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差额的产生与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现收付差额是由于我国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对人民币结算的接受程度不同、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市场地位不够强,以及跨境套利操作自从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相似文献   

2.
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跨境结算量不断增长,跨境人民币流入呈爆发性增长。在人民币跨境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同形式的人民币跨境套利也随之产生。本文在对陕西辖内部分金融机构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人民币跨境套利产品的运作形式,以便于监管部门的监管和风险防控。贸易结算项下的套利形式转口贸易项下先收后支。目前,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政策规定,转口贸  相似文献   

3.
张德进 《中国外汇》2013,(21):74-75
贸易融资的基本目的是满足企业贸易支付需要,但在汇率不稳定、存在境内外利差以及监管限制的情况下,规避政策和套利也往往成为贸易融资的重要目标。从实践来看,基于企业信用的贸易信贷行为,对跨境资金净流入影响微弱,但基于银行信用的贸易融资,其规模扩大则是推高跨境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对贸易融资监管的有效眭,能有效防范跨境资金的大量流入/流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结算货币的选择理论框架出发,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内部构成、影响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贸易因素角度进行了分析梳理.运用2010-2015年上半年的月度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VAR模型,对影响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汇差、利差、升(贬)值因素以及政策推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流入主要依靠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的汇差套利和政策因素推动;跨境贸易流出受到人民币计价、汇差、利差和人民币预期的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吕丹  徐阳  刘红新 《中国外汇》2013,(19):67-68
近年来,跨境资金流动日渐频繁。特别是国内外利差、汇差为跨境资金提供了套利空间,导致利用贸易、投资等渠道实现套利交易的行为屡屡发生,直接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安全。套利渠道经常项下。一是利用贸易信贷实现资金跨境布局。贸易信贷因其资金支付与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分离,成为涉汇主体利用境内外关联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跨境资金流动日益频繁,其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特别是汇改以来,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一些无贸易背景的外汇资金通过以经常项下的名义混入境内结汇套利,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贸易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进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出口企业人民币汇率避险需求明显增加,银行也适时推出了部分新型贸易融资组合产品,有效地满足了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和多样化财务运作的需求。然而,银行新型贸易融资产品在运作模式、市场需求、套利成本收益等多个方面都对现行外汇管理政策和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应加以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随着贸易融资快速增长,其隐藏的套利行为及其风险也随之增大,套利行为更加复杂、专业,套利空间随之放大,本文就新型贸易融资产品的套利行为特点机器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进杰 《时代金融》2014,(7Z):41-41
随着贸易融资快速增长,其隐藏的套利行为及其风险也随之增大,套利行为更加复杂、专业,套利空间随之放大,本文就新型贸易融资产品的套利行为特点机器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域不断创新,以基础交易货币与融资币种交叉组合的本外币融资业务(以下简称交叉币种融资业务)的迅猛发展,既成为涉外企业重要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和避险套利工具,又有助于银行实现新的盈利增长。但同时,既定的价格差也给无贸易背景融资套利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潜藏的风险需引起关注。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就交叉币种融资产品的发展特征、风险成因进行探讨,继而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