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纳兰性德和他的词作在后世影响持久,在文坛评价甚高,享有清代第一词人的美誉,其悼亡词"哀感顽艳"的风格更是令人称道。我们分析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这首词,并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究,就不难发现纳兰性德词在貌似自然清丽的背后,饱含着凄婉缠绵而又诚挚深切的动人真情。  相似文献   

2.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分别是东西方的戏剧大师,二者都擅长悲剧的创作,都擅长从社会、人生的角度观照人的命运,反思不幸和灾难产生的根源。本文从悲剧主体的层面切入,按照社会地位、陷入矛盾冲突的方式和抗争的激烈程度三个方面来比较莎士比亚戏剧和关汉卿戏剧的不同之处,并深入探讨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杨柳 《企业家天地》2013,(12):207-208
纳兰性德与李商隐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诗人,他们都创作了多首悼亡诗词,这些悼亡诗词将人性中最动人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他们用如泣如诉的语言将人性中最凄美的感情展示出来,让人感同身受。本文通过对纳兰性德与李商隐悼亡诗词的欣赏、分析,以探讨他们的写作特色及其风格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庸小说的悲剧艺术相通于世界,又极具民族与个性特色。其类型大致有英雄悲剧、家庭悲剧、小人物悲剧和命运悲剧四种。悲剧成因多数来自于人的自身,悲剧主角不存在好坏的截然分野,悲剧冲突各有合理性与片面性,悲剧结局具备民族与文体特征。对于最后一点,文章从“大团圆”“庄与谐”“意象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利用矛盾学说解析悲剧的内在机制,他的悲剧理论包括“冲突——和解”说和“三要素说”。他认为悲剧的产生在于矛盾双方都片面地强调本方的合理性而否定对方,因此矛盾具有必然性,且不得不强使双方退让罢休以使矛盾和解。“三要素说”是黑格尔对悲剧理论的独特贡献,他认为悲剧既要具有伦理的力量.又要具有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还须用毁灭终止矛盾。他特别强调悲剧重在内容.尤其是须体现以伦理力量为核心的社会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词以小令名载史册。他的长调同样是自然浑成、蕴籍要眇。纳兰身为贵介公子,却心沉下僚,自称“狂生”。他那有穿透力的眼光视功名如无物,却把“情”看得高于一切,是一个“情痴”。他的歌唱爱情和友情的词作“缠绵婉约”,“使南唐坠绪绝而复续”,同时,疏狂奔放,足以感天动地。他的词格调高远,纯是天籁,“疑前身或是青莲”。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一个有着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萧红的小说创作正是她的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生活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抒写着生命悲剧和女性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8.
嵇康和何心隐虽相隔千年,但二人的人生悲剧及其原因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拟从他们的性格、思想和人生观、个人魅力等方面对其人生悲剧及原因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现代女作家,她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处处穿透着一个失落者的人生感悟,痛苦与不安是人生世界的永恒主题。本文即从她的悲剧意识的形成与表现两个方面感受一个优秀小说家从一种文化层面而非道德层面上审视她所面对的人性世界。  相似文献   

10.
《喜福会》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之作。小说通过讲述身世坎坷的四位华裔母亲与之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侧面展示了华裔群体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里的生存状态。从多元文化角度看,母女在各自的文化群落里,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矛盾最终消解体现了在各自人生轨道上前进与反思中,母女双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立场伴随人生感悟的加深而发生着改变,存在于不同文化群体间的隔阂和偏见伴随跨文化交际的深入而逐渐消解。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富含启发性的人生哲理。追求和平、渴望宁静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奥尼尔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作品中反映出的观点和老子的基本上是一致的。文章从对比分析老子的《道德经》和奥尼尔的作品出发,探讨了道家思想对奥尼尔作品的影响及二者在思想上的交融。  相似文献   

12.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直以一种罕见的姿态影响着东西方的读者和文学评论家,不仅是因为他独特的小说内容和写作风格,也是因为村上在作品中注入了他个人对人生,对生与死等问题的独特思考。村上小说的死亡美学,既建立在传统日本死亡文化之上,又深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显示出特别的美学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的人格是健全的,但有一部分大学生的人格存在一些问题。《论语》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其致力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为人生境界的实现,也为理想社会的追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当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孔子形象在不同时代被不同程度地改变塑造,更有甚者把他定义为不食人间烟火、天生的圣人,以致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本文意在还原孔子的真实面貌,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孔子形象。孔子并非是一个无所不知、接近完美的圣人形象,他其实是一个普通人,有真性情,高兴了会唱歌,也会开玩笑,伤心了会痛哭,生气了会现于色,看不顺眼时也会骂人,甚至说些过头的话。做事有成功亦有失败,但知错就改,好学谦虚,既受人爱戴,亦会遭受诋毁。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兼有漫画家和散文家两重身份,其漫画深受文学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文学意蕴。他的漫画有的借用古诗词的意境表现现代生活,反映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有的与他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可与散文互相补充、互相阐发而相得益彰;还有的靠着画题的说明助力而发挥效果。抒情性、写实性、画题的重要作用,是构成丰子恺漫画文学意蕴的三个重要因素,这得益于丰子恺深湛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6.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歌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给人留下了美的享受。在他的相当一部分作品里 ,诗人同时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既艺术地描写美好的理想生活 ,又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以相关文献为佐证,再现了福建乾嘉间较著名的学者兼诗人谢震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概况。谢震虽然命途多舛,但具备高扬的政治理想。他的诗歌独具“孤寂惆怅、感伤幽怨”的情感,且其诗歌创作具学问化倾向,实开同光体闽派“学问化”之波澜。  相似文献   

18.
王向峰先生不仅是著名学者,也是一个诗人。相比于他的学术资质来说,他生命中的诗性精神更具根本性,也更有审美意义。这种诗性精神不仅内含在他的学术研究中,也体现于诗的创作中,情理交融、自然善感是他的诗的特质和表征。这种诗性精神既源于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源于他对自然的喜爱和热衷社会活动,更源于他对个体生命价值和人格理想的追求、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甦庵集》是方拱乾赦归及归后生活的写照,是人生感悟的总结,是思想情感的结晶。文章从离别之不舍、与亲人团聚之欢乐、门人故旧赠答、记游、对人生的体悟与反思五个方面入手,探讨其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相似文献   

20.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才华使温庭筠负有盛名,然而,由于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最后竟落得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坷终身的悲惨境遇。温庭筠的小说创作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温庭筠创作《干■子》的动机一是能悦众心;二是能抒己心。《干子》问世于晚唐时期,原书已不存,今人可从《太平广记》、《类说》、《绀珠集》等旧籍搜罗佚文。《太平广记》录佚文33篇,王汝涛编校的《全唐小说》共收有33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