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邱波 《铜陵学院学报》2006,5(2):128-128,F0003
本文对二胡演奏的“快弓”技巧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强调了“快弓”技巧的重要性及其演奏技术要领。要求学生在演奏“快弓”技巧时合理运用“理性”思维来解决学生的畏惧心理,分散不必要的紧张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演奏状态。  相似文献   

2.
放松是二胡演奏的基本原则,是解决一切技术障碍的前提。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松,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有效的放松,本文对此进行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演奏《兰花花叙事曲》时应注意故事情节的渗透,从二胡演奏手法方面分析各曲部音色问题,包括引子演奏流、呈示部主题的展现的音乐处理、展开部中进入小快板演奏指法技法、广板这一段运弓技法直至推向达到高潮、尾声回忆的感觉,以达到在听觉和视觉上引起他人的共鸣,将其带入兰花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二胡作为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演奏技巧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乐器本身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而很多因素都可以改变乐器的音色.为了满足演奏者对各种不同演奏风格作品的需要,可以利用这些因素,将乐器调节成多种目标音色.  相似文献   

5.
个性经济乃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要求使用高端的运营手段。个性经济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难题、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许多企业、城市拥有独特个性,充分挖掘并发挥出来,相信能取得飞跃性发展。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实例,说明个性正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发展个性经济、获得比较利益的基本路径,就是充分张扬生产者、消费者个性,对各种运营对象进行个性化处理、制作和创造,使商品每个细胞都饱含独特元素,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商品个性,尤其是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村市场实施体验营销,应该从农村市场的特点出发,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提供培训机会,创造学习体验;带动农民致富,创造收获体验;重视客户沟通,加强情感体验;调查促销方式,创造快乐体验;把握农村需求,提供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7.
高校社团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大学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创造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获得道德和艺术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的今天,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尤其重要。因此,探寻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机理,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社团组织建设是亟待研究的重要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8.
音色,顾名思义,声音的色彩。音色的多样性是琵琶固有的特点。琵琶以它独特的弹拨方式创造着丰富多彩的音色,表达着多姿多彩的情境。无论哪种音色的变换都是通过左右手不同的演奏技法及其不同的触弦方式所制造出来的,本文探讨了在琵琶演奏中如何将音色处理得当。  相似文献   

9.
吴方忠 《经济师》2011,(7):276-276
特色和个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当前许多企业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更是今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文章着重阐述强化企业文化特色和个性的重要意义,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个性化和特色化成就了中外许多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10.
张予 《大陆桥视野》2016,(12):278-278
乐器演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演奏音乐作品不但要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同时也要对作品本身的意境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演奏过程中融入感情,从而提升整体演奏水平。本文主要以钢琴这种乐器的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在乐器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世纪涌现出的大批具有江南风味的二胡乐曲,江南风格成为二胡艺术中份量最重的一种地域风格。本文通过对这种地域音乐风格的形成进行文化阐释和对具备这种地域风格的二胡乐曲进行音乐形态学分析,试图探寻二胡音乐创作与江南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晓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58-259,264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日益深入,在西方文化强烈地影响和冲击下,中西文化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碰撞、冲突和融合。高剑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五位大师是学贯中西的佼佼者,他们都有“中西合璧”的特点,但在美术教育思想和理念方面又各有所持。在当下我们仍然深受西方强势文化艺术影响侵蚀的背景下,深入分析研究五位大师在大变革时代提出并践行的美术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美术教育思想的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美术作品的创作乃至促进文化艺术建设将有一定的借鉴和裨益。  相似文献   

13.
城市景观特色的整治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自然条件、人文传统、地域性、标志性建筑、有特色的街道、环境艺术等方面分析了城市景观特色形成的条件,讨论了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完善的基本原则,认为城市景观特色的整治与创新应结合城市区位和地形条件,吸收地方风格和民族文化精华,正确处理城市景观特色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重视街道空间节点处景观特色的规划建设,创造城市景观特色与个性,制定城市景观设计规划,建立景观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通感在审美欣赏、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为启示,分析了通感的类型、特点、感官相通的模式等,并结合日常生活、诗词赏析中的各种通感现象,论述了通感对艺术创作的启发与启迪,以及应用通感带给作品的飞跃与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感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论证通感的巧妙应用给产品带来的感性诉求、人文情怀以及体验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景观景题创作是对中国 优秀园林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四字景题的分 析,探索植物景观景题造词方法及规律,提出了四字景题创作 “画面感、意境美、重植物、合尺度”的基本评价标准及景题 创作方式。认为在景题创作时可以借鉴诗词、楹联和古典园林 景名,收集与归纳景题常用字词等,运用诗性思维,使植物景 观具有“景面文心”的特点。以期在植物景观景题创作方面对 风景园林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求新、求异、求奇、求变是"陌生化"理论的突出特征,"陌生化"不断更新人们感受世界的方法,让人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并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陌生化"理论在现代艺术作品中被广泛应用,来自不同领域的现代艺术家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陌生化"理论应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他们通过应用"陌生化"理论创作艺术作品来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7.
散文作品教学的形象感染是高校文学鉴赏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散文作品鉴赏在大学生成长教育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陶冶学生的人丈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着极大的意义。散文鉴赏教学中注重形象感染,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散文文体的创作规律。这种形象感染伴随着想象因素和情感因素等,且必须通过相应的教学艺术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在对自然长期的探索中,“流观”的“观照”方式 逐渐成为华夏民族对自然万物观照的一种思维定式,符合中国 人的审美习惯,影响了传统艺术的欣赏和创作。用“流观”的 方式考察传统园林空间艺术,对“流观”一词追本溯源,总结 出“流观”的3点内涵,即视点游移变化的广瞻,由空间游动 带来的时间感,以及强调心理主观感受。对应分析“流观”在 园林空间中的设计表现,探讨“流观”与中国传统景观空间设 计的关系及其影响下中国传统景观设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in Economics》2014,68(1):57-69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st and the art dealer, interpreted as being the two members of a “marketing channel”, as defined by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marketing science literature. The result for both parties depends on the individual effort that each of them puts in; uncoordinated effort levels are shown to result in an inefficient outcome. Efficiency, subject to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settings and agreements, is studied here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e visual arts. The results may easily apply to the stage of creation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artistic goods. Possible ways to reach efficient outcomes in marketing channels in artistic fields are sugges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数学教学是一种语言,语言就是需要学习者不断的运用,在运用中不断接收新信息,数学语言与认知活动的结合是获得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