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陈水扁讲话的背景出发,指出“一边一国“论是“两国论”在政治上的继续,是“台独”势力对大陆公开发出的“独立”警讯,其疯狂性、危害性在于直接威胁到国家的主权和完整,同时,“一边一国”论的抛出,也反映了民进党的被动处境,是“台独”势力在政治和经济上均没有信心的表现。最后,“一边一国”论只能给两岸人民带来利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5月16日表示,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哪党哪派,如果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分裂立场,都违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违背台湾社会的民意主流,都是没有前途、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3.
台湾问题是中国崛起的一个制约因素。“台独”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危害国家经济利益,也是西方反华势力特别是美日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借助力量。《反分裂国家法》是为了及时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将两岸关系导向良性发展,促进两岸走向和平统一,也是反“台独”的利器,是促统富国、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坚实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开放潮》2006,(1):18-19
进入新世纪,祖国和平统一因素在不断增长,台湾岛内的分裂倾向也在发展。“台独”分裂势力以“文化台独“作为根本理念,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推行分裂祖国的政策,严重阻碍了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5.
屠海鸣 《沪港经济》2013,(12):22-23
“占中”势力与“台独”势力合流,欲在香港搞出更大的动静.最近一段时期,此事激起了许多港人的强烈愤慨.种种迹象表明,“占中”并非为了“本土民主”的善举,而是一部事先有剧本、有导演、有投资人的“反中乱港”的连续剧.不过,无论“占中”势力如何善于包装、精于算计,胆敢冲破底线,走向“港独”,必将玩火自焚.  相似文献   

6.
《开放潮》2006,(Z1)
进入新世纪,祖国和平统一因素在不断增长,台湾岛内的分裂倾向也在发展。“台独”分裂势力以“文化台独“作为根本理念, 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推行分裂祖国的政策,严重阻碍了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7.
郑浩 《科学决策》2007,(1):20-21
在国际反恐活动中,“三股势力”是指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三股势力”的表现形式虽各有不同,但本质却基本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以维护宗教为宗旨,主张民族独立为首任,建立大伊斯兰国家为目标。从区域上看,“三股势力”主要活跃于中国西部地区、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西亚一带。但是,由于近期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三国紧密高调的外交互动,  相似文献   

8.
主张台湾独立的活动,如果从二战结束之际部分日本少壮派军人和部分台湾人合谋台湾独立以来,到现在已经有整整50年时间了。自蒋经国去逝、李登辉主政以后,台独活动日渐猖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世纪之交这样一个人类难得的特殊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时期,台独将何去何从,其发展趋势如何?本人认为,台独的发展走势,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因素的作用,即台独势力的发展和活动程度,李登辉和台湾当局的纵容程度,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支持程度,中国大陆和华人世界的反对程度。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从四个方面作以概要分析。一…  相似文献   

9.
结果表明,国民党维持“完全执政”局面,重挫民进党夺权锐气,为2016年继续执政奠定了良好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念和马英九两岸政策的民意基础进一步扩大,“台独”势力分裂操作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中美关系及台海稳定局势得到进一步维护,台湾经济继续提升的内外环境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刘宏  许玉燕 《科学决策》2007,(11):19-20
经过台湾岛内民进党执政七年多以来的演变,两岸关系进一步呈现出强对抗性的色彩。岛内“台独”诉求在历经“独台”至“事实台独”之后,进入了目前广为人知的“法理台独”阶段。明年台湾地区又将进行新一轮领导人选举,民进党执政当局试图以更激烈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台独”,成为当前台海局势最具不确定性、最危险的变数。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位善于“表演”的贪官:他一边高谈阔论“执政党如何经受住考验”,一边大量批发“乌纱帽”:一边接受新华社专访高歌反腐,一边和老板大款们推杯换盏;一边在被告席上振振有词百般狡辩,一边又将法庭当成“讲台”声泪俱下地“忏悔”。  相似文献   

12.
“台湾独立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怪胎,其本质是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相悖,与祖国统一大业背道而驰的反动运动。本文试图对“台独”简史,台湾民主国,战后“台独”的发展及其与帝国主义的关系等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一、“台独”简史自古以来,台湾便是中华民族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台湾“独立”作为一种政治主张起源于中日甲午战争。清廷与日本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台予日。  相似文献   

13.
布什新政府上台后,美国把中美关系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关系”,美国对华战略也由“接触”战略演变为“遏制”战略。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的调整和美军事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在中国的周边地区,新的军事包围圈逐步成型。中国国际环境中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不仅对我国家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也对我国实施多年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严峻的挑战,其中尤以日益猖獗的台独势力为甚。本文从多角度、多侧面探讨我国如何实施“反遏制”战略,如何化解国际安全环境中的危机因素。作者坚信:腾飞中的中国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遏制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证明:所谓"台湾独立""两岸分裂分治"既非台湾岛内自在之物,也非台湾岛内自发之物,它们是帝国主义、外国反华势力侵略中国的产物。在美国执政当局看来,"亲美"的"台独"势力不仅是它在台湾的利益和权力的体现,而且是美国以"台独"牵制台湾当局、以台湾牵制中国大陆、以中国大陆牵制俄罗斯的"全球连环套"战略中的第一环。  相似文献   

15.
陈洁波 《南方经济》2000,(12):64-66
一国的汇率制度稳定与否,关系到一国的国际收动,状况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受外界的影响,人民币是否贬值一起是多方关注的焦点,其中人民币“贬值论”尤为引人注目。笔者试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内在因素的探究,以期加强外汇管理,抵御国际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时代记录     
8月3日,台湾陈水扁关于“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以及“公民投票”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的言论,引发了海峡两岸以及世界的强烈谴责。其言一出,海峡局势顿时严峻,短期前景难以乐观。  相似文献   

17.
近来,陈水扁公然宣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并鼓吹"要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核心是企图推动"全民公决",走向实质性"台独"。那么,台湾究竟有没有理由从中国分离出去,有没有资格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统独"问题?我们还是用事实来作出回答应该说,"公民投票"作为一种表达公民意志的民主手段,本身没有错。问题是这种手段如何运用,运用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公民投票"是指由当地公民投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一年,也是落实纺织、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关键年。在这一年中,消费品工业如何一边“保增长”一边“调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民工潮”和“用工荒”,“招工难”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2011年春节过后,企业“招工难”的消息频繁在各个媒体曝光。虽然这一现象已不再是新闻,但依然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企业却招不到人。  相似文献   

20.
台海问题的博弈分析:框架与均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把台海问题模型化为一个台湾当局具有连续统“台独”策略、祖国大陆和美国选择是否出兵的三方序贯博弈。在特定的假定下,我们定义了博弈各方在不同情形下的支付并证明:台湾当局选择边缘“台独”是其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策略;在台湾当局选择边缘“台独”的情况下,祖国大陆是否选择武力统一台湾所得的期望支付几乎是无差异的。我们证明了博弈均衡的存在}生和惟一性。在论证中,我们给出了中国和美国出兵台湾海峡的具体条件,我们还对美国的利益取向、完全“台独”的后果以及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