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诗天 《商业科技》2014,(31):289-289
近十多年来,中国的房价一直是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房价的一路飙升导致了各种经济问题及社会不满的出现。2007年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金球,破坏巨大,影响深远。房价关乎中国的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解读中国房地产价格,从深层次上分析探讨中国房价涨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盛松成  刘斌 《财贸经济》2007,(8):109-114
本文通过国际和国内房地产发展史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需求是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房价变化互为因果,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决定了中国的房价长期变化趋势必然是向上的;但必须防止短期内房价的大幅上涨,以避免房价的大起大落,为此应将需求作为调控重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房价的一路高歌猛进,中央政府出台了不少房地产调控措施,但仍遏制不住房价上涨的态势。经济学家与房地产商也纷纷对房价走势做出预测,但都以经济学家败北而告终,中国楼市并未出现经济学家所预测的下跌或者拐点。本文将指出中国的房价并不能简单地用供需原理解释,其上涨在当前的背景下有必然性。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房价为何这么高,还要从更深层次把握中国的房价不会跌的原因。分析原因之后,本文将对如何保证楼市的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房贷、高房价的互益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贵祥 《商业时代》2006,(30):69-70
时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巨额的房地产贷款正在为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创造条件,这在相当程度上促成了中国房价的逆势上涨。因为有了房地产贷款,也才有了更高的房地产价格;因为有了高房价,才需要房地产贷款。“房价、房贷;房贷、房价”增高循环的共栖性与出路,本文将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房价的一路高歌猛进,中央政府出台了不少房地产调控措施,但仍遏制不住房价上涨的态势。经济学家与房地产商也纷纷对房价走势做出预测,但都以经济学家败北而告终,中国楼市并未出现经济学家所预测的下跌或者拐点。本文将指出中国的房价并不能简单地用供需原理解释,其上涨在当前的背景下有必然性。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房价为何这么高,还要从更深层次把握中国的房价不会跌的原因。分析原因之后,本文将对如何保证楼市的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举行的江苏省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复苏跨越2009中国房地产走势“高峰论坛上.任志强和董藩等人就中国房地产的未来谈笑风生,妙语迭出,诸如“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下半年商品房将严重供不应求”,“房价将暴涨”,“中国人太有钱了,房子太便宜了”等一系列惊爆观点喷涌而出。  相似文献   

7.
陶冬 《新财富》2014,(6):30-30
中国房地产泡沫和其他国家的不同吗?此题目看似伪命题,房价虚高,泡沫就是泡沫,但是在中国认为国情不同、房价必然高涨的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8.
《商界》2013,(11):24-25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表示,中国目前的房地产泡沫严重,并为中国主要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表示担忧。而另一位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则认为,北京的房价不会出现大规模下跌。虽然国内很多人都期待着中国房价的下跌,但是如果中国房价真的下跌了,会发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学者评析     
《财经界(学术)》2005,(10):40-43
巴曙松:政府介入房地产的三条边界;刘志峰:供应结构不合理是房地产发展瓶颈;徐曼:房价——房地产市场永恒的主题;钟伟:取消期房销售房价暴涨还是暴跌;金学伟:中国房地产基本面没有变化,尚有四对矛盾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急剧上扬的过程和状态。目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大多从房价高低、房价上涨快慢、房屋空置率等方面,来研究和判断房地产的冷热或是否出现泡沫,但是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价格高低和空置率大小很难判断。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通过房地产销售增长、房地产租售价格及其变化的关系的比较,可以更为有效地研究和判断房地产市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1—2013年中国商品房市场数据,实证检验分析房地产税、商品房供需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税对房价具有抑制作用,交易环节和持有环节房地产税对房价同样具有抑制作用,且交易环节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大于持有环节房地产税的影响;代表商品房需求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对房价有显著正向影响;代表商品房供应的房屋竣工面积对房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单纯依靠调节房地产税来影响房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综合考虑商品房的供需以及供需对房价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杜晶晶 《商》2014,(21):256-256
任何国家,判断房地产泡沫的指标都是房价和收入比,综合分析比较房价、GDP和CPI的增长速度之和的关系。目前,上海的房价和收入比例差不多达到了6:1,深圳5:1,在房价极其低的三四线城市,二者的比例也达到了2:1的水平。如此看来,中国的房地产的泡沫破裂似乎是必然趋势。然而,中国讲房地产的泡沫问题将近5年,期间,无数人预测房地产崩盘,在争论中,房价不断高升。现实现象凸显中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相比较于美国、香港和日本,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本质上与其不同。  相似文献   

13.
房价作为敏感话题总是牵动人们的神经。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房价的各种因素,在对各个因素进行甄别分析之后认为房价的决定因素分别是:货币发行量;政府提供的土地价格;消费者对房价的需求,重点式预期。对以上三个因素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结论,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分化,中西部大部分城市房价的拐点已经到来,但现在谈房地产全面出现拐点还为时尚早,出现拐点的信号应该是中国出现大萧条或者城镇化停止,中国人口红利消失。  相似文献   

14.
海外视野     
《信息与经营》2014,(1):54-54
《华尔街日报》:明年中国房价涨幅可能降至5%-8%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显示出减弱迹象,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的涨幅出现环比下降。预计2014年中国房价涨幅将降至5%-8%。  相似文献   

15.
郝利花  张静 《商场现代化》2007,(35):364-366
本文使用房价收入比指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是否过高的问题展开研究,发现中国住宅房地产市场价格并非象人们传言的那样"高"得离谱;然后笔者对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的原因展开分析;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未来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走势进行了研究,得出未来1年~5年房价还将持续上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近十多年来,中国的房价一直是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房价的一路飙升导致了各种经济问题及社会不满的出现。2007年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金球,破坏巨大,影响深远。房价关乎中国的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解读中国房地产价格,从深层次上分析探讨中国房价涨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物业税作为一种新税种。它取消或者降低了房地产开发环节、转让环节等流转环节的不合理税费,影响房地产开发成本等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方面对房价产生了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房地产对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和投机者、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分析物业税对房价的影响,证实了开征物业税对中国房价的影响。一般而言,物业税有利于平抑房价、防止房价波动过大。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学术)》2007,(6):18-23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战略开始显露出从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回归姿态的形势下,2007年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正处在变革的前夜。在住房供应结构调整、控制房价、加强土地调控、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导向下,房地产行业将逐渐告别高利润时代,强化公司治理、注重品牌建设、提升经营效率和定位市场的真实需求,将成为谋求长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9.
《四川物价》2010,(5):1-1
对于房价,早已成为关乎每个人的话题,引发着国人群体性的焦虑。房地产市场与国人的生活关联甚大.于中国金融安全的关联甚大,就是说中国的房价关乎社会和谐、关乎经济稳定。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已是有目共睹。土地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20.
程侃  杨斌 《财贸研究》2013,(5):94-101
目前流行的用于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存在缺陷,它只考虑现期收入而未考虑持久所得,且将其运用于中国时忽视了隐性收入因素。通过设计一个新型的房价收入比指标,计算并进行国际比较,发现目前中国房价仍是合理的,中国人民的房价负担能力被低估。政府不应当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而是应当合理处置"土地财政"带来的巨额收入,并且通过政策优化使高价商品房更多地成为"廉租房",从而使房地产市场成为无痛苦调节收入分配的渠道,实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