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现代企业》2012,(3):41-42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油田,也是全国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克拉玛依市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了"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精神  相似文献   

2.
《新疆审计》2006,(4):21-22
克拉玛依市,是一座以石油石化工业为主的现代化石油城市。克拉玛依市审计局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审计厅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二十字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审计工作,审计机关的“人、法、技”建设和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石油、石化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胜利油田作为我国国有特大型股份制企业.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石油资源战略性结构调整.石油、石化行业得以较快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家对石油、石化行业进行的重组改制.彻底改变了胜利油田的原有体制.全面提升了胜利油田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为胜油田的长足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石油石化企业"走出去"的脚步也越来越大。大量的油田企业已经迈出国门,在所在国雇用大量外籍员工。加强对外籍员工的跨文化管理对实现油田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进一步重组改制,油田企业物流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资金管理作为油田企业物流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研究和掌握资金运作的规律,是新时期油田企业物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国民建设中对石油资源的利用正处于突飞猛进的时代,自2009年我国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成并投入使用,预示着我国将进入加大石油储备的时代,那增大石油储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5亿吨,石油缺口将达2.8亿吨,而且加上油价不稳定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原油的价格持续走低的特点,增加油田战略储备成为我国石油行业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石油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运用于石化和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是社会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血液"和"黑色黄金",而石油的产业的变化影响着全球经济政治的格局;而且现在还没有成熟可行的新的燃料可以代替石油,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其重要作用日益显著。而油田是石油的根基和源泉,是国家能源产业重要的支柱,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命脉。因而,必须重视建设和完善油田企业内部的会计审计机制,加大力度管理油田企业的经济运行和内部控制。本文综合了油田企业的具体情况,全面探讨性阐述了油田企业制定会计管理制度的原则、其具体的内容和相应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艾里逊变速箱在中国的石化领域服务了30年。30年以来,艾里逊变速箱在国内的矿山和油田一直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的占有率从最初进入中国直到现在始终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占有率。大部分客户认为可靠性和耐用性是他们选择艾里逊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战略构想,提出将信息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着重培育和发展,不断推进克拉玛依市数字城市建设和新疆油田智能化建设。2011年市政府确定推进克拉玛依“三网融合”工作,明确了三网融合建设方式。本文结合克拉玛依通信网络建设情况,对多家电信运营商共同建设小区光缆入户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分别列举了不同小区内光纤网络的建设方式,建成后的光纤网络可以承载视频点播(IPTV)、电话语音(VOIP)和互联网业务,为克拉玛依市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网络。  相似文献   

10.
姜帆 《现代企业》2008,(10):37-37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在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克拉玛依市日前举行了隆重的建市50周年庆典。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油流喷涌,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诞生。随后,一座油城渐渐崛起。1958年7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克拉玛依建市。  相似文献   

11.
于澎 《科技与企业》2014,(10):197-197
在我国,石油开采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油田地面工程是油田工程的重要部分,从工程的初始决策到工程最后的交付生产,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建设过程,由于油田地面工程具有:环节多,技术强,周期长等特点,导致了我国油田地面工程的不稳定性,从而增加工程成本,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资源的节约与合理的利用应该得到重视,由于现阶段我国石油的开采量大,技术不够完善等原因,石油在开采过程中的损电量高,损耗量大,对于环境的影响也随之增加。这不仅有关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关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是当前我国石油工作者要着重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油田节能技术的运用展开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石油石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这一行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竞争也更加地激烈。很多石油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逐渐地完善了财务管理体系,并摒弃了传统的财务管理形式,采用了精细化管理方法。本文对油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策略,希望可以为油田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婉 《企业文明》2023,(5):60-61
<正>在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历程中,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直是石油石化行业的灵魂和根基。在建党95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就石油工业发展、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在石油战线激荡起深刻而有力的回响。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大力弘扬石油精神,持续深入挖掘其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是石油石化企业肩负的重大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随着中国高耗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国内几大油田陆续进入产油晚年期和没有发现新的大油田,中国最近几年原油进口剧增.而近期中国经济又开始进入"轿车时代",我国石油供需缺口会越来越大.而日本也是一个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这样中日围绕石油能源展开了多线交锋.例如中国和俄罗斯达成协议的"安大线"被日本破坏,俄日将进行"安纳线"的项目.日本对中国东海的"春晓油田"油气工程的指责也越来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研究机构表明,中国将在21世纪开始一系列大型能源建筑工程,特别是发电、核能以及可循环新能源的使用增加能源供给。同时,中国还将大力加快河谷的梯度水电网络和主要煤矿热电站的建设。在石化部门,中国将优先开发西部及海上的石油和天然气提高产量。 新战略明确表示要将山西、陕西、黑龙江、贵州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建成中国的主要产煤区。大庆、胜利以及西部的其他油田将成为中国石油的主要供应者。并将在黄河上游、长江上中下游建立新的水电基地。新战略特别强调核能开发目标是到2010年总量要达到2千万千瓦到2020年…  相似文献   

16.
克拉玛依油田已快步迈入了数字化油田时代并向智慧城市、智能油田发展方向迈进,但对于这样一座资源型城市来说,只有成功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打造世界石油城、建设六大基地、发展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指引下,克拉玛依信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中石油区域数据中心、华为云计算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灾备中心、天地图等企业项目纷纷入驻克拉玛依,持续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深度融合,数字化新疆油田建设成果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热切的关注。 如果数字油田是要实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那么智能油田阶段就是要实现“秀才不出门,能干天下事”。也许,在这新一轮以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中心的世界第四次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两化融合的信息化产业硅谷将诞生于克拉玛依油田。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替代产业保证油城长期繁荣中国市长协会石油专业委员会编者按:全国20多座石油城市是600多座城市中最有生机、最有发展潜力的科学城市。它们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石油资源的长期开采,许多油田都面临着主资源不断下降乃至枯竭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江苏油田ERP系统成功上线。这不仅标志着我国陆上油田首家ERP系统正式建成,还表明我国石化油田企业开始搭建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平台,正在向着现代企业迈进。同时也表明了通过ERP物装(物资采购与供销)系统的试点和实施,在物资管理构架、业务流程规范化、信息的高度共  相似文献   

19.
油区治安是关乎油田生产、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社会秩序和谐的一项长期性工作。陕北是延长石油的主战场,面积大,油井多,高速公路贯通,自然状况复杂,是油区治安和区域社会治安的重点。加强延长石油油区治安长效机制建设,对于稳定油区治安秩序、保障油田生产建设、推进区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能够快速的发展、工业化进程能够快速成长,与石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石油被称为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血液",如果没有充足的石油供应,那么我国的各项发展会停止不前.而车辆在油田的建筑以及石油的开采、运输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研究油田车辆保养维修以及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