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燕 《大陆桥视野》2012,(2):78-78,80
本文本着生态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论述了建筑采光与自然通风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并对在建筑设计中实现自然采光及通风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
风能与太阳能、生物能等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是建筑可持续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当引起建筑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自然通风的原理、作用等作了简单的阐述,介绍了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使在今后学习和相关工作中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气候适应性建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的环节舒适度的标准日益增长。在不动用大量采暖及制冷设备的前提下来解决舒适问题,就必须基于气候来研究设计。通过对风、太阳、辐射等能量的利用来达到采暖、降温及采光的目的。因此,适应气候建筑风格在建筑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设计者们必须结合建筑场地,将建筑的形式、布局与不同的时空联系起来,并充分的利用传统建筑的潜能,扬长避短,从而在保证建筑使用舒适的同时,可以建立城市特色亮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的原理进行分析,明确了自然通风原理、功能和意义,并对机械式辅助通风和建筑围护结构通风技术设计实例进行了解析,为今后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地域性绿色建筑源自于对绿色建筑与地域建筑设计理念的综合思考,两种设计理念均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相比较而言,绿色建筑更注重利用绿色技术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地域建筑则更加注重自然与文化的因素,而这些都是当代建筑设计应该考虑的因素。文章从两者的思想发展及关系出发,分析地域性绿色建筑的影响因素,既需要考虑地域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也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更需要社会的大力宣传与推广和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统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自然通风这种传统建筑生态技术重新引回现代建筑中,有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前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认为传统装饰符号在传承文脉,弘扬民族建筑,彰显地域特色,保护传统工艺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在建筑设计中灵活运用传统装饰符号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对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现代表达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为当前的设计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今全球正处于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也不断在建筑设计中加以应用,得到建筑设计师的青睐.建筑师应该从适宜技术出发,来不断探索数字化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新型道路,这也是当前中国的建筑师在进行数字化建筑设计探索中应该坚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简单分析数字化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然后研究如何在建筑设计当中广泛的应用数字化适宜技术,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建筑设计规划时,不同的建筑形式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通风效果,通过科学的建筑群布局,合理的室内功能空间组合,使自然空气能够在室内外以最畅通的方式流动,从而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浅谈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人文习俗形成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也就形成了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本文在阐述建筑文化地域特色形成的基础上,以潍坊为例,就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借鉴、保留、共融、发展与创新,浅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促进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1.
建筑节能设计就是从分析地区的气候条件出发,将建筑设计与建筑微气候,建筑技术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相结合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法,也就是说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来取暖,多获得热量和减少热损失;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得热和利用自然能来降温冷却.1 建筑节能现状建筑作为人工自然产品,是人类自身应变自然环境气候的一种延伸手段.建筑发挥着气候"过滤器"的角色,通过利用和防御自然界各种气候因素,为人类创造出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我国古代的传统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西南的吊脚楼、陕北的窑洞、闽南的土楼等,虽然建筑形式和材料各不相同,但都是长期气候选择和建筑不断应变的结果.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有时过分地依赖人工设备技术力量,以期实现更高的室内热舒适度要求,结果导致高能耗和自然生态的破坏.我国是能源短缺的国家,但建筑能耗却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3倍.高能耗不利于建筑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我们重新研究节能设计策略,充分挖掘建筑节能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宁波华生国际家居广场建筑设计的介绍,探讨大体量家居建筑的合理商业动线,体现在特定环境下的大体量建筑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传统建筑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中国传统民居在技术水平上能因地制宜,充分注意利用地方资源、地方材料,巧妙而合理地利用本地传统技术进行建造,其建筑形式几乎完全由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状况、地域风俗等决定,从而取得良好的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杭州市气候条件的研究及被动式节能设计的特点,从建筑朝向、自然通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被动式遮阳及空间布局各方面分析节能住宅被动式设计的应用,并得出在杭州甚至是中国住宅建筑中,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设计能为住宅节能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设计方法,可以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室内热环境和能源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浙江地区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设计策略仍以传统的采用冬季保温或者夏季防热措施进行设计,这不仅会提升建筑的能耗,同时还很难满足浙江地区人们在冬季与夏季的居住需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浙江地区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制定出适合自己、满足冬夏两季的建筑设计策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舒适度与气候调节能力,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需求.基于此,本文对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它不光是哲学艺术、经济技术以及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它还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具有时空和地域性,传承各种环境、各种文化,同时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相关,体现在建筑设计与文化的自然结合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设计与文化的关系,然后分别阐述了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体现,最后重点分析了建筑设计与文化的现代化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国外的一些建筑实例,分析了现代建筑屋顶在建筑.各种自然通风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屋顶应采取的相关构遣措施,以节约建筑能耗,保护人类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殷鹏龙 《城市建设》2010,(3):319-319
分析研究南方文化建筑的基本构成,指出南北方建筑在设计上的差异及其根据,强调遵循当地气候备件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由于地域气候的不同,导致了建筑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每个不同地域的设计师,应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各自所特有的环境来提出解决方案,不应盲目照搬,仿效形式,实事求是才是我们所应奉行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蚝宅”的生态智慧及其营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蚝宅"是中国岭南沿海地域特有的建筑文化遗产,它以废弃牡蛎壳(蚝壳)作为适应性建筑原材料并对传统的建筑营建技术进行创新,塑造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生态人居建筑,体现了先民原始、自然的生态观在废弃物再利用层面上的实践。通过田野调研,对"蚝宅"营建过程中所表现出"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生态智慧进行了综述,对"蚝宅"的生态技术和营建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间由于政治、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地域文明存在着差异。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今天,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作为一个地区文明和文化成就的印证,它的存在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地域文明与建筑结合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中小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的城市化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地理条件、气候温度等因素的制约,我们必须寻找一条有利于中国中小城市建筑发展的道路。"适宜技术"源于乡土建筑,强调因地制宜,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经济实用性,它是复杂的技术革新与传统文化的复合体,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适合中国中小城市的建筑建设,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