泽东改变了以往的先发展新民主义经济再一举过渡的设想而提出从1953年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7.
面对扑面而来的二十一世纪,世界正酝酿着一场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世界将因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而加快发展速度。当今,高新技术创新连锁高新技术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一场以推进技术进步为主导、争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为制高点的利益竞争已经展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光辉思想和英明论断,可以说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的指导。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一大的科技平台上,我国众多科研工作者为实现“科技兴国、实业强邦”这一…  相似文献   

18.
重新认识流通(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世纪的中国流通发展战略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第一个十年,即继续完成两个根本转变时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流通总框架和大流通、大市场的总格局,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第二步,再经过十年,流通的市场化基本完成,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相一致;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流通的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推进中国流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打造中国信用体系;进一步确立流通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全民流通意识.  相似文献   

19.
邓博 《现代商业》2014,(14):266-267
二战以后,日本在废墟上迅速发展崛起,仅仅用了数十年时间即位居世界前列。在其迅速发展崛起的众多因素中,教育因素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改善。正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人力资本因素在有利地国内、国际环境共同作用下,才使日本经济出现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20.
孙林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136-137
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对亚洲经济的发展,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就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进程中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