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而倍受青睐。张家界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阐述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已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其发展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低碳运营模式,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深度发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要求极为严格的行业,建立和推行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不断恶化环境的传统旅游方式。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辽阔的大草原及草原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垄断性旅游产品。然而,随着内蒙古旅游业向纵深方向的发展,旅游区的环境污染、生态和旅游资源破坏十分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寻求最佳的旅游方式和旅游发展模式,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统一,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港湿地生态旅游对广西红树林湿地生态旅游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明 《市场论坛》2008,(2):93-95
文章通过对广西红树林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香港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概况的分析,总结香港湿地旅游的先进经验,包括在资金的筹措和使用、保护区的经营和管理、市场定位、旅游产品的开发等,以期进一步提高广西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和保护水平,从发展生态旅游的角度把广西的红树林资源充分保护和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并迅速崛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群众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研究希望有助于提升我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北海湿地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腾冲北海湿地生态旅游是云南新兴的旅游产业。因其景观的特殊性、唯一性、复杂性及其完善的生态系统,是云南新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针对北海湿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充分尊重其生态系统特点及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研究北海湿地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模式,提出采取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树立低碳环保理念,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合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加强环保普及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出行;科学设计北海湿地生态旅游线路;多元化开发北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等措施,以促进北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又称绿色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发挥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休闲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红色旅游资源前景广阔,应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深度挖掘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打造休闲旅游城市,组合创新休闲旅游资源;创新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武陵源旅游扶贫效益测评及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其乘数效应可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已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武陵源地处湘西北的贫困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进一步促进武陵源的扶贫效益,基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武陵源旅游扶贫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测评,并提出旅游扶贫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是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旅游。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嵊泗列岛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境内岛屿林立,岩礁棋布,具有礁美、滩佳、石奇、崖险的特色。本文以嵊泗列岛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通过对嵊泗列岛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提出嵊泗列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和开发建议。以推动嵊泗列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规划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与发展潜力、协调度开发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旅游价值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评价子系统、开发潜力评价子系统、开发协调度子系统4个方面的内容。张家界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文章以张家界市12个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为例,基于专家调查的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主观经验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川西山地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与产品形象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瑛 《商业研究》2005,(9):164-166
川西山地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独特古老;旅游资源富积度高等优势。对川西山地旅游产品进行形象设计按照突出自然资源特色,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形象设计紧扣时代的原则,设计了“神奇川西”观光旅游产品、“一山一品”山地生态旅游产品、“有效互动”文化旅游产品、“特色专题”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3.
体育旅游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形式,可以发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良好社会环境条件,应当从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做好生态旅游的规划、构思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加快我国体育旅游开发出发,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原生性,重视和完善体育旅游产品的策划、建设和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结合地区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之一。以韶关翁源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策略。结合韶关翁源县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其精准化扶贫基础设施亟需升级,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农户参与旅游产业的机制不顺、渠道较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路线设计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缺少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宣传力度不足。因此,欠发达地区应从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农户"四大主体参与的旅游开发机制、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加大品牌营销力度等方面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助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是二十世纪末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提出和倡导是人们面对旅游环境质量下降、旅游资源遭破坏等问题,对因传统大众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反思。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又维护了生态平衡。对我国旅游产业向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作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更应该重视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王欣 《商》2014,(33):251-251
冰雪旅游属于生态旅游范畴,是一项极具趣味性的旅游产品。通化市冰雪旅游开展较早,且有一定的优势资源,但最近几年发展缓慢,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通化市发展冬季冰雪旅游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RMP分析的唐山湾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湾是河北省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条件。本文基于RMP(昂普)分析模式,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三个方面对唐山湾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分析,对区域生态旅游形象定位,支撑体系,空间布局和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云南要实现"二次创业"目标,发展生态旅游是关键。云南区位独特,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品位很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绝佳之地。本文依据对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的国家标准对云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析了云南六大片区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9.
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是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价值,并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个热点。分析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对江西湿地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江西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和旅游业在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城市,以其独特的雾凇冰雪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陨石旅游资源等构成的旅游资源体系,在全国独具特色和吸引力。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旅游活动的影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随处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模式仍然没有实现。为促进吉林市文明旅游形象的进一步加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启用在校大学生进景区服务,增加生态旅游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