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Ecotourism(生态旅游),西方学者瓦伦丁(Valentine)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的自然旅游方式,它以相对未被破坏侵扰的自然区域为基础,其活动不破坏环境,不会导致自然环境退化,并直接促进保护区的持续保护与管理,而且遵循适当的与合理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区域的城市化进程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依托,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生态环境同时也会通过影响经济的增长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作用。考虑到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这种耦合作用,应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的实际情况,从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规划合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和鼓励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来协调统筹该区域经济增长、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孙斌  徐渭 《科技和产业》2021,21(1):61-6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和协调发展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正确认识黄河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关系,采取恰当的发展路径和保护措施,是实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黄河流域的经济环境发展研究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该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恭城自治县为案例地,构建生态旅游系统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量化模型,对恭城自治县生态旅游系统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发展类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研究显示:辽宁省城市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而辽宁省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及其分量则呈现出各自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2005—2012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2年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在不断改善,协调发展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已步入良好协调发展状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对比分析显示,2005—2010年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2011—2012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已超前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生态旅游开发水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促进福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波  葛红丹  张鑫 《科技和产业》2009,9(4):33-36,60
运用综合评价法对乌鲁木齐市1999-2006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使用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定量评价了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对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生态环境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产生城市生态环境压力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粮食安全交互影响的基础上,借助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通过模型评价分析表明,1980年到1997年,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不存在较大矛盾,二者处于独立发展时期。但1997年以来,二者已存在相互胁迫关系,虽然目前仍然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从协调耦合度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进入粮食安全危机潜伏阶段。因此,从当前开始,必须重视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建立粮食安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刘亚萍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58-165
构建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长沙市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在2011—2019年耦合协调关系以及演变过程,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其2020—2023年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发展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且智慧城市发展水平高于生态环境水平;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均分布在0.8~1,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趋于上升发展状况,且到2016年已经达到初级协调状态,但是距离优质协调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2020—2023年长沙市智慧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预计将呈稳步上升趋势。未来,长沙市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甘肃省土地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文章以甘肃省土地利用状况为例,运用耦合度模型测算甘肃省2010~2014年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程度,并分析其耦合发展类型,研究表明:1.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环境呈现同步上升变化趋势;2.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2014年属于良好的耦合类型,说明全省土地利用结构大幅度改革和调整,生态环境转好。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基础,绿色金融作为支持国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一种金融创新,能够合理配置且最大限度地引导有限资源向环境保护的方向倾斜。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西部区域生态屏障重要省份甘肃省为例,测算了2013—2018年间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逐年提升,但整体基础依然薄弱;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逐年向好的增长态势;二者的耦合从拮抗阶段逐渐接近磨合阶段;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水平也从中度失调过渡到勉强协调状态,但绿色金融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依然较低。据此结论,笔者从加大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实施绿色金融激励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和产业绿色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中部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内涵来看,城市化即现代化.但是,建国后在很长时间内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并没有较好的结合,改革开放后这一状况才得以改善.我国城市化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构想是:注重现代化内涵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东部地区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是突出非农人口的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两个方面;中部地区应大力发展地区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应在加强农牧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大城市.  相似文献   

14.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城乡一体化理解为城乡一样化,而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把城乡一体化寓于新型城市化的全新理念之中。城市就是城市,但已不是原先概念上的城市,农村还是农村,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未来的城市与农村的空间关系将沿着城市网络的走向和谐分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和保护耕地的矛盾近年来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文章分别利用回归分析和协调度指标对浙江1978~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浙江的城市化与耕地资源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协调的一面,城市化的发展最终有利于保护耕地,协调两者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坚持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和保护耕地的矛盾近年来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文章分别利用回归分析和协调度指标对浙江1978~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浙江的城市化与耕地资源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协调的一面,城市化的发展最终有利于保护耕地,协调两者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坚持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贫穷落后的弱国变成了世界经济强国。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某些地区还没有走出贫困落后的困境。这些地域大多集中于黄土高原、沙漠边缘、南方的红土丘陵地带等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这些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常常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却往往事与愿违。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在欠发达地区也有着悠久传统,过去很多村落中都有严格  相似文献   

18.
正柴达木盆地于青海省西部,北邻甘肃省,西接新疆,东临青海湖,南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相连。区内包括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和茫崖、冷湖、大柴旦行政委员会,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交融,散杂居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逐步加深,需要继续加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各民族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尊重各民族的多样文化,以期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康县自然风光秀丽,区位优势良好,随着全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马尔康县以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以打造"川西北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宜居地"为目标,充分挖掘马尔康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把旅游业培育成推动马尔康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理清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全域、全时、多元"的新理念,把马尔康县作为最好的旅游产品、川西北最佳生态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