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农民对土地的看法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对全省86个县(市)25742个自然村进行划类选点,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从中抽取1350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对土地种种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就如何鼓励农民培肥地力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就当前我市土地肥力情况、产生的原因、采取的对策,谈点个人看法,供从事农业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讨论指教。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农村由于认真贯彻几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地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形势很好。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近几年来,有些地方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减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各地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后劲不足,尤其是有机肥施入量越来越少,土地肥力减退的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土地制度是农村根本制度之一。它不仅同农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农村实行以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家庭承包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获得的最大硕果。继续稳定完善现行的土地经营制,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应成为党在农村长期要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和稳定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去年底以来,我们就农村股份合作制问题,到有关村镇和乡镇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现就我市农村股份合作制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怎么搞的问题,提出初步看法和意见。 一、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是深化改革的需要和农民的迫切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打破了“大锅饭”,使农民真正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千家万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摆脱长期的停滞困境,农业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既是中国梦、又是农民梦。当今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中,农民个体经营和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虽然国家层面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但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和困扰着土地流转的进程,如在流转过程中各方的利益诉求多元化,市场信息不通彻,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使得土地承包流转出现许多问题,另外由于传统思想中土地是生产生活的根本,还有农民本身知识水平低的问题对流转产生主客观方面的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则有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形势很好。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少地方农民不愿意种田。目前,农民对土地的态度:一是多了不要,没有不行;二是把土地当作付业经营。有的农民认为:庄稼人多种责任田,不如外出搞付业赚现钱。但他们又不愿放弃一小  相似文献   

7.
解放初期,我国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关系,在全国范围内无偿没收和征收了地主和富农占有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使农民拥有了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唤起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农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之后,通过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步骤,推行了人民公社制度,把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成为社会公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大部分土地由农村…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是农民的命根子。 2 0世纪 50年代全国进行的土地改革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行的农村改革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 ,使农民的利益同土地经营好坏直接联系起来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因此 ,党和政府把家庭承包经营作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 ,长期稳定下来 ,并宣布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期再延长 3 0年的政策。同时 ,要求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是 ,…  相似文献   

9.
农民同土地的关系问题 ,作为农村改革的初始话题 ,似乎已经解决了。调整生产关系 ,土地承包到户 ,发展市场经济等 ,都在解决着这个问题。正因为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才有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才出现了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大发展。那么 ,为什么旧话重提 ,又要再认识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呢 ?可以说这是农地制度长远建设的需要 ,也是解决当前农地问题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需要。一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为基本特征的农地制度改革 ,已经历了 2 0多年的时间 ,现在看来这项改革并没有真正完成。普遍的看法是 ,土地制度不完善 ,产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抛荒的“新土地革命”的社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和农民的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土地仍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的生活保障只能依存于土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很大范围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致使农村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抛荒现象。同时,经济的长足发展,已使得传统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难以与现代农业规模经济、产业经济经营的要求相适应。土地资源需要更优化的配置。一种意在解决土地抛荒的新型“土地运动”———土地流转———在这种背景下顺应而生,从而引发了…  相似文献   

11.
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具有相当强的适应性 ,为我国的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 ,笔者认为 ,发展农村股份经济还需解决好土地规模经营、小农经济与大市场、村委会同农民关系等问题。一、解决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农村生产领域建立股份合作经济不涉及土地所有制问题 ,即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 ;不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但同时不排除使用权的进一步分割和流动。使用权的流动与集中丝毫不意味着农民产权的减弱 ,因所有分割流动的产权都能在经济上得到体现。这样 ,既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认识合作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合作经济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充分承认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农民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来实现经济上的联合与合作。它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巩固和完善公有制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发展合作经济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为迫切和必要。1、引导农民联合与合作,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农业生产的简单,产业化程度低是影响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组织形式,来促进农户之间和农业生产各环节  相似文献   

13.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郑书清柴国清辽宁省北宁市在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广大农民勤劳致富过程中,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坚持从北宁实际出发,注意解决生产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千方百计地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切实调动和保护了广大...  相似文献   

14.
一、1929年无锡农村调查的背景及过程1928年,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关于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的两个决议,重申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并明确指出在农村中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但当时理论界对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有不同看法和争论的。1929年陈翰笙同志主持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村经济研究工作。这一年的春季,该所着手进行无锡农村调查,企图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了解农村经济情况,认识农村社会性质和农村中革命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5.
汤云 《农业经济》1995,(9):26-27
1994年我省农村改革有新的进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日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我省同全国一样,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收益分配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包干到户,按人均承包土地这一土地使用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发[1993]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土地问题似乎是农村经济领域永恒的话题。中国农村改革肇始于重新确立农民同土地的关系 ,它解决了中国农业发展中许多重要的问题 ,中国农业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成就。然而 ,农村土地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正所谓“旧的问题和矛盾还没有解决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正是针对这些“新”问题 ,王西玉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民同土地关系的再认识。也就是说 ,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可以从两个层面考察农民同土地的关系 :一是从提高土地产出和发展生产的层面 ,主要考虑的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二是从农民的土地收益的层面…  相似文献   

17.
促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需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始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联产承包经营的实行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对于增加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功不可没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现象 ,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化。其中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制度的改革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又需要不断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完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 ,得益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把土地承包给每户农民 ,由农户承…  相似文献   

18.
家庭承包制下土地功能的实证考察与农地经营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功能表现在多方面: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按照其内在的获利冲动,就是要获得要素报酬,这是土地的经济功能;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要为整个社会提供食物保障,土地与劳动相结合可以为劳动者生产出足够的信物,这是其自然特性,同时对国家而言,土地还是一种社会稳定的工具,它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土地的非经济功能。土地的经济功能和非经济功能的统一是其内在功能的体现。而农民家庭承包土地的功能是在土地一般功能基础上异化为土地的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首先,现阶段土地为农民提供一种生存保障,农民没有明确的社会保障体系,他们的基本生存收入来源依靠土地。土地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一直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证明它足以胜任农村的社会保障职能。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资本,技术,劳动力一样,它又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作为生产要素投放到生产当中,必然要取得相应的经济报酬。土地是农民致富的基本生产资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经济功能。土地的这两种功能的作用和地位又是不同的,首先土地的保障功能是经济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对于农民而言,只有他们的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后,才有可能把土地作为一种要素进行生产,从土地上获得一种高效的经济回报。反过来,土地的经济功能又决定着保障功能,土地的经济功能是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因此,如何能最大限度发挥农民家庭承包土地的经济功能,是我们对现行土地经营制度设计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土地保障形态农业是与市场经济要求相背离的落后的农业生产形态 ,它根源于我国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 ,其突出特点在于农民对土地保障功能的需求在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不断强化 ,它不利于土地市场发育、耕地有效保护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而农村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我国有9亿农民,土地面积的一半为农民集体所有.从历史上看,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不仅带动了整个土地制度的改革,也促进了农村和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例如,近2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首先从推行农地两权分离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改革开放初期.新的土地产权制度设计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的土地问题不断出现,如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